基于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语文诗歌阅读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2期   作者:李永伟
[导读] 语言的学习最终将落实到实际的使用中
        李永伟
        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677500
        摘要:语言的学习最终将落实到实际的使用中,因此语言实践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教师在教学中将阅读教学没有落实在实处,就会导致教学效率大大下降。在新课标课改的大环境中,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能够始终坚持对于学生的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高,以此来帮助高中学生能够有效的建立阅读思维,因此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语言实践活动。在本文的论述中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诗歌教学进行深度分析。
        关键词:诗歌阅读;高中语文阅读;核心素养;少数民族地区

        引言:21世纪国际之间的竞争已经发展成为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因此以往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也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相应人才需求。在这样的大需求环境下,新课标课改应运而生,新课标课改要求教学环境以及教学环境进行变化,这其中就包括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诗歌阅读的要求。诗歌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长处,拥有更好的发展方向。
一、改善教学思维,创新诗歌阅读教学
        作为一门人文性和理论性并重的学科,语文学习需要与生活和社会产生紧密的联系。而一旦语文的学习脱离了生活实际,将会发展成为高高在上的理论教育,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文章的阅读理解,也需要让学生能够联系到生活实际,从现实出发来更好的进行思考。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同时对生活进行更好的思考与感悟,形成对文章的个性化理解。
        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化交流,通过学习之后,学生对文章有了初步的自我感受。而学生在感受到了个性化需求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小组交流引导,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好的交流欲望以及交流心理,同时通过不断的交流构建出个性化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建立相应的语文阅读学习小组,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进行小组的分配。教师根据学生不同情况来进行学习问题的提出,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不同所思考的问题也就不同,这是教师需要进行相应的问题选择。
        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古诗文教学,是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使用能力的必要保障。例如,在李商隐《无题》的教学内容中,文本内容使用十分精炼,并且在简短几句话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典故。作者心中复杂、隐晦、难以直接表达的情感也辗转呈现在学生面前。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汉语理解能力较差,教师难以将全部的感情直接展示给学生,需要点到为止、层层深入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己体会,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
二、引导学生学习,营造诗歌阅读氛围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情景教学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其所拥有的优点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无论是在高中教学还是中低端年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教师所关注的第一特点,只有学生能够对语文阅读燃起兴趣,才能够保证阅读的积极性。否则即便是在具有趣味性的文章,学生也难以保持阅读积极性,对文章的理解始终停留在表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想要实现诗歌阅读,首先教师需要让学生提起对阅读的兴趣。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情景的建立能够帮助学生通过生活积累来对文章进行深入的了解,学生在各项感官刺激下能够更好的产生个性化理解与感悟。
        例如,在《滕王阁序》这种篇幅较长的文章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畏难心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感受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而后可对诗歌中的具体情境加以讲述,讲授具有代表性的语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句对仗工整、意境优美。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掌握一部分写景状物的技巧,充实汉语言学习与表达能力。
三、加强交流合作,品味诗歌阅读意境
        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作为课堂中心,想要实现诗歌阅读,那么教师首先需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更好的提升。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内容的灌输,这导致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没有自己的观念,同时也无法提升理解效果。在这样的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往往无法起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学生在长时间的机械灌输教学模式下,往往会逐渐丧失自我思考能力,进而也就无从谈起个性化发展。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看作为课堂的主体与主要引导者,针对于学生的实际感受和需求进行知识引导。在新课标课改进行过程中,教师需要从以往的课堂教学者转变成为课堂引导者,让学生能够经过实际的学习,真正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而教师想要达成这一效果,需要放下姿态走入学生当中,和学生进行共同阅读,让教师的地位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成为了一种平等化的地位[6]。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单纯的师生关系,更类似于一种朋友关系,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同时也能够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与发展。
        例如:在学习《雨巷》时,教师想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今年夏天除了炎热还有什么特征呢?”之后教师再通过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来引导学生进行靠拢。让学生问题中燃起兴趣,教师再为学生布置一些相应的意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雨巷》的朦胧迷离。随后教师在进行相应的教学,这篇文章在分类中属于诗歌,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进行相应的朗诵来感受诗人所表达的寓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到诗歌阅读教学对于高中语文阅读的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个性化全面发展,让学生能够提升核心素养。因此针对于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教师需要不断的付出努力,首先重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其次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最后则是让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提升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与生活实际相互连接,产生自我思考。使用诗歌阅读教学,对学生来说符合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维护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帮助高中语文课堂实现了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施春梅.小议边疆少数民族学生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意境教学[J].语文课内外,2020,(16):382.
[2]王文娟.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与应试[J].新课程,2020,(1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