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冬梅
云南省广南县第一中学校 663300
摘要:文言文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全面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和自豪感。新课改之后,对高中语文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文言文教学中有对中国传统道德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帮助学生树立起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本文主要针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课改后的文言文教学。
关键词:文言文;高中语文;新课改
文言文的学习有利于高中生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新课改之后,语文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语文的教学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文言文作为文化的载体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高中文言文学习的内容更加复杂,涵盖的内容多,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注意对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语言能力,提高学生遣词造句、阅读和写作能力。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问题
学生的兴趣不高
文言文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是白话文的源头。文言文中所蕴含的字词句晦涩难懂,存在一字多义,文章中蕴含的道理深奥,需学生多次揣摩才可得出,而学生的年龄阶段与学习压力让其本身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反复推敲,这本身的内容便让学生的兴趣骤减了。加上文言文学习的考点突出,学生只会针对每篇文章的考点难点做更多的时间停留,对于文章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却是一笔带过了,老师因为繁重的教学任务也并未对学生做过多的引导,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兴趣就始终是不会太高。
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单一
当前背景下学生接触文言文是为了应付考试,是为被动地学习,被动地学习很多时候起到的可能是反作用效果,真正因为兴趣去钻研古文的学生少之又少。学生在学校接触的文言文篇数很少,除此之外并不会由于兴趣激发去课外涉猎知识,因此文言知识积累不足,历史底蕴了解甚少,对于课内的文章熟悉了解,一接触课外的文言文就索然无味,甚至根本看不懂,更不可能去了解,长此以往,学生只会对文言文敬而远之,更加不懂得去理解文言文的魅力。
教学过程模式化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不仅学生希望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学会最深奥的知识,语文老师也希望能够以最短的时间教会学生最深奥难懂的文言知识。由于语文课的知识庞杂,文化丰厚,老师的上课时间以及备课时间有限,在课程中教师只能将最关键重点的词句反复强调,将最易考的知识点反复练习,并没有在课程中注意到文言文知识的趣味性传递给学生。
学生也只会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老师所勾画出来的重点反复理解推敲以致滚瓜烂熟,但其实高中生所储备的文言文知识量也只是仅限于课内。
二、高中语文新课改后的文言文教学
重视朗诵,深化文章内容
高中课本所选择的文言文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是千百年来为中国人所称赞的诗词文章,所以大多是融合了押韵、对仗等非常多的修辞手法,文章诵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不仅能够在字词之间体现,更能在朗读过程中表达。众所周知,好的朗读是能够为一篇文章锦上添花的,高中生在学习深奥不易理解的文言文过程中可以多加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加深对于文章字词的理解,增加自己学习文言文的底蕴和基础。
创设文言文教学环境
在当前的社会及学习背景下,很少有人会在交流的过程是使用文言文。白话文的普及让中国的文化更易推广和理解,但也是使我们的瑰宝文言文晦涩难懂了。国人的文化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更应该增强对文言文的学习。目前大多数学校并未专门为增强文言文的学习创建一个文言文教学环境,说明这对文言文的重视不够,只是将其当做一个教学任务,并未真正做成一个文化的传承。学校可定时举办文言文学习角,普及文言文知识,举办文言文演讲大赛,为喜欢文言文的学生提供免费图书借阅等活动推广文言文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与兴趣。
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大力推广学习文言文的大环境并未形成,学校文言文教学的模式也非常的单一,不能够吸引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数学生学习文言文只是为了应付各种类型阶段测试;并且学生学习的内容也非常的单一,除了课内学习的内容不再会主动学习课外的文言文,一遇到没见过的文言文就会不知所措,这会使学生更加丧失兴趣与信心。高中教师为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只能是挑选重点内容让学习理解,学生并不能对整篇文章的历史底蕴有清晰的了解。文言文因其本身晦涩难懂就会击退一部分人的学习兴趣,此时就更需要学校老师趣味性的引导,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对文章的理解,相信在学校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文言文学习一定会散发出它本身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赵庆礼.高中语文新课改后的文言文教学分析[J].亚太教育,2016(13):60.
[2]王华.教材作业系统的变化与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J].语文建设,2015(29):8-9.
[3]周卫山.浅谈高中语文新课改后的文言文教学[J].中国市场,2013(29):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