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薇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分校,北京 100050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学生、教材是语文教学中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中间载体。因此,对文本的正确解读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前提,是备好课的关键所在,也是上好课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文本解读;突破点;散步
一、发掘文本无意识点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我以为就不应该暴露自己,艺术家不该在他的作品里露面,就像上帝不该在自然里面露面一样。人算不了什么,作品才是正经。”很多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并没有一一设计所有的情节和手法,情感的抒发和宣泄完全是无意识的表达与体现,因此,从字里行间寻找作家隐藏在作品中的无意识点就是解读文本的其一突破口。
《散步》中第二段写道:“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看似只是作者对一家人外出散步之前的简单叙述,是作者无意识的交代内容,实则却隐藏了更多值得思考的信息。《教师教学用书》中对这一点作了一个有意思的假设:“如果把母亲冷落在家里,散步就带老婆和孩子,那会怎么样呢?不少人往往是这样做的,在他们看来,没有老人的拖累,更自在,更开心。殊不知,老人在家里多么孤独、凄凉、寒心。”如果作者也是这样做的,三代人散步变成一家三口散步,那么文章的主题就不如现在这般深刻。“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体现出母亲知道自己的同去可能会给儿子一家三口带来麻烦,但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而母亲并没有抗拒,恰好体现出文中的“我”深知年老的母亲想去又怕添麻烦的内心,是一个儿子对自己母亲最简单的孝顺。现代家庭中,“老”“幼”地位高低分明,我们往往更注重“爱幼”而更多地忽视了“尊老”,“我”劝母亲出来一起散步正是维系了“尊老爱幼”的平衡,表现了作者对“尊老”这一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的呼唤。
二、透视文本重复点
很多时候,文中一些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或是细节都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在文中承载着某种特殊的使命。如果从这些重复点入手,就能从表层进入深层,解读文本的核心意义。
《散步》中出现了很多对称的句子,如“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等。这些语句没有华丽的辞藻或刻意的雕琢,却整齐连绵,语意浅易富含哲理,让人回味无穷,表现出作者想要表达的“家庭和谐之美”,体现了散文语言优美的特点。
三、聚焦文本矛盾点
矛盾点就是文本之中相互矛盾之处,是解读文本时最容易产生疑惑的地方。因此,文本解读不能绕过矛盾点,而要聚焦抓准矛盾点,使之成为文本解读的突破点。
《散步》一本一开始就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介绍散步的家人:“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1、作者为什么不用常规句式: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在田野散步?2、作者为什么不简洁地说: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母亲、妻子和儿子?3、作者为什么不以从大到小的顺序一次介绍:我的母亲,我,我的妻子和儿子?通过分析很显然发现,作者这样的介绍是要突出强调“我”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让人感觉到一种严肃和庄重,强调对于作者来说散步这件事在心中的重要性,凸显出责任感。
”通过比较平常习惯的表达方式和课文不同寻常的表达形式之间的差别,品味揣摩作者“刻意”的语言形式,就会体会到作者选用句式的匠心,发现这些句子不同寻常的意义,以此来深入解读文本的深刻含义。
四、寻找文本隐秘点
“越是优秀的作品,作者的感情与思想表达得越含蓄,越隐秘。高明的作者不是把自己要表达的意义直白地说出来,而是要用形象的方式来暗示或隐喻,将自己的意义隐藏起来,或者是在最隐秘的地方略做一点提示,以引导或诱惑读者去发现,去琢磨。”因此,解读文本可以在反复阅读中寻找这些隐秘点,以此发掘出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意”。
《散步》中对景物描写的着墨不多,只有两处,但这仅有七十多字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却不仅仅是作者为了营造美好背景而创作的。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时田野的描写:“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新绿”、“绿芽”、“冬水”都是春天的气息,是对春天到来新生命的讴歌,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因此作者说:“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第二处描写小路远处的景物:“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些俨然是美好的未来,它们显示出春天的召唤,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预示天真儿子的美好未来。显然,“眼前之景不是文中之景,不是作者的随意而为之景,而是浸润了作者创作意图的刻意之景,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心中之景。”
五、留心文本空白点
德国美学家、文学批评家沃尔夫冈·伊瑟尔在《文学的召唤结构》一文中指出:“文学作品中存在着许多意义空白和意义未定性,它是联结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是前者向后者转换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它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正是意义未定性与意义空白才构成了作品的基础结构。”空白点在给解读者制造障碍的同时,也为创造性解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散步》的结尾是这么写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是一个特写镜头,“我”和“妻子”都是中年人,在“我们”看来,母亲代表过去,儿子代表未来,对过去要珍惜,对未来要珍爱,体现了中年责任的重大,偏袒一方,忽视一方,都不是爱的全部,只有把老和幼摆放在同一位置,才是完整的中华传统美德,才是“整个世界”。结尾的景象如同一幅一家四口远去的背影,带着读者随着渐行渐远的背影去填补作者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空白,深入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文本的空白点是文本解读过程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关键点。解读者要学会抓住这些空白点,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揣摩作者的未尽之言,言外之意。”
六、结语
毋庸置疑,文本本身从诞生之日起就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艺术世界,优秀的文本就像一座富矿,永远具有无尽的探索意义。文本解读,归根结底是读者对文本所隐含的丰富内涵的不断发现。问题是文本的意义不能被完整地理解。它似乎是故意要冒犯你,总是潜伏在文本最深处的某个地方。教授认为“阅读不是神秘的,而是读者主体与文本主体、作者主体之间由表及里的同化与调适”。
参考文献:
[1]林忠港.文本解读的五个角度——以《愚公移山》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08(32).
[2]吴诗斌,章浙中.追寻基于文本的作者意义——以《老王》的文本解读为例[J].学语文,2009(13).
[3]张斗和.文本解读的突破点[J].中学语文(上旬·教学大参考),2014,(4):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