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健
贵州省余庆县关兴小学 564499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小学不同年段都强调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朗读教学在小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朗读提高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和提高语感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效果欠佳的现状,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语文教学要进一步加强朗读教学,优化朗读教学方法。本文主要谈谈当前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朗读教学 存在问题对策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朗读在小学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学校和老师也非常重视,在这方面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学生的朗读上,也更突出了朗读的重要性。从朗读教学的现状看,仍然有些学校不重视朗读教学,有的教师交给的朗读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有的学校、有的班级出现学生严重唱读,远远没有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快问问”这个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改变部分学校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就是一个急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1.教师教育观念的问题
有的老师认为,只有完成课堂教学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将经典文章的流派、作者、题材格式以及作品的大致内容背诵下来,能够应付考试即可。殊不知学生对此兴趣低下,既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掌控,同时降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与老师缺乏交流,降低学生的兴趣和自我学习能力。
2.学生的兴趣问题
每个学生各有特色,理解能力和兴趣各不相同,经典文章主要以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主题进行文学创作。不同性格的学生对相同文章的兴趣,自身的文学素养以及对文学所追求的程度不同,这就导致部分学生不能对经典文章朗读提起兴趣,而阅读兴趣是经典文学道路上的指明灯,引导学生在文学道路上的前进,所以,对经典文章的朗读兴趣才是学好经典文章的重要保障。学生对经典文章朗读产生一种厌倦心理,学习状况也愈加下降,对经典文章的阅读提不起兴趣,越读越少。
3.严重的唱读问题
从现状看来,学生唱读的现状或多或少出现在不同学校和不同学段尤其是中低年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能会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让学生朗读,譬如:齐读,点读,开火车读,分小组读,男、女生比赛读,按课文要求分角色朗读等。看上去课堂比较热闹,但学生方面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像“念经”似的严重唱读,自不连词,词不连句,使得学生朗读心不在焉,朗读教学事倍功半,效益倍减。
4.朗读时间不充分问题
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如雁掠过。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1.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是困扰我们语文老师的一个问题。其实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总是希望自己的朗读得到教师的表扬。
如果学生朗读有亮点或者有进步,教师要立马表扬学生,激发他们朗读的积极性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赞扬,他将对该项活动表示出兴趣,如此良性循环学生会因兴趣而导致满足和能力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不少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因而导致朗读能力不高。我所带的四年级学生,班级中还有少数学生朗读水平比较差,学生自己对朗读没有兴趣,早读课不能很好地利用,总是在磨时间。因此我就从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入手。
2.保证朗读时间
教师可根据学段、学情、课文章特点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朗读,在读中认识生字,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方法,发现问题。要求用普通话,读准字音,吐字清楚,声音响亮,特别是首次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不能走过场,草草收兵。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让学生明白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想读、愿读、乐读,让他们在朗读中快乐,在朗读中宣泄情感。
3.巧妙运用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是语文老师的强项,而教师可以利用这点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在此期间语文教师也可以以议论或渲染情绪的方式对学生的情绪加以引导使之更投入其中,最美的艺术体现便是语言,语言的节奏强弱形成的不同层次的声音,表达了不同程度的情感。语言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带有情感的朗读更是教学良好的助手。
例如在《丰碑》这篇文章中,教师借助声音的朗读表达出不同的情感,让学生从或急促,或舒缓的声音中体会到充足的情感。雪山,老战士等等需要用不同的情感表述,从而达到充分的艺术效果,起到更大的作用,让学生们真正理解胜利的含义。教师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要熟练并充分的理解经典文章的内容,熟练的运用语言技巧表达情感,通过语调语言节奏等将情感完美表达。在朗读过程中,要求教师熟练的掌控朗读的语速,文章停顿等技巧,同时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模仿,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朗读技巧的提升。在朗读过程中,要求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把握每个学生的情感理解,以提高朗读教学的教学效果。
4.营造良好的朗读环境
对于朗读而言,良好的朗读环境必不可少,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好的环境培养好的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心中对文章内容以及更深层次东西的向往。好的环境更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感同身受,理解作者,喜欢上朗读这种先进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深层次的理解。
5.合理运用朗读形式。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学生读得不到位或纠正“唱读”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时,宜用齐读……但要注意的是:教师范读只是引路而已,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齐读要慎用,应为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学生产生唱读和“滥竿充数”的温床。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精心组织指导学生每一次朗读,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及能力,从而更好的为语文教育教学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面对问题,应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安排足够的朗读时间,交给朗读的方法,创设和谐温馨的朗读环境,合理运用朗读形式,巧妙运用语言艺术。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朗读的效率,提升学生学业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琪鑫.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和传播[J].内蒙古教育,2020(06):57-58.
[2]徐妙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