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楠
陕西省西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710048
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普及。同样,信息技术也影响着小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传统教学模式,如依靠纸质参考资料、教科书、课本等进行教学,在无形中限制了教师的课堂拓展,也无法满足新时代小学生的多元化知识储备需求。因此,语文阅读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成为必然。通过新的教学形式呈现是实现当代阅读教育的重要方式。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动画技术将阅读以动画或视频形式的呈现,结合情景教学法,将阅读制作成动画短片或视频短片,并将其应用到中小学阅读教学中,从而为学生呈现出形象化的、动态的阅读,增加阅读学习的趣味性,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阅读;?视频技术;
“读书可以明志,读书可以强国”是中国人自古就有的思想,阅读也是一种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同样,阅读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其中,小学语文阅读更是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逻辑能力、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简单的书本知识,还包含丰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新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结合,更能把阅读的功效发挥到最优,让学生毫无阻力地探索未知世界,在知识的海洋中寻觅自我、丰富内心世界。
一、信息技术对阅读教学的补充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信息技术的课堂运用已经成为必然。新技术为课堂教学补充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形式新颖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搜索语文阅读学习所需的信息资源,有效解决了教学资料贫乏、教学模式单调的难题。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活跃阅读教学课堂。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阅读理解的形式多元化
传统的阅读,局限在纸质的阅读。对于小学生而言,抽象的文字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太多深刻的记忆,难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针对他们的年龄特征,带有特殊性的阅读方式反而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音乐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现代研究表明,音乐对人类情感有别样的引导作用。一方面,音乐能够陶冶情操,营造气氛;另一方面,音乐的熏陶让人类大脑更简单地领悟、体验。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渲染学习氛围,通过简单的信息技术运用,就为学生营造紧贴文本的情境,帮助学生感悟文本的感情,引导他们走进作者的世界。
例如,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学弈》,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说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然后讲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最后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文言文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虽与现代文在用词造句、朗读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却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观点,教师可以借助音乐来教学。
从网络上搜索到的低沉舒缓的音乐,通过音乐氛围的营造让学生轻松走进了作者的情感世界,领悟到了文字背后的深厚寓意,真正突破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三)再现课文情景,丰富学生想象
小学课文除了风景散文,还有人物事迹,很多人物事迹都有相应的影视作品,同样的还包括神话传说。这类文章里面蕴含了一些事件的发生。仅仅凭借课文中的寥寥数语和简单的插图,学生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发挥想象,也不太有利于他们把握文本情感。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重现课文情节,使学生及时回忆,在加深印象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课文,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信息技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促进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尚浅,生活体验不足,这使得他们对于抽象的文字难以理解,而对于具象的图片、音频、视频更有兴趣。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对课文内容进行加工,那么定然可以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更上一层楼。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期,学生普遍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活用教材,如此才能使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学习了7、8自然段后,我问同学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时,有同学问“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中的“有一个新的生命”指的是什么?在教学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生活实际,通过多媒体的动画展示功能,理解表述。学生们的回答精彩绝伦:有的说是风吹,有的说是鸟动,有的说是太阳的照射,有的说是树叶绿得可爱,让作者看花了眼,产生了错觉,使得榕树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由此可见,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加持下,学生完全突破了教材的束缚,找到了新的生长点,大大提高了思维的敏锐力。
(三)培养学生的探索潜力、实践精神
语文书为小学生呈现的是静态的文本。然而,语文教师更应该做的是,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模式实现资源的动静结合,以及文本的内外兼修,帮助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深挖课文文本形式背后的规律,学会并实践作者的行文方式。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对当前的课堂阅读教学进行一定的补充,使阅读理解的形式更多元化,还可以通过音乐创设情境、升华情感,同时再现课文情境、丰富学生想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能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进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潜力和实践精神。本文针对在教学实践当中遇到的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做了简单的阐述,但并不否认传统阅读教学手段的自身优势。笔者希望能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课堂更加丰富,从而实现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薛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5).
[2]吴登良,林倩.建立课堂教学中师生合作的新机制[N].教育导报,2003-05-20.
[3]胡文东.变通,凸显教学模式生机: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J].四川教育,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