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堂“接地气”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2期   作者:谭素
[导读] 根据高中政治课程设置的教学思想,
        谭素
        湖南省常德淮阳中学  415000
        摘要:    根据高中政治课程设置的教学思想,本门课程除了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教会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案例教学、运用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要特别重视,因为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政治课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几个典型的案例分析来介绍,围绕“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堂接地气”展开,以更好的提高政治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接地气
        “接地气”是时下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流行用语,它说白了就是指要广泛接触群众,接触生活,遵循规律,不能让自己高高在上,浮于表面,要踏实,深入人心,贴近生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曾经说过:“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我的政治教学课堂,作为高一的政治老师,那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堂“接地气”呢?现我的分析如下:
        一、贴近学生的实际是政治课堂“接地气”的前提
        学生的实际主要包括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要让政治课“接地气”,必须要贴近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本身这门课程的理论性知识比较多,内容较枯燥,一般不受学生喜欢,为了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就应该多下功夫,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贴近他们的生活,让他们产生共鸣。
        比如在介绍《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框内容时,我在讲解四种消费心理时采用了一个四位女同学去买衣服的案例,让四位女同学现场模拟情境,然后再请同学们来分析他们分别体现了哪种消费心理,通过这种导入方式主要是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我对照,看看自己存在什么样的消费心理,产生共鸣之后,再用一个表格来分析这四种心理的特点、我们的评价以及态度,加深理解。这一个过程前后持续大概15分钟,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前提下,引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掌握基础知识,并用几个典型的选择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效果还是很理想的。但是后半部分“做理智的消费者”要践行四原则的讲解不是很深入,特别是“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这一内容没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去举例,对于绿色消费的介绍比较单一,简言之,它就是指环保、节约、低碳、再利用。这里在教学中应该给出几段实事材料,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实事出发,更好的掌握教材知识。还好听过我这堂课的指导老师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意见,让我明白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政治课堂更加活跃有内容。
        当然,这堂课也有让我困惑的地方。本着“导-学-研-练”四环节的教学理念,我在“研”这一个部分遇到了难题,就是应该如何找出一个“接地气”的问题,让学生们能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亲身经历出发做到有话可说,并且能够大胆质疑。因为这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也比较少,所以在上这堂课时对于教学方法的设计上花费的功夫不是很多,这是不足之处,以后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多听课,多问问题,以更好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对学生负责。
        二、让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政治课堂“接地气”的关键
         高中学生初接触政治这门偏理论的课程,兴趣肯定不高,也不是很重视,因为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就认为政治是最简单的学科,就算考试前没有背知识点也能及格。

但是他们不知道高中的政治课程难度跟初中相比加大了很多,所以此学科的名字也由“思品”改为“政治”,对学生自学和自我理解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多下功夫,运用恰当的、多样化的形式来实施教学,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积极性;还要把学生认为政治课堂无非就是讲很多空话、大话、套话的观念纠正,要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学会合作探讨研究,自我总结,把教材呆板的内容生活化。整个高中阶段的四本教材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可以看出每一本教材都强调了“生活”的重要性,因此让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政治课堂“接地气”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更加有底气,长灵气。
        如在上高一下期的《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这一内容时应多切入实事并且与生活实际相关的话题,让学生在熟悉的背景下去理解教材的知识点,所以这堂课的研究部分如下:
        师:作为学生,你们都是我国的公民,那你们认为自己有没有政治权利呢?如果有,那都有哪些权利?
        生A:有,如政治自由权。我们也是国家的主人,有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出版自由等权利;(可以出版书籍,自主集会等案例)
        生B:有,监督权。如果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办事不利,我们可以检举揭发,打电话或者写匿名信投诉,还可以批评;
        生C:没有,因为我们还没有满18周岁。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资格条件是必须年满18周岁,所以目前我们没有这个政治权利。
        师:各位都有道理,再简单总结一下公民的政治权利。权利和义务是一起的,享受权利必须履行义务。此处同样还是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从生活化的角度去明确自己的政治义务。
        通过这一师生互动的环节,让本来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兴趣也相对提高,课堂气氛也更活跃。看到学生的积极参与度这么高,教师在教学中也更有底气,学生们也更加灵气,从而使乏味的政治课堂更加“接地气”。
        三、明确的角色定位是政治课堂“接地气”的催化剂
        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参与人物就是老师和学生,师生的角色应定位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老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领头人,起指引和主导作用。一堂课下来,如果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好,那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无目的无主线。所以教师应明确任务,指引学生应该如何去吸收、去掌握一堂课的内容,特别是“四环节”中的“学”这个阶段一定要把角色定位好,不要一味的只顾着自己去讲,要对学生负责,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备好课、备好学生、备好问题是教师业务中最基本的工作,教师应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贴近学生实际。
         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是检验老师教学水平的关键,一堂课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学。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去学,而不去积极思考,那这教材的知识始终变不成自己的知识,甚至是一无所获。所以作为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思考的能力。所谓师傅引进门,修行靠自身,学生们的任务是学习,但应该是高效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
         教学相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必须贯穿好,要使枯燥的政治课堂变得“有灵气”,就必须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明确各自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的政治课堂才会更加“接地气”。
        总之,要使政治课堂“接地气”,必须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前提,把教学内容生活化,并且要明确好师生的角色定位,处理好师生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的政治课堂才会变得更有生机和充满活力。当然,关于这个话题,由于本人经验不足,所以只是谈了一下自己的体会,以后还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多听课,扎实基本功,争取让自己的课堂更加高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