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梅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中心小学校 646015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信息技术越来越被受重视,在我国已经从小学开始进行信息技术的知识传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总结出了一种教学方法,叫做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要注意任务的设计和情景的建设,同时要注意小组之间的合作与配合,善于引导学生进行任务的分解和规划,针对以上几个方面,我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小学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关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研究,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当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也备受信息技术老师的认可,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老师针对班级所带的学生的特点进行任务的设计,而且这个任务的设计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任务的可实施性和任务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开展任务的过程当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获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有着极大的帮助,并且对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任务”设计要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很多时候,小学信息技术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的难点并不是知识本身的难度,而是如何将知识如何更好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明白学习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难度归根到底还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巨大区别的新型教学方法,提倡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让学生对课堂的教学有更加充分的参与感,从而能保持学生活跃的学习状态,最终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当中,对老师而言,应当将教学任务的合理设计和规划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开展的主要工作内容,任务的设计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具体进行个性化的制定,因此就要求老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能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基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任务。同时老师在设计教学任务的时候,还应当考虑到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等等因素。
例如,在川教版(2019)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和电脑的亲密接触》中,因为学生对电子产品都比较感兴趣,所以老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预习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回家以后仔细观察自己家中的电脑哪些部分组成,并且了解每一个组成的名称。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入的预习,最终可以提升实际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而且在这个任务布置下去以后,老师会发现有的同学会非常的认真去完成,甚至有些学生会将电脑的构建列出一个清单,再细心的同学可能会按照电脑部件的分类进行整理,甚至还有可能学生会将每一个部件的功能都会给查阅出来。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任务的设计的时候,可以结合着学生的真实生活背景,进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探索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并且能够对信息技术知识有一个更加牢靠的掌握。
二、提供合理“任务”,实现实践与分享的融合
对于小学而言,由于年龄上小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弱,所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会较弱,面对较为复杂的信息技术的理论课程,可能学习起来难度会比较大,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适当的给学生提供实践和分享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领悟到知识的实用性,从而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的原理,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课堂任务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以及学生日常生活当中能够接触到的生活现象,将其进行融合,最终整合到教学的任务当中去,但必须要考虑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任务的可操作性和可实践性,进而能够让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具体的去操作和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并且能够长久地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例如,2019川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单元第2节《信息安全小卫士》课程教学当中,老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将计算机的网络打开,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由各小组自行的在网络上寻找关于信息安全保护的相关知识和软件,并且最终由各小组形成分享内容给全班的同学进行分享。这样就可以将一堂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论课变成了一堂实际操作的实践课堂,在学生实践操作结束以后,进行相互分享,老师在针对学生的内容进行补充,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鼓励小组“任务”合作,引导学生主动规划
小学生因为缺乏合作意识,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将合作教学的学习模式和驱动教学法进行结合,当规定的学习任务完成以后,老师可以将学习任务再次升级,给学生提供一些合作学习和探究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对所学过的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且能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受合作的快乐,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川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中有一节课叫做《制作课件》,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可以将一份完整的课件分成若干个小部分,分别给每一个小组分一小部分,然后由各个小组再次进行小组内的分工配合,最终完成所负责的这一部分课件,这个时候就需要小组内部进行任务的分解和规划,小组内就会形成自然的分工与配合,这样每个小组完成了每一部分的课件之后,再将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形成一个新的小组,由各个小组的小组长带领着自己所完成的课件与其他的小组长进行汇合,最终将整个完整的课件制作出来。这样便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体会到任务的分解和规划,并且能够对自己所学习到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应用,提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结束语
在未来教学发展进程中,老师应该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与渗透予以更多关注,不断做出调整与改进,充分发挥驱动教学法的优势,优化课堂,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参考文献
[1]万雪妮.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策略——苏教版六年级信息技术《机器人沿线行走》教学案例与反思[J].小学教学研究,2020(30):15-17.
[2]王红翠.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J].小学生(中旬刊),2020(0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