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2期   作者:高小芳
[导读] 党员干部良好家风对我们党的事业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
        高小芳
        兰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摘要:党员干部良好家风对我们党的事业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进入新时代,加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文章阐述了新时代家风的理论内涵,全面分析新时代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生成逻辑,最后对建设良好家风的路径进行探究,以期推动社会风气持续向好。
        关键词:新时代;党员干部;家风;传统文化;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家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阶段,党员干部良好家风对我们党的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习总书记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
        一、家风理论阐释
        深入把握家风内涵,充分认识家风建设重要意义,为家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学理阐释,是推动新时代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方面,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投入家风建设。
        (一)家风的产生及流变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在长期工作实践与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受家庭成员、家族成员认可并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生活理念、精神追求,家风深刻影响着这个家庭成员、家族成员的发展方向。家风不是一个家庭、家族的私有领域,家风建设特别是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影响着党风政风,好的家风是培育干部作风的重要抓手。
     中华文化历来重视家庭建设。有“家国一体”家国的思想观念,认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自从原始社会“群居”生活方式剥离开后,家庭就成了社会最基本单元。一个个家庭就是一块块“砖瓦”,构筑起了雄伟的国家“大厦”。千千万万个家庭所锻造出的优良家风历经岁月洗礼和积淀,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了中华民族的兴盛不衰。每当国家、民族处在危难之际,总会有一批批的优秀中华儿女挺身而出,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站立时代潮头,为拯救国家和民族命运而奋勇拼搏,扭转乾坤。这些优秀中华儿女的精气神感染着一代代中国人,他们来自不同家庭、不不同家族,却有着极为相似的优良品质,他们都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盛而不惜牺牲个人乃至家庭。他们的优秀品质,造就和升华了千千万万家庭家风。
     优良家风是优秀品质在家庭中的不灭传承,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重要基石。中国人尊崇祖先遗训,重视对家族后代的道德教化。近代以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经历了由片面极端批判到科学批判吸收的过程,家风的传承也因人们受社会思潮的影响而在不同时期发生着不同的态度转变。十八大以来,人们在批判继承家风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的实践特征而赋予了各自家庭、家族的家风新内涵,好家风夯实了好党风、好政风。
    (二)家风的特点及属性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在弘扬和传统优良道德风尚的同时,随着时代发展、实践探索而不断吸收其他优秀文化精髓,使自身家庭或家族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丰富家风文化内涵。家风建设并非唾手可得、一蹴而就,而需历经一代代的积淀与传承,历经长期的洗礼与扬弃,进而逐渐形成一个家庭或家族自觉遵守与维护的家庭文化。因此,家风具有历史性与时代性相融合、家庭性与社会性相融合、传承性与创新性相融合的特点与属性。
        党员干部良好家风必然与我们党的价值取向、宗旨意识相契合,因此,党员干部家风除了以上特点外,还有其独特属性和功能,主要有以下:一是鲜明政治取向。党员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力量,使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也是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党员干部个人奋斗目标与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应当是具有一致性的。共产主义的价值取向是党员干部的普遍价值,因而在其个人生活层面、家庭层面必然会展现出与之相应的生活取向、家庭观念,他们的价值观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三观地确立往往与其父母的熏陶和引导有紧密关系。因此,党员干部家风具有鲜明政治取向。二是良好示范效应。中国共产党“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决定了党员应当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的家风也应当是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带动社会其他家庭的家风向善向好。我们党各个历史时期,党员干部形成的优良红色家风是红色精神的生动写照,既有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的展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良好家风,也有勤俭节约、不贪图享乐展现艰苦奋斗精神的良好家风,还有刚正不阿、公道正派展现廉洁清正精神的良好家风等。三是强力外在约束。党员干部家风不是一家的家事,其家风优劣直接影响到身边群众对党员的看法,也影响党风政风社风。我们党制定的系列党内法规有效促进了党员干部家风的优良传承,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他强调:“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
(三)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意义
        加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前辈优良红色家风,有重大现实意义。
        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根植于儒家文化的优良家风,通过中华儿女的世代传承,已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党员干部优良家风的传承弘扬,是对中华优秀文化价值的积极践行,是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方面,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内在底气。党员干部优良家风滋养着千千万万家庭,推动一个个家庭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敬重感。
        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家风既是家庭的精神内核,又是社会的价值缩影。优良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微观层面的具体展现。党员干部优良家风以循循善诱的情感教化和言传身教的严格要求,输出了积极向善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爱国、诚信、友善、敬业、廉洁、公正等优良家风内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得益彰、相互交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价值诉求,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以及个人的价值准则融为一体,党员干部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重合性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党员干部优良家风的重要内核,优良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践行的重要载体。党员干部优良家风的传承与弘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提供了深厚道德土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层面到现实层面的转化提供了路径和载体,为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不竭养分。
        有利于提升执政水平。党员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影响着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把家风建设上升到制度层面,在《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把“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这一要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明确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由此而知,家风建设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家风连着党风、政风,一个地方好家风蔚然成风,必然推动这个地方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必然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必然能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与好评。
        二、新时代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生成逻辑
        我们党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家风建设,从我们党的早期至今,各个历史时期都注重以家风建设推动和提升我们党的自我净化能力。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都处在一个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之中,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全球格局正迎来新一轮的洗牌。我们党肩负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崇高使命,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更是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探析新时代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生成逻辑,是加强新时代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应有之义。


        (一)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家庭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家庭的功能作用以及家庭观念的作用影响都有过深入研究和科学阐释,散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中,充分肯定了家庭在维护社会稳定、净化社会风气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恩格斯在其早期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鲜明地强调:“要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问题,不断加强对个人道德品质的塑造。”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家庭形式、家庭观念的演变与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具有密切相关性。他们所阐述的家庭观深刻影响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家庭观,也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
        (二)文化渊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好家风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家风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能让我们记住从哪里来的根,是能让我们明白要到哪里去的魂。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积淀了众多内涵丰富的好家风,涵盖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诸多方面的价值标准和内在要求。那些流传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家风家训家规,其所蕴含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依然荫庇后世。把优秀家风传承并弘扬好,是夯实文化家底的具体体现,党员干部家庭应当以德立家、以廉齐家、以俭持家,树立优良家风。
        (三)党史渊源:革命先辈的红色家风
        红色家风是革命先辈在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影响下,在峥嵘岁月的奋斗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为后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形成了爱国爱民、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等精神品质和家风文化。革命先辈们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严格要求家庭成员、亲属朋友、身边工作人员。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如果我们不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他们也会变质。”革命先辈把家庭教育、家风建设与传承与革命理想追求、忧国忧民情怀紧密贯通。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辈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奉献毕生精力、牺牲宝贵生命。建国后,革命先辈保持优良革命作风,不仅自身不搞特殊化,而且对亲属和身边人也要求不能搞特殊化。比如,周恩来总理曾为此专门召开家庭会议,制定了“十条家规”。比如,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知道儿子免票看戏后,立即召开家庭会议,要求孩子把看戏票的钱给补上。上至党中央,下至地方党员干部,千千万万党员以优良家风引领社风民风。
        (四)实践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纵深推进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历程中,高度重视家风建设,提出了关于新时代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近年来我们党反腐败斗争形成了压倒性态势,打虎、拍蝇、猎狐成效明显。从所查处的违法违纪党员干部中发现,这些党员干部大部分存在家风不正问题,有的人通过各种手段利用公权力为自己或亲属敛财,有的人对身边人管教不严,纵容亲属违法犯法。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面镜子,家风正的党员干部,抓党风廉政建设也必然会更有力;家风不正的党员干部,抓党风廉政建设也必然会少底气。党员干部应当杜绝把温馨的家庭变成腐败的温床,要加强党性修养,严格要求自身和家属,为子女、亲属带好头,守牢底线,勿碰红线。
        三、新时代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家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持续抓好家风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面,也是每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一)加强党性修养,带头塑造好家风
        理论上清醒了,政治上会更坚定。为此,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特别注重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会,把《之江新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原著的学习与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相融汇贯通来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好思想总开关。理论上的清醒转化为行动上的自觉,还需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这个“转换器”,要在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杜绝花拳绣腿作表面功夫的形式主义;还要在工作中坚持走群众路线、敢于迎难而上,深入一线做好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向群众虚心请教,努力为群众解决问题;要在生活中培养健康情操,面对利益诱惑时要坚定拒绝,绝不触碰赌博、吸毒等犯罪行为,不碰法律高压线,严格遵守“八项规定”,净化生活圈、朋友圈。
        (二)筑牢廉洁防线,严格管好身边人
        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对子女要做到爱而不溺,对爱人要加强情感交流,引导家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合理消费,不做物质的奴隶。要让爱人做好廉洁家庭的“守门员”,不贪不义之财;要让子女做好廉洁家庭的“战斗员”,与不良思想作风和行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组织家庭成员学传统家风家训,汲取古人智慧,学革命前辈优良作风,涵养良好家风,做到心中有标尺,言行有准绳,躬身自省,保持良好道德情操。家庭成员之间要加强情感沟通和交流,保持家庭温馨和谐局面,让家庭充满凝聚力和正能量。
        (三)织密监督之网,形成不敢腐氛围
        党员干部家风问题不是家庭小事,要通过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途径织密监督之网。不定期对党员干部所在居委会、社区、物业等进行走访调查,充分的了解其八小时外的生活状况,对不良苗头早监督、早发现、早纠正。加强对党员干部个人财产申报情况要进行深入核实,对发现漏报瞒报行为,要依法依规处理;加强对破坏家庭婚姻、不尽赡养义务、家暴等违反公序良俗或法律法规的党员干部开展正向淘汰;加强对党员干部护照的管理,对其家属因私出国情况要及时掌握了解;加强对群众监督举报平台的构建与完善,做好对线下举报人的及时、规范、真诚接待工作和保密工作,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创新方式方法,提升群众举报的便捷性,更好地发挥群众在从严治党进程中的监督作用。
        (四)培育文明风尚,引领社会好风气
        加强家风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围绕家风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发倡议书、讲家风故事、评选最美家庭、展文明家庭风采、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形式,让家风建设深入人心。同时,加强媒体和互联网等渠道对家风建设的宣传和引导,把家风好典型挖掘、树立、宣传好;加强社区、农村、行业协会等自治组织作用的发挥,把传统文化特别是优良家风家训家规传递到千家万户,让家风建设成为全民自觉参与的行动。此外,还应加强普法教育,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带头尊法、守法、护法,形成法治建设和家风等德治建设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良性治理格局,推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党员干部家风是社风民风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注重和加强新时代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厚植了传统文化之根,夯实了廉洁从政之基,必然带动全社会风气持续向好,必然推动中华文化更富生机魅力,必然推进中华民族实现早日复兴。

参考文献
[1]施亚波.家风建设思想及其实践路径研究[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6,06
[2]黄德锋.习近平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及其重大价值探析[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04
[3]葛大伟,金恒宇.习近平新时代家风建设观的四重价值维度[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01





                                                兰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高小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