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浇花术” ——对单亲家庭孩子教育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2期   作者:芮少銮
[导读] 近年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部分后进学生的群体
       芮少銮
        广东省汕头市世贸实验学校 (广东 汕头)515041
        摘要:近年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部分后进学生的群体,他们在校内外的不良表现尤为突出。不思学习、任意逃学、欺小凌弱、吵嘴打架、损坏公物等。虽经老师多次教育帮助,仍屡教屡犯。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分析后,知道这些学生中大多数来自于不健全的家庭。面对这些特殊之花,作为园丁的我们更应该不断摸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探究、创新浇花术,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其沐浴在爱的阳光雨露下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优秀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单亲孩子 德育教育 浇花术
        家是驿站、港湾,是孩子成才的一块沃土。我认为德育工作就像园丁培育花草树木一样,既要靠辛勤的劳作,更要有合理细致的栽培和管理,才能收获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美景。经过最近几年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以及班级管理方法的探索和尝试,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营造“气候”,允许学生行为反复
        许多单亲孩子,他们任性顽皮,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刚批评教育好,没过几分钟又是老样子,经常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仍一无所获,甚至让人感到越教越差。小郭可以说是这部分学生的典型代表。我记得刚接班的时候,他在各个方面都表现不好,把“纪律”和“行为规范”视作无物,人人都说他是脱缰的“野马”。针对他的这种情况,我们不可能期望他们立竿见影,能马上改变以前的一些坏习惯,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环境,慢慢的感化和转变他。
        首先我让孩子知道,虽然父亲走了,但他永远不会失去父亲对他的爱,同时让妈妈多来看望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爱没有变。其次,老师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若发现有异常的苗头,要及时跟他谈心,如生病时热情地嘘寒问暖,成绩骤然下降时,发动其他老师和成绩好的学生为他们“开小灶”。孩子饥饿时的一个包点,孤独时的倾心交谈,迷惘时的适时鼓励,成绩不好时的及时帮助,生病时的耐心守护,遭受挫折时的真心安慰等,都能让孩子感到春天般的温暖。对于一些违纪行为,应在课堂或课下及时批评,一旦改正,及时表扬。
        渐渐地,小郭这匹野马”走上了正轨:他能安静、认真地听课,对于老师提醒的眼神,他也能马上理解与接受。更让我高兴的是,他的书写简直判若两人,认真的态度,端正的字迹,使他的作业本多次在班级里展示。“这个小孩真的进步”任课的老师都这样说道。
        二、看花浇水,有效纠正行为偏差
        我班有这样一个学生小涛,思想非常活跃,但是他有一个坏习惯,即上课随便插嘴或是带头起哄。有一次英语课堂上,他又随便插嘴大声呼唤同学名字,影响了课堂纪律,结果遭到英语老师的严厉训斥,打电话“投诉”。第二天语文课时,他又故态复萌,被我点名批评,加以制止,他又睡觉,从此他不是睡觉就是旷课。我主动找他谈心,了解他的情绪。原来他只是希望老师注意到他,希望老师能够适当的给他鼓励,才会有爱插嘴起哄的习惯。了解这一情况之后,告诉他方式错误。课堂上,我们班科任老师有意的引导他正确地发言并适时的给予表扬。通过仔细观察,他做事认真,爱劳动,责任心强,安排他当卫生值日组长。从那之后,这个学生的发言积极了,而且也友好了。
        这个事例说明教师在处理学生偏差行为时,一定要注意方法,认真冷静分析学生产生偏差行为的原因。当发现学生的偏差行为后,不是对学生乱发脾气,也不要急于给学生下定论,如“某某同学屡教不改,真是不可救药,朽木不可雕也”等话语。应该及时查找原因,有时争强好胜的个性,可能导致他们出现了行为偏差,他们希望多一些被肯定,多一些被重视。因此,班主任对偏差行为的处理,要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对学生遵守纪律的认识必须加以引导。让学生知道,老师的“仁慈”不代表放纵。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中,所做出的行为都应当有个尺度,超过了这个尺度,就应当受到惩戒,这样才能保证整个集体的稳定。
        问题处理后,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工作的结束,相反,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处理后产生的效果,随时观察学生的行为动向,避免学生行为和思想的反反复复,并根据学生行为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当对这些案例进行总结,为什么该学生会出现该问题,如何避免其他学生出现该行为,问题处理后学生改变了哪些,还要对他进行哪些工作等等,然后进行归档,积累成为丰富的实践材料,为以后的教育提供依据。
        三、浇水浇根,教育从心开始
        园丁给花木浇水,不能只打湿叶子,而要把水浇到根上,花木才容易成活。德育工作也一样,一定要把工作做到实处,做到学生的心坎里,学生才会转变。
        俗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不良习惯不是一日两日形成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的。父亲,在李凯幼小的心中,是百事通,是万能者。父亲在他读四年级的时候突然心肌梗塞,骤然去世,这对他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刚开始他茫然不知所措,渐渐的思想行为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旦别人表现不尽他意,其气恼、忧怨一齐涌上心头,有时恶语相向,有时拳脚相加。而且由于父亲的去世,必须与祖父母同住,祖父母心疼这孤苦伶仃的孙子,很吝啬使用批评词汇,造成了他的固执己见,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作为老一辈工人的祖父母,自然不懂现代科学文化,根本谈不上辅导他。对孙子的学习想关心却无能为力,常常是被孙子哄得没奈何。孩子胸无大志,行无目的,不思学习,贪图享受,羡慕豪华生活,追求影视明星,结交校外不良少年,吸烟,飙车等不良现象。作为班主任的我,在他的不良行为出现反复时,我没有出现急躁心理,认为自己徒劳而放弃对他再教育,而是要对学生的转化进行“持之以恒”的引导和教育,进行反复的意志磨炼。记得上学期李凯与初一(七)班的同学发生打架斗殴,扭伤手臂,甚至旧伤未愈就与校外不良少年飙车,发生车祸,住院治疗。在这个过程中,我首先了解他存在的问题,对他主要还是以正面教育为主,由班主任组织师生多次去看望他,鼓励他,让他觉得受到重视,老师没有放弃他;其次,通过QQ聊天、短信交流、个别谈话、校讯通互访等形式,在反复中耐心诱导,指导他学习一些方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再次,营造这样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家校沟通,引导他培养与错误行为的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让他通过自身的努力同诱因作斗争,逐渐改变不良习惯。总之,就是保证在教育的过程中,尽量用微笑去感染、用包容去感化他们,努力做到不责学生之小过,不揭学生之隐私,不念学生之旧错;尽可能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去观察学生,并引导学生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消除他们的警惕心理和敌对态度,使他们对班主任产生信任感,乐意听从老师的教诲。渐渐的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用爱心和师生亲情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让他从过去那种被放弃、被歧视的环境中解脱出来,逐步改变不良习惯。
        总而言之,为单亲的孩子撑一片温馨的天空,让其沐浴在爱的阳光雨露下健康成长。而我也以一颗责任心,一颗爱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像园丁培育花草树木一样,培育这些特殊之花,以慈母般的爱心引导学生探索人生之路,始终不渝地引导他们走向辉煌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鲁晓峰.《关注来自单亲学生的身心健康》[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8)
        〔2〕颜农秋.《单亲家庭子女成长环境的辨证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4(8)
        〔3〕魏书生.《如何当好班主任》.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2005(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