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高素质乡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2期   作者:唐誉珂
[导读] 本文围绕乡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这一课题,
        唐誉珂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归阳镇中心学校  421600
        摘要 本文围绕乡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这一课题,从分析乡村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入手,深入探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然后重点阐述了建设高素质乡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乡村 义务教育 教师队伍 思考建议
        一、乡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1.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呈现断层局面
        笔者对自己工作地区乡村义务教育学校(1~9年级,下同)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50岁以上老教师占教师总量的75%,3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18%,31~49岁的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仅为7%,年龄结构明显失衡。“爷爷”“奶奶”是乡村义务教育的主力军,他们精力不济、观念陈旧、知识老化,基本不能操作信息化的教学设备,并且在心理和情感上与如今的孩子有很深的代沟,实际已不胜任教书育人的一线工作。
        2.教师队伍学历和职称层次低,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匮乏乡村义务教育学校50岁以上的教师,多数由20世纪80年代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转正而来,基本都是专科或中师学历,并且大多通过在岗进修取得。由于他们学历层次低不具备申报副高级职称的条件,所以拥有副高级职称的如同凤毛麟角,中级占比约为35%。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是一个空白,近年参加市级以上业务竞赛获奖者也鲜有其人。
        3.教师专业不对口,部分学科没有专任教师乡村中小学教师学科结构也不均衡,语文、数学相对比较充足,英语专业教师紧缺,新课改急需的音体美、计算机等课程基本没有专任教师,也就无法保证素质教育要求的“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4.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不强,事业心和进取心较弱教师原始学历低,后来进修存在着“重层次、轻专业”“重学历、轻能力”的问题;随着年龄增大,自我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淡漠,加上机会和条件所限,实际处于“吃老本儿”的消极状态;他们往往观念落后、教法陈旧,教改意识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普遍较差;做班主任、德育工作和教育科研方面缺陷更大;部分教师缺乏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存在明显的职业倦怠情绪。
        5.教师工作量大,无暇顾及教育科研和自我素质的提高由于师资城乡分布不均衡,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往往规模小、生源少,然而学生少年级不少,学科不少,按正常编制配置教师捉襟见肘,教师既跨级又跨科,有的仍然实行“包班制”教学。日常“硬任务”已使教师疲于应付,教研、教改和学习等“软指标”基本无暇顾及。
        6.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比较简陋,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近年乡村中小学校舍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教师的办公室和宿舍尚未得到根本改善;教师工作、生活和文体设施简陋,教学设备大多停留在粉笔黑板时代;支教特岗青年教师集“食、宿、办”于一屋,生活封闭、单调;教师长年累月地在艰苦条件下承受较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
        二、乡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问题成因
        1.教师补充不及时
        近年来,由于城镇化进程和择校等因素的影响,乡村学校生源减少。按师生比核定的教师人数,虽然在总量上满编,但具体到某个学校可能缺编;有的地方实行县域内“事业编制统一总控”的办法,导致中小学连自然减员的名额也得不到补充。编制紧张,直接导致了乡村教师队伍的老化、断层。
        2.教师流动不合理
        乡村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生活环境艰苦,婚恋难,个人发展机会少,现有倾斜政策不落实或者不足以弥补教师的心理失衡等,乡村学校教师“不愿来、不安心、不久留”的问题长期存在;有的对口帮扶的城镇教师虚晃一枪,“名在而人不在”。这种只“向上流”不“往下流”的单向流动,使乡村学校师资状况雪上加霜。
        3.教师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扎实乡村教师的起始学历低,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不理想,必须边用边学,不断“充电”。各级各类培训名目不少,但存在着偏重学历、形式单一、内容脱离教学实际以及工学矛盾突出等局限,对老师们的实际帮助不大。


        4.教师专业化成长动力不充足
        乡村教师工作负担重,辛苦程度高,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和精神待遇不理想,导致教师对自身职业价值产生轻视、怀疑的心理,缺乏自尊心、事业心、责任感和成就感;教师工作的长期性、迟效性和重复性,在部分教师中滋生出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这些学校常规管理比较薄弱,考核、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完善,缺乏教师专业化发展引领,滋长了教师工作中的自由随意、敷衍了事和懒散懈怠的不良风气。
        三、乡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1.坚持观念创新,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意识
        (1)强化均衡发展的观念
        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新时期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目标。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要自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着力提升乡村学校特别是边远薄弱学校办学水平,确保适龄儿童不但能够“有学上”,而且人人可以“上好学”,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
        (2)强化师资资源的观念
        在决定学校办学水平的诸要素中,师资处于最关键、最能动的地位,如果师资力量薄弱,巨额的经济投入不仅成效打折,甚至可能化为乌有。因此,要充分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优秀师资作为一种战略资本和第一资源,超前谋划,超前开发,超前配备。
        2.坚持模式创新,改善乡村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条件
        (1)加快当地师范院校的发展
        2014年国务院提出“改革教师培养模式,面向乡镇以下农村学校培养能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小学教师和一专多能的初中教师”的改革思路。地方师范院校应抓住机遇,加快专业调整和学科建设,在办学理念、课程结构、教学方法、顶岗实习等方面积极创新。
        (2)认真实施教师资格证制度
        随着教师资格制度的全面实施,教师培养和补充模式从一元封闭走向多元开放的格局。国家允许非师范类毕业生经考核合格取得教师资格,为教师的选拔和补充提供了广阔空间。人事、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不断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招聘教师,为壮大乡村教师队伍引入源头活水。
        3.坚持体制和机制创新,优化乡村教师的配置、管理、流动
        (1)落实乡村教师编制计划
        乡村学校在校生减少,但年级和学科不会减少,师生配比“一刀切”的做法并不符合办学实际。有关部门应在总量控制、城乡统筹的基础上,把教师编制标准向乡村学校适度倾斜;要加强教师编制的落实与监督,杜绝教师“有编不补”“占编不在岗”等问题。
        (2)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
        政府部门要按照激励与约束并举的方针,优先把乡村学校教师配足配好,同时切实控制教师流动的“流向”“流速”和“流量”。要通过改善硬件条件、落实特殊津贴、实施“园丁安居”工程、照顾子女就业、提高健康医疗保障水平等倾斜政策,让乡村教师感受到实惠、公道和尊严。各级领导要给予乡村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对他们的劳动和奉献给予充分肯定和褒扬,激发他们的岗位归属感、精神愉悦感和人生幸福感。要实施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城乡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城镇中青年骨干教师到边远学校挂职锻炼等制度,形成城乡教师良性互动的交流机制,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方法、教学手段等直接嫁接到乡村学校。
        ———————————
        参考文献
        [1]王丽娜.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6).
        [2]张彩云,傅王倩.我国乡村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
        2017(7).
        [3]孙伟花,县域内小学教师城乡交流激励机制问题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