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淑香
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中心小学 广东 惠州 516025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阅读成为了终身学习的一门“必修课”。而小学生进入五六年级,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规定,课外阅读总量要不少于100万字。为了能够达到规定要求,则掌握并运用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对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速度;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高学段学生在默读一般读物时,速度每分钟要不少于300字;而小学和初中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是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任务之一。
就从笔者所带五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总体情况来看,学生的阅读还是比较漫无目的的,学生的阅读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规范。整个班集体中,能够做到广泛阅读,且积极阅读的学生比较少。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班级情况,笔者利用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内容,就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快速阅读进行了课堂教学尝试。
一、集中注意力,不回读
想要快速读懂一篇文章,集中注意力是一个关键因素。集中注意力,是指阅读时专心致志,不被外界环境所干扰,能够做到适时合理调节。在集中注意力进行阅读的时候,不回读也是同样重要的。不回读,是指不重复扫视已经读过的文字。由于学生遇到不懂的词句时总会习惯性重新读,甚至会停留很长时间在一些不理解的词句上面,而这样的回读的次数越多,就会导致阅读速度越慢。因此,在三四年级阶段已经培养学生初步学会默读的基础上,引导高年级学生养成阅读时集中注意力,不回读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基本目标和方法。
例如教学《搭石》一文时,教师先提醒学生不用提前预习课文,然后在课堂教学时结合课文学习提示,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记录自己的阅读时间,并鼓励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要尽量做到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暂时先跳过,不要回读。由于这篇课文只有600余字,在学生记录阅读时间后,教师以“写一写《搭石》这篇课文大概写了什么内容”作为检验阅读效果的题目。在学生完成题目后,教师让学生交流课文大概写的内容的同时,也要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是否做到集中注意力,不回读。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有回读现象,是有哪些干扰因素。学生通过分享阅读体验,体会到“集中注意力阅读”是一种可以让阅读持续的时间比较长、阅读的状态更加专注的。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也要让学生明白,在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认识、或者难理解的字词,只要不影响理解就可以继续往下读。在有意识地克服回读的过程中,很多情况下联系上下文是是可以帮助理解的。如,学生不理解“汛期”一词,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下文的“山洪暴发,溪水猛涨”这一句子,就可以很快掌握“汛期”的意思了。
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运用集中注意力,不回读的方法尝试再读课文,则学生会更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从而理解“什么是搭石”,而作者又是围绕“搭石”写了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在这个过程中,“集中注意力,不回读”的意识在学生的阅读学习中得到了强化。
二、扩大视域,连词成句读
在培养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的方法基础上,扩大视域,连词成句地读也是一个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教师先在课件中依次闪现“苹果”“可爱的娃娃”“今天天气很晴朗,还有点微风。”“妈妈带着弟弟去外婆家,还遇到了邻居李阿姨和张叔叔。”等词语和句子,这些句子以一秒以内的速度从易到难依次闪现,让学生快速地读。由于他们呈现得过快,学生想要看清楚词语或句子就必须要尽量的让自己扩大看到的字数量,而这就让学生体验到“扩大视域,连词成句地读”就是要一眼扫过去,并尽可能多地看到词语和句子,而不可以逐字逐字地读。
接着,教师让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并通过一些简单的简答和选择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具体内容的把握。
检测题目如:
(1)战国时,哪个国家很强大,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2)渑池会上,蔺相如要求秦王:A.击缶 B.鼓瑟 C.唱歌
(3)“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这句话是:
A.蔺相如对廉颇说的 B.蔺相如对手下人说的 C.蔺相如对赵王说的
学生在完成阅读检验题目之后,交流了阅读体会,从而明确阅读长篇幅的文章(本课约1600字)若遇到不懂的词语要暂时忽略,不要回读,并且要尽量做到连词成句地读。如,读“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一句时,能一眼看到一整句话就比看到“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要快得多。再如,读“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一句时,如果完全照着原文中的逗号间隔进行阅读,速度就会比用眼睛直接扫过一整句话要慢,所以长句做到连词成句地读还是很有必要的。
“扩大视域,连词成句地读”,既提高了阅读速度,也让阅读更有完整性。
三、抓关键词句,跳跃式读
抓关键词句阅读,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快速浏览文章内容的时候,尽可能多地抓住关键词句,忽略相对没有那么重要的内容。在教学阅读内容时,抓关键词句来把握课文内容,这无疑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又一个重要方法。
在《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一开始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的设问,抓住每一个段落的关键词句进行“跳跃式阅读”,以此来掌握文章大意,并利用课后第二题习题“根据课文内容,按运动速度的快慢给下面的事物排序,照样子填序号。”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通过“抓关键词句”也能更好引导学生讨论本课的学习重点,发现文章的结构特点。
又如教学《冀中的地道战》这一课时,学习第5自然段,了解地道如何对付想要进入地道的敌人时,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抓关键词读懂内容。抓住“堆满荆棘”的“出口”,“出口”旁的“陷阱”,用于“警戒”的坚固的洞,用于诱敌的“迷惑洞”,有地雷等待敌人的“死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孑口”设置,从而了解这一段主要写地道在抗击敌人方面的作用。
从抓关键词句快速读的教学引导来看,尤其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抓住要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四、做积极的读者,带着问题读
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过提问策略,在阅读中可能会提出有关内容理解、文章主旨、写法等多角度的问题。为此,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能够更快地关注到关键信息,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学生在边读边思考中,慢慢成为一个积极的阅读者,与此同时也提高了阅读速度。
如在初步学习了《将相和》一文的内容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将相之间是怎样由‘不和’到‘和’的?故事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再次阅读,深入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冀中的地道战》一文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计时阅读开始前,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也可以在阅读后再写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学生根据已了解的课文内容和自己在阅读中所产生的问题展开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把涉及内容理解、主旨把握的几个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如“为什么要进行地道战”“人们在地道里怎么生活”“人们在地道里怎么对付敌人”“人们在地道里怎么了解地面的情况”……以便学生带着问题,再次深入阅读课文。
一个积极的读者,无论是在阅读前带着问题,还是在阅读中不断产生问题,它对阅读都有积极促进作用。这既能够激发阅读兴趣,也能使帮助读者在阅读中更快提炼主要内容。
阅读活动,如果能在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下读,就会事半功倍;如果能在连词成句、抓关键词句中读,就使阅读整体性保障中得到提炼;如果能够带着问题读,就使内容在提炼中得到升华。
总而言之,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即使掌握了快速阅读的方法策略后,要想能够运用自如还是需要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不断练习,因此,教师的阅读教学探索之路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统编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编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