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全脑放疗与适形调强局部加量放疗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4期   作者:庞亮
[导读] 评价乳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全脑放疗与适形调强局部加量放疗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庞亮
        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3
        【摘要】目的:评价乳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全脑放疗与适形调强局部加量放疗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3月前来我院就诊治疗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展开研究,按照标准从中抽选出5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均匀划分成两组,25例采用全脑放疗作为对照组,25例采用全脑放疗联合适形调强局部加量放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以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1年内的生存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放疗后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对比差异悬殊,结果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选用全脑放疗联合适形调强局部加量放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乳腺癌;脑转移;全脑放疗;适形调强局部加量放疗;临床疗效

        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病对象是女性,近几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仅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还会破坏其家庭幸福感,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乳腺癌的发生原因有很多,如遗传、饮食、环境、生活方式、情绪、精神压力及母乳喂养等,早期乳腺癌行手术治疗最有效,但术后部分患者存在转移风险,其转移部位包括肺、淋巴结、肝和脑等,特别是脑转移,其预后效果差,并且存在的生命风险极高。鉴于此,下文将重点对我院收治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为主体展开研究,旨在分析全脑放疗与适形调强局部加量放疗的临床治疗价值及预后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病例资料选取于2015年1月~2019年3月,从我院收治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中抽选出5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收治的对象均为女性,对照组中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38岁,平均(52.66±5.31)岁,浸润性导管癌11例,浸润性小叶癌9例,其他5例,肿瘤直径2~7cm,均值(4.22±1.36)cm;观察组中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39岁,平均(53.11±5.42)岁,浸润性导管癌12例,浸润性小叶癌9例,其他4例,肿瘤直径2~8cm,均值(4.41±1.41)cm。以上资料对比后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经病理诊断确诊为乳腺癌,经头颅CT和MRI等检查证实存在脑转移;均按照要求完成化疗;均为已婚女性;预计生存期>3个月;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已签署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排除标准:其他恶性肿瘤;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放疗禁忌证者;精神疾病史;此前接受过放化疗及抗肿瘤治疗;意识及认知功能障碍。
1.2 方法
        本次放疗选用的直线加速器(型号:北研所BJ-6B),适形放射(TPS)治疗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10.0Eclipse),入院治疗前患者行仰卧位,使用热塑面罩固定头部,用螺旋CT进行扫描,调整层间距为3mm,从颅顶扫描至颅底,扫描后的图像传输到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中处理[1]。对照组接受全脑放疗,以颅底线为下界,开放上界及前后界,分别在两侧野对穿照射治疗,每次4Gy,每周五次,照射总剂量为30~40Gy,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症状给予激素和甘露醇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全脑放疗联合适形调强局部加量放疗,全脑放疗同对照组一致,适形调强局部加量放疗需对转移的病灶进行缩野3D-CRT局部加量照射治疗,CT上可看到的脑转移病灶均为肿瘤靶体积(GTV),设置临床靶体积是GTV外扩3~5mm,而计划把体积是临床靶体积外扩3~5mm,对这三个体积面照射治疗,每次2~3Gy,每周五次,总剂量不超过20Gy[2-3]。
1.3观察指标
        随访调查1年,记录患者1年内的生存率,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生活质量采用健康简易生存量表(SF-36)测评患者的躯体、角色、情感、疼痛、生命力、社会及健康状况,每个维度各100分,分值与患者的生活状况成正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骨髓抑制、食欲下降、呕吐乏力等。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肿瘤病灶已完全消失,持续一个月病灶未复发;有效:肿瘤直径相比治疗前明显缩小了50%,未见到新病灶生成;无效:出现新转移病灶,肿瘤直径相比之前缩小不足30%。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以上实验数据的计算和处理均用SPSS23.0软件统计,以率(n,%)表示定性资料,结果检验用X2,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
2结果
2.1 SF-36评分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SF-36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悬殊,结果P<0.05,详见表1。
 
3讨论
        乳腺癌脑转移属于乳腺癌疾病发展转移的常见病症,其发病基础是乳腺癌,此癌症是生长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大部分患病对象为女性,仅有1%概率是男性,人的乳腺主要作用是分泌乳汁,体现女性的外形特征,不是维持人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但是乳腺癌细胞若不尽早治疗,会慢慢恶化发展,其乳腺细胞食物造成细胞特性,细胞会慢慢脱落,随着血液发生转移,最终形成转移癌,对女性的健康及生命造成威胁,其中脑转移是乳腺癌发生转移的常见位置[4]。
        乳腺癌一旦发生脑转移,不仅会加重对患者躯体的疼痛,还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和家庭负担,早期乳腺癌行手术治疗能有效控制恶化,但是发展至中晚期的乳腺癌多数存在转移风险,故选择放化疗为最佳治疗手段[5]。脑转移患者大部分是多发病灶,临床选择全脑放疗是最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也是脑转移的治疗基石,运用此技术能促使血脑屏障开放,当放疗剂量为20~30Gy,是通透性最大的时候,能更好的让抗癌药物通过血脑屏障,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生活水平,还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周期,但是此方法存在的缺点是无法良好控制局部病变,只能作为临床辅助治疗[6]。随着放射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适形调强局部加量成为目前最有效的脑转移治疗措施,对局部病灶有较高的控制效果,其病灶定位准确、能够大剂量集中照射局部病变,对周围的正常细胞还能发挥保护作用,避免放射损伤造成组织,临床联合运用这两种放疗技术对控制肿瘤增长,缓解神经症状以及延长生存期具有积极作用[7-8]。如研究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1年内的生存率均比对照组高,其生活质量评分值远高于对照组,产生的不良反应比对照组低,结果P<0.05。
        综合上述,乳腺癌脑转移在全脑放疗的基础上配合适形调强局部加量治疗的作用价值高,疗效和安全性相当,对疾病的控制效果好,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贺春钰,朱相露,木妮热·木沙江.全脑放疗与适形调强局部加量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6,27(017):2851-2852.
[2]张修龙,张丽华.同期化疗辅助全脑放疗联合三维适形调强局部加量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的临床研究[J].癌症进展,2017,015(012):1449-1452.
[3]郭鲜花,祁伟祥,陆嘉德.肿瘤脑转移患者的全脑放射治疗在新治疗的背景下优化使用和适用范围[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BMJ),2017,20(5):245-246.
[4]朱海生,严浩林,阙丽琳,等.全脑同期加量调强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研究[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8,45(6):331-336.
[5]宫晨.静态多子野MLC调强和容积调强方式在脑转移癌全脑联合同期局部加量放疗中的剂量学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9(06):905-909.
[6]倪玲琴,应申鹏,刘艳梅,等.脑转移瘤同期推量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J].浙江医学,2017,39(1):49-51.
[7]宁丽华,赵桂芝,张磊,等.全脑放疗伴随1~4个脑转移瘤同期加量不同调强技术的剂量学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6,33(02):128-133.
[8]程学斌,肖林.适形调强放疗同期整合瘤床推量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2016,26(008):687-6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