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CT影像技术的诊断价值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4期   作者:秦晓峰 王丹丹 张杰
[导读] 探讨CT检查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应用价值探析。
        秦晓峰 王丹丹  张杰
        晋城大医院  山西晋城    048006
        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应用价值探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某院骨科治疗的6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CT检查,将常规检查作为对照组,将CT检查作为观察组,与术后病理结果作对比,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及ARCO分级准确率、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影像学表现。结果:观察组在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以及总诊断准确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部分在T1WI和T2WI信号上表现为斑点状或条状阴影,少数表现为局限性的斑片状或不规则形状,对照组均表现为骨硬化和囊状透亮区。结论:CT检查在诊断股骨头坏死上各具优势,影像学表现更清晰,对不同ARCO分级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可优先选择。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CT影像技术;诊断价值
引言
        股骨头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骨关节疾病之一,临床上又称为无菌性坏死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对于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临床上常采用影像学方法,和主要包括CT和常规。影像学的变化与疾病的改变程度呈正相关,因此可以通过影像学变化反应疾病的轻重变化。股骨头早期坏死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临床上出现症状通常为腹股沟疼痛。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进展的进行性疾病。因此,为了防止或延迟股骨头和关节破坏的发作,必须进行包括阶段分类和治疗在内的早期明确诊断。本文章旨在探讨研究CT在股骨头坏死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评价,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6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0例,女35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4.7±10.3)岁,病程6~18年,平均(12.4±3.1)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患侧腰膝髋部疼痛、腹股沟内侧疼痛、负重及行走障碍等,查体可见托马斯症阳性、“4字征阳性,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按ARCO分期,Ⅰ期18例、Ⅱ期25例、Ⅲ期16例、Ⅳ期6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加入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检查具体流程为使用相控阵脊柱线圈扫描,患者保持仰卧位,行T1WI、T2WI增强扫描。若发生高速自旋回波与常规矢状位自旋回波则设置T1加权成像与T2脂肪抑制成像,若患者病情复杂则加强扫描冠状面。
        观察组患者实施CT诊断,应用我院的320排多层螺旋CT机,薄层扫描参数:层厚1.0mm,层距1.0mm,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0mA,扫描矩阵1024*1024。采取头进仰卧位平躺于CT床架上,进行CT扫描。
        1.3观察指标
        两组不同ARCO分级诊断率及总诊断率比较、两组间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测量所得数据首先进行数据分析,分析数据类型以及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同ARCO分级诊断率及总诊断率比较
        观察组65例中,41例(63.08%)表现为T1WI和T2WI信号上的斑点状或条状阴影;16例(24.62%)为斑片状或不规则形状的T1低信号区;6例为股骨头塌陷的T1、T2低信号。对照组65例中,13例(20%)呈星芒状结构、骨小梁模糊;52例(80%)均表现为局部呈斑状影像及关节囊变,其中5例(9.62%)有股骨头塌陷,见表1
 
3讨论
        股骨头坏死患者早期临床症状多以疼痛为主,开始为间歇性疼痛,在活动时疼痛会加重。并且,由于患者身体素质的差异,患者的疼痛可分为持续性以及间断性两种,患者会在活动后休息时加剧。患者由于股骨头塌陷以及髋痛或是晚期髋关节脱位等都会造成跛行。患者股骨头坏死主要病因比较繁杂,其多由于药物影响、酒精刺激、风、寒、湿、手术后骨头坏死以及创伤等影响。医护人员应用诊断方式不同导致患者病理分期存在差异性,临床研究发现,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前期疼痛症状为主,无其他明显异常,但长时期不进行干预治疗会加重病情。早期患者不重视的原因是对生活日常无特殊影响,随着病情的加剧,患者中期会出现疼痛难忍,关节部位疼痛多发的现象,活动后难以忍受。患者晚期则直接无法行走,股骨头出现塌陷症状,活动困难,患者无法生活自理,疾病治愈率较低。早期发现患者股骨头坏死可以降低疾病的致残率,减少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治愈率不断提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病情恶化。所以,科学合理的诊断方式可以促进患者尽早治疗,在疾病初期加强治疗干预,促进患者健康逐渐恢复。
        骨科是外科重要的分支之一,与病理学、影像学、解剖学等均息息相关,骨科学专业性较强,学生难于理解,所以需要结合临床教学进行知识传授。临床教学作为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桥梁,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使学生更容易解决临床问题。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对于医学专业的教学。结合临床实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更加深刻,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本科室对于实习生的教学运用了理论联合实践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近年临床使用CT检查来诊断股骨头坏死疾病,CT检查能够有效判断股骨头内骨质结构改变,能够有效诊断股骨头坏死后塌陷的预测,但对于股骨头坏死病情不严重患者,其股骨头负重面仅有少部分骨小梁紊乱,部分吸收,导致CT检查漏诊情况较多。常规检查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电磁波对股骨头坏死部位进行病变判断与扫描,不会对患者造成额外伤害,可以在无辐射条件下完成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检查与诊断。常规检查在实际检查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扫描位置影响,能够任意断面成像,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病变部位与病变程度进行详细观察与了解。本次研究表明,CT检查明显优于常规检出率。患者经CT检查后的Ⅰ期检出率明显优于检查的Ⅰ期检出率。其余各阶段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CT的临床诊断价值较好,促使患者在疾病初期进行干预治疗,提升患者的疾病治愈率,适用于应用到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诊断。
参考文献
[1]田仁刚.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CT影像技术的诊断价值[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8):185+187.
[2]张会明.应用CT影像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价值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A3):153.
[3]李明新.应用CT影像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价值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0):57+71.
[4]万一.应用CT影像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4(63):12412-12413.
[5]余忠艳.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CT影像技术的诊断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7(32):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