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肢骨折后患肢肿胀采取中医综合疗法的疗效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4期   作者:高永知1 李绍熊2
[导读] 探讨对下肢骨折患者予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其患肢肿胀情况的影响。
        高永知1  李绍熊2
        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1 云南文山 663099 文山州妇幼保健院2 云南文山 663099
        【摘要】目的:探讨对下肢骨折患者予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其患肢肿胀情况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为研究时间,抽取138例我院就诊的下肢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各69例。参照组实施西医治疗,实验组实施中医综合疗法。检验研究中肿胀评分、肿胀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相比于参照组,实验组肿胀评分、肿胀消失时间均较低,差异性显著(p<0.05);将实验组治疗效果为97.10%(67/69)作为比较,参照组治疗效果为84.06%(58/69)较低,卡方值=6.8788,p值=0.0087。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予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其患肢肿胀情况明显消退,预后效果提升。
【关键词】下肢骨折;中医综合疗法;患肢肿胀

        下肢骨折后有多种并发症,其患肢肿胀具有较高发生率,如不能第一时间治疗,会出现患肢血液循环障碍,进而使患者出现局部缺血、缺氧情况,使骨折愈合时间延长,进而出现缺血坏死情况[1]。西医属于常用治疗方法,可使血浆渗透液提升,有利于组织中水分进入血管,使肿胀情况予以缓解,进而刺激血管,其静脉炎发生率较高,效果不佳。现今中医治疗逐渐深入,在骨科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率[2]。
1.基线数据与方法
1.1基本数据
        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为研究时间,抽取138例我院就诊的下肢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各69例。实验组:有32例女性,有37例男性,21~62岁为年龄抽取时间,年龄均值为(41.32±2.15)岁,病程时间为9~56天,病程均值为(32.32±2.45)天;参照组:有32例女性,有37例男性,22~62岁为年龄抽取时间,年龄均值为(41.56±2.23)岁,病程时间为10~56天,病程均值为(32.26±2.32)天;研究中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软件分析,组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
1.2方法
        参照组实施西医治疗,主要包含:10mg七叶皂苷钠与250mL生理盐水混合,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天2次。取250mL 浓度为20%的甘露醇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天2次。坚持治疗1——2周。在治疗中对患者肾功能指标进行密切观察,一经发生异常情况,需停止给药。如肢体肿胀严重,取5~10mg地塞米松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
        实验组实施中医综合疗法,主要包含:
        (1)口服中药:取郑氏骨伤一号方(秘方)组方为桃仁、红花、三七等九位中药。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用,坚持治疗1周。
        (2)采用郑氏骨伤散外敷骨折部位、隔日一次,连续治疗2周。
        (3)第二周开始使用中药熏蒸:取郑氏骨伤熏蒸方(秘方)组方为当归、伸筋草、大接骨丹等九位中药,加水煎煮,将药液放置熏蒸机中对患者实施熏蒸,每天熏蒸2次,每次熏蒸时间为半小时,坚持治疗1周。
        (4)中医推拿:对患者行推拿治疗,适当功能锻炼,有利于血液循环,每天1次,坚持治疗2周。
1.3判定指标
        检验研究中肿胀评分、肿胀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材料录入至SPSS22.0统计学软件中,对相关数据实施检验,采用(%)率形式显示计数资料,行卡方计算;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显示计量资料,行t计算,如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值<0.05。
2.结果
2.1检验研究中肿胀评分、肿胀消失时间
        相比于参照组,实验组肿胀评分、肿胀消失时间均较低,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下肢骨折后会发生关节屈伸不利情况,极易出现全身或者局部无菌性炎症。如患者关节屈伸不利时,会出现肌肉粘连、肌腱、挛缩等情况。如患者发生无菌性炎症,会出现肌肉挛缩情况[3]。
        西医是治疗下肢骨折的常用方法,增强血浆渗透压有利于组织液回流,方法十分简单,其针对性较少,治疗效果不佳。甘露醇、七叶皂苷钠为常用药物。刺激血管,极易出现静脉炎,影响肾功能,进而出现肾功能衰竭情况,效果不佳。
        中医血肿,骨折后患肢肿胀归属“水肿”、“淤血”范畴,其主要为创伤、手术造成血液瘀滞,常实施活血祛瘀、利水消肿治疗。中药中活血药物多为中药中提取,对静脉给药,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中医综合疗法包含中药外敷、中药熏蒸、中药口服、中医推拿等,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散瘀止痛、补血、消肿止痛的功效。
        综上所述,对下肢骨折后患肢肿胀患者予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改善患肢肿胀情况,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四肢骨折后期应用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效果观察[J]. 潘敬舜.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12)
[2]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效果研究[J]. 李光友,傅团结.  中国医疗设备. 2017(S1)
[3]中药外敷配合静脉泵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 刘青春.  中医临床研究. 2016(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