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学 胡骏 唐章龙
安徽省宣城市骨科医院大内科 安徽 宣城 242000
【摘要】目的 探讨垂体生长激素瘤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方法 对垂体生长激素瘤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误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女,34岁,因口渴、多饮、多尿2年,症状加重四天入院,五年前逐渐出现指(趾)增粗,头颅增大,鼻大、唇厚,颧骨突出,饮水量大、并疲乏、萎靡。空腹血糖17.10mmol/L,尿酮体( +++),GH>50.00μg /L,MRI示垂体大腺瘤。治疗予以大剂量胰岛素联合补液与纠正酸中毒,血糖达标后,转外院行垂体瘤手术,术后:垂体生长激素腺瘤。随访 3个月,监测生长激素、血糖在正常范围。诊断为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全并2型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结论 本病多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易延误诊治。对于年轻糖尿病伴肢端肥大者应警惕垂体生长激素瘤可能,应完善生长激素水平测定和头颅 MRI检查有助于避免误漏诊。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肢端肥大症;?生长激素瘤。
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是腺垂体内生长激素(CH)持久过度分泌,引起软组织、骨骼及内脏的增生肥大及内分泌代谢紊乱。发生在青春期前、骺部未闭合者为巨人症;发生于青春期后、骺部已融合者为肢端肥大症。患者常以骨骼、软组织、内脏的增生肥大为主要特征,表现为面貌粗陋、手指脚趾末端肥大、皮肤粗厚、内脏增大、骨关节病变[1、2]。疾病晚期还常导致患者出现垂体肿瘤压迫症状、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感染等,使其病死率明显增加。目前国内有关肢端肥大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报道较少。现对我院收治的1例肢端肥大症合并糖尿病报道如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4岁,因口渴、多饮、多尿2年,症状加重四天于2020年7月来诊。患者五年前开始逐渐出现手足粗大,指(趾)增粗,鞋袜手套不断变小,头颅增大,同时面貌粗陋,表现鼻大,唇厚,眉弓,颧骨突出,以额顶部为主,时有胀痛,不吐、无视力改变、无思睡、出汗正常、月经基本正常。二年前开始出现口渴、多饮、并多食、多尿。四天前开始心烦不安、失眠,口干加重,饮水量每天约4000 ml左右、并四肢疲乏、精神萎靡而入院。入院当时空腹血糖17.10mmol/L,尿酮体( +++),诊断为2型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
查体:体温 37.0℃,脉搏118/min,呼吸18/min,血压125/86 mmHg。意识萎靡,查体欠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 4 mm、对光反射灵敏、呼吸深粗、颈软、无抵抗。听诊呼吸音略粗、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 118 /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未见明显异常。肌张力减弱,腱反射对称( +),病理征未引出。查血白细胞 11.08×109/ L,中性粒细胞 0.76。尿常规:酮体( +++),隐血试验( +),蛋白质( + ),葡萄糖( +++)。动脉血气分析:p H 7.2,PaCO219.6 mmHg,PaO2 99.0 mmHg,AB:2.7 mmol/L,SB:5.6 mmol/L,BE:-12.0 mmol/L,氧饱和度0.96。葡萄糖 17.1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2%、血清总钙2.0mmol/L、K+4.5mmol/L、Na+135mmol/L、Cl-108.5mmol/L,甲状腺功能: TSH 0.45mIU/L (正常范围0.400~ 4.00mIU/L),其余FT3、FT4、TpoAb、TRAb均正常;垂体泌乳素 9.6μg/L(正常参考值:2.0 ~25.5μg/L),GH>50.00μg /L(正常参考值:0~5μg /L),ACTH:88ng/L,PRL:15μg /L(参考值:2.0~25.5μg/L)。头颅 MRI示:蝶鞍扩大,鞍区可见一不规则团块状T1等、T2 等信号软组织肿块影,边界尚清,大小约1.7cm(AP)×1.9(RL) cmX1.7(HF),垂体柄向右移位,两侧视交叉上抬;DWI不均匀弥散受限; FLAIR序列呈高信号;MRI报告:垂体大腺瘤。临床确诊为垂体生长激素瘤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予以大剂量胰岛素联合补液与纠正酸中毒,血糖达标后,转外院行垂体瘤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报告: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术后恢复良好,随访 3个月,监测生长激素、血糖在正常范围。
2 讨论
2.1 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 资料显示,垂体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10% ,而生长激素瘤约占垂体瘤的20%[3]; GH瘤主要表现为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 本例即为成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的肢端肥大症。主要根据典型面貌、身高、肢端肥大症、内分泌代谢紊乱证据和影像学检查异常做出诊断。肢端肥大症患者伴随糖代谢的异常其发生率为19%~56%,继发性糖尿病(DM)的发生率10%一29%,,同时,80% 的患者有胰岛素抵抗[4、5、6]。Alexopoulou等[7]报道对 148 例肢大垂体腺瘤病人的分析指出,年龄偏大的病人以大腺瘤者居多,有糖尿病家族史的肢大垂体腺瘤病人更易罹患糖尿病。本病起病隐匿,缓慢进展,此病发展慢,发病年龄以31一40岁组最多,无明显性别差异[8],半数患者诊断时病程在5年以上,最长者可超过30年。肢端肥大症继发性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较一般2型糖尿病患者明显升高,但临床表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则非常罕见,国外仅有个案报道[9]。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若以肢端肥大症为首发症状,其临床表现主要决定于垂体瘤本身大小、发展速度、生长激素分泌状况以及对正常垂体组织压迫的影响。大部分患者具有典型的特征性外貌,如面容丑陋、鼻大唇厚、手足增大、皮肤增厚、多汗和皮脂腺分泌过多,晚期更有头形变长、眉弓突出、前额斜长、下颗前突、有齿疏和反咬合。枕骨粗隆后突、前额和头皮多皱褶、桶状胸和驼背等征。
2.2 发病机制
Alexopoulou 等[7]认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肢大病人糖代谢异常的独立预测指标。孔令胜等人[8]通过对80例手术病人术前术后对比分析,认为发病时间和术前血 GH 及 TSH 免疫阳性是肢端肥大症垂体腺瘤继发糖尿病的相关因素;肿瘤分泌的 TSH可能参与肢端肥大症垂体腺瘤继发糖尿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垂体生长激素瘤患者分泌GH过多直接或间接地通过IGF-1来发挥促进蛋白质合成、骨骼和肌肉生长等作用,成年期发病可导致肢端肥大症,而青春前期或青春期起病则表现为巨人症。但也有人[10]认为尚不能依据 GH或 IGF-1 水平的高低作为肢端肥大症病人并发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这可能与多中心检测标准的不一致有关。此外,IGF-1 会促进 TSH 介导的甲状腺组织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其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摄入含量较正常组织明显增高。同时,GH通过改变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功能和数量,减少葡萄糖的利用并增强肝糖原的分解及糖异生,使血糖升高,导致糖耐量异常甚至糖尿病。由于GH分泌过多,促进脂肪分解,减少葡萄糖进入肌肉,引起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最终导致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衰竭;血糖持续升高,表现为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减低,引发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张炜等[11]认为垂体生长激素瘤患者合并糖尿病其原因与 GH 高分泌相关。GH通过改变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功能和数量,减少葡萄糖的利用并增强肝糖原的分解及糖异生,使血糖升高,导致糖耐量异常甚至糖尿病。马勇等[12]也认为生长激素瘤伴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胰岛素抵抗,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代谢综合征。由于 GH分泌过多,促进脂肪分解,减少葡萄糖进入肌肉,引起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最终导致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衰竭,血糖持续升高,进一步表现为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减低,引发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垂体生长激素瘤并发 DKA常有一定的诱因[13],如感染、创伤、手术、饮用含糖饮料等。而本例无明显诱因,可能与其自身分泌的GH 过多有关。
2.3 诊断
垂体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根据激素分泌细胞的起源,分为PRL瘤、GH瘤、ACTH瘤、TSH瘤、LH/FSH瘤,临床表现为占位病变的扩张作用及激素的分泌异常。GH瘤主要为巨人症、肢端肥大症,从起病到诊断,5~ 10年,主要依据典型面貌、身高、肢端肥大症、内分泌代谢紊乱和影像学检查作出诊断。
2.4 治疗
治疗与预后 手术切除垂体 GH 腺瘤是肢端肥大症的首选方法,随着不断提高的显微外科技术发展,手术治疗的预后效果也越来越满意。术后可以明显改善糖代谢紊乱,体内胰岛素抵抗消退,逐步使血糖回归正常[14]。
放射治疗 放疗目前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主要用于术后残留、复发及无手术适应证、不耐受或拒绝手术的患者。
药物治疗[15] 对于那些肿瘤不能切除,身体状况差或预测术后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药物治疗常作为首选治疗方式。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主要有以下 3 类: 多巴胺激动剂、生长抑素类似物、生长激素受体拮抗剂。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控制血清 GH、IGF-1 水平、控制肿瘤体积大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降低死亡率等。多巴胺激动剂因为能控制绝大多数患者的PRL水平,因此在临床上最先被用于治疗垂体PRL 腺瘤,对于肢端肥大症患者,多巴胺激动剂效果肯定,特别是新型多巴胺类药物效果会更更好。生长抑素( SST) 是通过与靶组织中特异性的膜受体的结合而发挥其生物学功效,第一代包括奥曲肽 LAR 和兰瑞肽( 一种缓释奥曲肽) ,它们被认为作用相当,并且在生长抑素受体亚型的亲和力上仅有细微区别,对于 GH 和 IGF-1 分泌正常的 50% 到 60% 的患者来说,生长抑素类似剂是有效的,并且对于肢端肥大症造成的头痛症状也可能有效。其副作用包括胃肠症状,胆石症/胆汁淤积,高或者低血糖还有心动过缓。新一代的生长抑素类似物帕瑞肽与奥曲肽相比具有更好的疗效[16]。生长激素受体拮抗剂( GHRA) GHRA 不同的作用机制,从而拓展了肢端肥大症治疗的途径。目前唯一的 GHRA( Pegvisomant,培维索孟) 是一种通过基因合成的 GH 类似物,通过阻断 GH 受体二聚体形成,进而抑制 GH 在靶组织发挥作用,其作用主要为抑制 GH 的活性而非 GH 分泌。临床研究认为足够的剂量可以将超过 90% 的肢端肥大症患者的血清 IGF-1 降至正常范围之内。联合用药 由于单类药物治疗的局限性,近些年联合药物治疗有了新进展。上述三类药物作用机制不同,由于单药治疗的局限性不能达到满意效果时,可以将 2 类或以上的药物联合应用,从而在生化控制、临床控制以及肿瘤大小控制等方面取得更好的预期效果,或者取得更高的治疗效益/成本比。联合用药方案主要有: SSA + PEG 方案、SSA+ CAB 方案、PEG + CAB 方案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预期效果。
肢端肥大症的治疗目的是减缓或控制肿瘤生长,抑制GH的过量分泌并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恢复正常。垂体生长激素瘤继发糖尿病是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由于存在胰岛素抵抗,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所需的胰岛素剂量较大。
本例患者属于典型肢端肥大症继发的糖尿病酸中毒,治疗上予大剂量胰岛素联合补液与纠正酸中毒,血糖达标后,于外院行垂体瘤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报告: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术后恢复良好,随访 3个月,监测生长激素、血糖在正常范围。
鉴于肢端肥大症是一种少见的慢性疾病,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容易延误诊断及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相应增加。虽然发病率相对低,但其病情和预后较差,需进一步引起广大医生的重视及深人研究其发病机制,包括内分泌科、神经外科、放射治疗科等方面的专家,为临床的治疗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结论 对于年轻糖尿病伴肢端肥大者应警惕垂体生长激素瘤可能,在有合并糖尿病或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时候,应完善生长激素水平测定和头颅 MRI 检查有助于避免误漏诊。
通讯作者:唐章龙 安徽省宣城市骨科医院大内科 242000,Email:xctzl@163.com
参 考 文 献
[1] 陈灏珠 林果为 王吉耀.实用内科学,第十四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19-1121.
[2]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垂体腺瘤协助组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指南(2013年版)[J].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27): 2106-2111.
[3] 商海峰.垂体瘤肢端肥大症合并糖尿病一例[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3973.
[4] Melmed S, Casanueva FF, Klibanski A, et al. A consensu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 t of acromegaly complica-tions [J]. Pituitary, 2013, 16(3): 294-302.
[5] Resmini E,Minuto F,Colao A,et al.Secondary diabetes as sociated with principal endocrinopathies:the impact of new treatment modalities [J].Acta Diabetol,2009,46(2):85-95.
[6] 饶小胖,徐美华,殷玉磊,等.垂体生长激素瘤继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例报告[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7,13(1):42-44.
[7] Alexopoulou O, Bex M, Kamenicky P,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and diabetes mellitus at diagnosis of acromegaly: a study in 148 patients[J]. Pituitary, 2014, 17(1): 81-89.
[8] 孔令胜,姚维成,栗世方,等.肢端肥大症的垂体腺瘤继发糖尿病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5:20(5):211-213.
[9] Westphal S A.Concurrent diagnosis of acromegaly and diabetic Ketoacidosis[J].Endocr Pract,2000,6(6):450-452.
[10] Fieffe S, Morange I, Petrossians P, et al. Diabetes in acro-megaly,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evolution: data from the French Acromegaly Registry [ J ] . Eur J Endocrinol 2011, 164(6): 877-884.
[11] 张炜,张征,徐尔理,等. 垂体生长激素瘤患者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的改变及其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2):144-147.
[12] 马勇,张广智.垂体生长激素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一例报告[J].临床误诊误治,2018:53-55.
[13] 吕芳,于璐,李乃适,等.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肢端肥大症一例及文献复习[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7,9(5):316-321.
[14] 陈汉文,孙冰,孙海玲,等.287 例垂体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垂体功能评估[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7,31(4):364-367.
[15] 李贞伟.肢端肥大症的治疗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7):126-129.
[16] Gadelha M R,Bronstein M D,Brue T,et al.Pasireotide versus continued treatment with octreotide or lanreotide in patients with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acromegaly ( PAOLA) : a randomised,phase 3 trial[J].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2014,2( 11): 875-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