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军教授从“浊毒”理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4期   作者:郭喜军1 丁晓坤2 师虹艳1霍耐月1闫一慧1张晓艳1*
[导读] 郭喜军教授认识到浊毒具有黏滞缠绵、耗气伤津等特点,这与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反复发作的特点相符合
        郭喜军1  丁晓坤2   师虹艳1霍耐月1闫一慧1张晓艳1*
        1.河北省中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11.  2.邯郸市中医院,河北,邯郸056000
        摘要:郭喜军教授认识到浊毒具有黏滞缠绵、耗气伤津等特点,这与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反复发作的特点相符合,近年来相关学者提出浊毒可引起多种疾病,郭教授经常翻阅浊毒理论研究文献,临床上运用“浊毒”理论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自拟化浊解毒汤辨治UC。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浊毒;郭喜军;化浊解毒汤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1] 。部分患者有发热、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表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与中医经典古籍中记载的“肠澼”、“痢疾”等病证的症状论述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病证记载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且中医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不良反应较少,为现代人类带来福音。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治疗上多从调理脾胃、肝、肾、大小肠等方面辨证施治,并结合各种中医特色疗法。郭喜军教授是河北省中医院著名脾胃病专家,师承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广读医学经典和古籍医案记载,长期对UC进行实验研究,为溃疡性结肠炎总结出有效的诊治方法。
1.浊毒理论
        根据浊毒理论研究,总结出浊产生原因:一是湿邪困脾生浊,湿邪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多是由长期感受外界湿邪,比如居住环境潮湿等原因,内湿形成的原因:多是脾阳不振,脾胃运化功能较弱,体内多余的水湿堆积在体内易形成湿邪;二是肝郁犯脾生浊,肝郁气滞多与情绪因素和病邪侵扰有关,情绪因素多因愤怒、精神抑郁、心愿未达成等心理及情绪活动或突然受到精神刺激,导致肝气运行不畅,气停郁堵,同样因病邪产生的淤血、痰饮停留肝经亦导致肝经之气运行不畅,出现郁堵;肝郁乘脾,脾胃受损致湿浊;浊邪致病特点:浊邪质黏腻胶着,易损伤脾胃,缠绵耗气难解。毒之成因有两种途径:外感火热,从血分化毒;脾虚湿盛,积湿成浊,久郁化热,热蕴成毒。毒邪的致病特点有:毒邪易入血入络,易致肿疡、瘀血、出血,易耗气伤津。“浊”与“毒”易相互兼夹为病,“浊毒”既是一种对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阴阳均能造成严重损害的致病因素,同时也是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蕴积体内而化生的病理产物[2]。
2.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
        郭教授认为本病缓解期多属虚实夹杂之证,湿热蕴肠,气滞络瘀为基本病机。病理因素主要为湿邪、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素体脾肾虚弱。因外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致脾胃运化受阻而生湿浊,湿浊蕴于大肠,气血与之相搏结,肠道脉络受损,气血凝滞,化腐成脓而痢下赤白;伤及气分为白痢;伤及血分为赤痢;现社会变化节奏较快,人们易抑郁或恼怒,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胃运化功能低下致大肠传导失司,气滞血瘀,化腐成脓,故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后天之精不足,先天之精亏虚引起肾的气化功能不足、肾气不固之久泻滑脱或肾阴虚之脓血便。湿浊瘀血与大肠相互搏结,久则酿生浊毒,浊毒即是病理产物,又可成为致病因素,浊毒互结于肠,致大肠血络进一步受损,大肠传导失司,气机不畅,致胃肠受损,病情反复发作,甚则进一步恶化。
3.自拟化浊解毒汤
        郭教授将浊毒学说与UC的病因病机相结合,自拟化浊解毒汤辨治UC,具体处方如下:生黄芩6g,黄连3g,葛根12g,升麻9g,秦皮9 g,地榆9g,白芍15g,炙甘草6g,陈皮9g,防风9g,茯苓12g,炒白术6g,炒薏仁15g,炒鸡内金9g,金樱子肉12g,芡实12g、太子参9g。

方解:太子参、炒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炒薏仁、茯苓渗湿止泻,升麻、葛根升举下陷之清阳。陈皮、白芍、防风配白术即痛泻要方补脾泻肝,冯文林指出痛泻要方可对肠道疾病起到多靶点治疗作用【3】,黄连既可散三焦之湿,又可清决渎之热,为“治痢之最”,黄芩、秦皮清热燥湿、厚肠止利,网络药理学为葛根芩连汤治疗UC进一步提供了现代科学依据【4】。地榆凉血止血,止痢,解毒敛疮,金樱子、芡实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鸡内金消食导滞。本方配伍规律十分符合潘琪谋[5]总结出的中医药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规律。在此方基础上结合患者症状加减: 头晕沉者加菊花、佩兰;胸胁胀痛加香附、荔枝核;实证腹痛较甚加延胡索;脘腹冷痛,畏寒肢冷,加桂枝、杜仲、牛膝;口苦者加金钱草、茵陈;夜间盗汗者加青蒿、地骨皮;夹有黄白色黏液者,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大便滑脱,加煨诃子、石榴皮。
4.验案举隅
        张某,男,45岁。2019-09-23初诊。主诉:间断性腹痛伴黏液血便2年,加重2周。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黏液脓血便就诊于山东省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电子肠镜检查,被确诊为UC,予以口服美沙拉嗪(具体剂量不详),治疗效果不佳。今为求中医治疗遂于郭师门诊就诊。患者就诊时大便稀溏,少量黏液,少量脓血,4~5次/日,右侧胁肋部伴腹部胀满疼痛,泻后痛减,肛门灼热下坠感明显,易怒,寐差易醒,食欲差,不敢吃油腻之品,舌胖大边有齿痕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痢病、气滞湿阻证,西医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以疏肝理气,清利湿热为主,佐以调气和血为辅。方予化浊解毒汤加减:生黄芩6g,黄连3g,葛根12g,升麻9g,秦皮9 g,地榆9g,白芍15g,炙甘草6g,陈皮9g,防风9g,茯苓12g,炒白术6g,炒薏仁15g,炒鸡内金9g,金樱子肉12g,芡实12g、太子参9g,白头翁9g,荔枝核9g,香附9g。7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饭后一小时温服。
        二诊(2019年9月30日):胁肋部及及腹部胀满减轻,肛门灼热感减轻,大便偶成形,3~4次/日,舌质红苔黄腻有齿痕,脉弦滑。自诉平素上午头晕易疲困,加菊花、佩兰各9g。服法如前。
        三诊(2019年10月8日):患者睡眠改善,偶有腹部胀满,肛门下坠感减轻,大便偶有不成形,粘液脓血便少见,1~2次/日,食欲改善,舌淡红,苔薄白有齿痕,脉稍弦滑。予上方去白头翁、荔枝核、香附,加梅花3g,玫瑰花6g。14剂煎服,以维持巩固。后嘱患者服用原方2月,2日一剂,适量运动,调情志,慎饮食,随访,春节时出现一次脓血便,服用原方一周,至今未发。
        小结: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在不清楚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情况下,西医在治疗上有所局限性,并且疗效不稳定,短时间内难以研发出有效的新药物,UC治疗不及时易引发诸多并发症,这给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带来极大困扰。这时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医先辈积累的丰富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临床上也有力的证明了以“浊毒”立论治疗UC的有效性。现阶段在中西医方案选择方面,轻型、病变范围较小的患者可以考虑纯中医治疗,重症患者则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我们应努力进一步研发出对重症UC患者治疗更为有效的方药。
参考文献
[1] 英国胃肠病学会炎症性肠病组.成人炎症性肠病处理指南[J] .胃肠病学, 2005, 10(1) :57-61.
[2] 史春林.浊毒理论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 [J] .河北中医, 2010, 32 (5) :666 -667.
[3]冯文林.痛泻要方对肠道疾病多靶点治疗作用的研究[J].西部中医药,2020,33(08):166-168.
[4]宋妍.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潜在作用机制[J].中医学报,2020,35(10),2221-2226.
[5]潘琪谋.中医院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规律[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9),2350-2354.
本文为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化浊解毒抑溃煎对浊毒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1L-4,CD40/CD40L,ODC影响的研究”,编号2015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