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二酚在皮肤科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4期   作者:刘云
[导读] 探讨大麻二酚在皮肤科中的应用效果。
        刘云
        协和医学院  北京 100000
        摘要:目的:探讨大麻二酚在皮肤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的180例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基础疾病的不同,将180例患者分为痤疮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组、银屑病组,各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3组分别分为痤疮A组与B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组与B组、银屑病A组与B组,每组30例。A组应用大麻二酚,B组应用皮肤科常规治疗方案。结果:痤疮A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组、银屑病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痤疮B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B组、银屑病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麻二酚在痤疮、变应性接触性皮炎、银屑病等皮肤科常见皮肤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大麻二酚;皮肤科;皮肤病

        大麻二酚是大麻植物中所提取出来的一种纯天然成分,属于植物源性大麻素,无精神活性、不会致幻成瘾,基本不会产生毒副作用[1]。大麻二酚目前已经在难治性癫痫的治疗中得到了应用,在炎症性疾病、增值性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且在精神分裂症、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2]。近年来,一些研究指出,大麻二酚在皮肤科有着良好的治疗潜力。鉴于此,下文中以痤疮、变应性接触性皮炎、银屑病三种常见皮肤病为例,对大麻二酚的作用机制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的180例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男74例,女106例;年龄18~32岁,平均(24.42±2.58)岁。根据基础疾病的不同,将180例患者分为痤疮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组、银屑病组,各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3组分别分为痤疮A组与B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组与B组、银屑病A组与B组,每组30例。
1.2方法
        痤疮A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组、银屑病A组均应用大麻二酚进行治疗,即应用Rasi大麻二酚皮傲宁祛痘精华粉(Rasi成分实验室)。痤疮B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B组、银屑病B组均应用皮肤科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进行表示,组间数据进行比较的时候采取的是卡方(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组间数据进行比较的时候采取的是t检验。评估标准:当P值在0.05以下的时候,则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首先,痤疮。其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毛囊皮脂腺,临床症状表现为颜面部粉刺、脓疱、丘疹,且伴有皮脂溢出。目前,痤疮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与皮脂腺分泌过多、皮脂腺导管与毛囊漏斗部角化过度、炎症损害以及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3]。大麻二酚具有抗炎、抗增殖的作用,还可以对皮脂腺的皮脂分泌产生抑制效果。有研究中,应用全层人体皮肤器官培养技术,对人体皮脂腺功能进行模拟,实验结果发现大麻二酚能够有效抑制原位人皮脂腺,从而能够减少由“促痤疮剂”诱导的过量脂肪生成[4]。还有研究学者,分别应用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脂磷壁酸、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来对皮脂腺感染进行模拟实验,结果发现,大麻二酚能够有效抑制IL6、TNFA mRNA、IL1B的表达,可发挥普遍抗炎效果[5]。大麻二酚可以将TRPV4离子通道激活,对MAPK/ERK 1/2信号的传导发挥抑制作用,并可以将核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下调,从而对皮脂腺脂质生成及细胞增殖产生抑制效果;同时,大麻二酚可以提高A2A腺苷受体的活性,使细胞内cAMP浓度大幅度提高,将tribbles同源物3上调,阻断促炎性p65 NF-κB信号的传导途径,达到抗炎的效果。
        其次,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其是在皮肤与相关过敏原接触之后产生的炎症反应,主要是由T细胞介导,属于迟发型过敏反应。有研究中,应用聚肌胞苷酸对HaCaT细胞进行刺激,来模拟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体外模型。实验结果发现,大麻二酚使HaCaT细胞中的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2的蛋白表达水平大幅度降低,由此发挥抗炎作用。
        最后,银屑病。其是皮肤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有着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复发、迁延不愈的特点。目前,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与免疫、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有研究指出,大麻二酚能够对人体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产生抑制效果,因此,大麻二酚可用于治疗银屑病。实验室研究发现,大麻二酚可对CB1受体产生直接作用,然后进一步对表皮分化基因的表达进行调节,包括转谷氨酰胺酶、外皮蛋白、角蛋白等,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增殖与分化的效果。随着临床上对银屑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也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认为银屑病属于炎症或免疫介导的疾病。相关研究指出,大麻二酚能够对免疫细胞进行调节,其可以通过抑制Th17细胞,使炎性因子分泌量减少;还可以激活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来达到降低T细胞功能活性的作用[6]。
        此外,近年来,也有一些研究指出,大麻二酚在皮肤护理中有着良好的价值。大麻二酚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缓解皮肤紧张状态,从而缓解细纹问题;大麻二酚可以补充内源性大麻素分子的分泌,而内源性大麻素系统能够通过结合皮肤表面的CB2受体,来减少皮脂腺分泌,改善皮肤干燥问题;大麻二酚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皮肤中的自由基,减少胶原蛋白流失,达到抗衰老的效果。
        综上所述,大麻二酚在痤疮、变应性接触性皮炎、银屑病等皮肤科常见皮肤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关宏峰,刘丽华,笪红远,张永文.FDA批准大麻二酚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审评思路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20,29(09):987-992.
[2]陈来成,杨占红,何秋星,黄浩寒,宋相志.工业大麻法规现状及其在化妆品中开发应用概况[J].日用化学品科学,2020,43(01):20-24.
[3]毛丹丹,胡文广.大麻二酚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研究现状[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9(24):1914-1915-1916.
[4]周莹,陈念念,韩丽,钮冰,邓晓军.UPLC-MS/MS同时测定四种食品基质中痕量四氢大麻酚、大麻二酚和大麻酚[J].现代食品科技,2019,35(12):315-321+301.
[5]宁康,董林林,李孟芝,赵庆贺,陈华,王磊,陈士林.非精神活性药用大麻的应用及开发[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08):228-240.
[6]李卫,韩福军,赵立涛,孙宇峰,孟庆刚.大麻二酚在免疫系统中的研究进展[J].当代临床医刊,2019,32(03):297-298+3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