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4期   作者:王凤影
[导读] 探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王凤影
        吉林省大安市舍力镇六合卫生院    吉林大安    1313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就2017年8月-2019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另外,分别就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通过两种方式的治疗,在临床方面也体现出了不同的效果,在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的数据为56.67%,研究组的数据为96.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以氯吡格雷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帮助更多患者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方法;效果
        引言
        在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疾病中,急性心绞痛是常见疾病之一,其也是冠心病患者最为主要的一种临床表现方式。其致病因素主要是因为心脏冠状血管狭窄而导致的心肌缺血情况,诱发因素包括突然的情绪波动、过度劳累等。对于轻度的急性心绞痛,一般几分钟就可以自行恢复;而严重的将会使患者出现濒死感,需要及时的服用一些扩张心血管的药物予以缓解[1]。本文即从临床用药治疗的角度出发,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做出临床治疗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20例进行本次试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研究组中男性、女性分别有32例、28例;年龄为42-83岁,平均年龄为(63.0±4.4)岁;病程为9个月-10年,平均病程为(6.2±1.7)年。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33例和27例,年龄44-84岁,年龄平均为(63.6±4.4)岁,病程为10个月-10年,病程平均为(6.4±2.0)年。对比两组的上述基本资料,均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之间对比试验可以比较。临床诊断所有患者均为急性心绞痛,排除对本次试验用药过敏、治疗依从性不佳、合并精神类疾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本次试验得到了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了试验知情通知书。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心绞痛的药物进行治疗,采用他汀类药物、硝酸酯、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在患者治疗期间注意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氯吡格雷治疗,口服75mg/次,1次/天,持续治疗4周,在这个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和疼痛程度,详细记录好患者发病频率[2]。
        1.3总有效率的评定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情况和相关检查结果,疗效的判定分为三种:①显效:心电图检查结果无异常,疾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②有效:心电图检查结果有异常,患者心电图所示缺血性下降的ST段回升>1.0mm,但是导联倒置T波变浅>50%,未达到正常水平或T波从平坦状态转为直立;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有轻微的临床症状还未完全消失;③无效:心电图检查存在明显异常,且与治疗前相比无好转迹象,临床症状更加严重[3]。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患者满意度和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的表现等相关数据采取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中总有效率情况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中显效:有效:无效=34:24:2,因此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而对照组中显效:有效:无效=16:18:26,所以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果如图所示表1。
 
        3讨论
        一般而言,急性心绞痛是由冠心病所导致的,当然贫血、甲亢、主动脉狭窄等原因也有可能引发心绞痛。男性出现急性心绞痛的概率往往高于女性,特别是在40岁之后容易出现这一疾病。在急性心绞痛发作时通常会持续一定的时间,短的话是数秒到1-2min,长的话会到3-5min,当然也有超过15min的心绞痛病例存在,只不过数量非常少。心绞痛属于心肌过性缺氧缺血导致的症候群,患者发病时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胸痛,绝大多数患者是因为冠心病导致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当然也可发生在冠状动脉无病变人群当中,比如严重贫血患者、甲亢患者、主动脉炎患者等。急性心绞痛的诱发原因主要有剧烈的体力劳动、情绪激动亢奋、饱餐之后等。急性心绞痛的胸痛症状在性质方面比较特殊,呈现出压榨性、烧灼样疼痛,同时有发闷和紧缩的疼痛感。如果患者表现为局限性针刺疼痛的话,往往不是心绞痛发生的症状。
        疼痛位置在胸骨后中上段往往会向左肩和前臂处放射。部分患者在出现急性心绞痛之后,通过安静休息的方式能够得到缓解和消失,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需要通过口服硝酸甘油的方式来缓解急性心绞痛的发作。患者可能几天或几周发作1次,也可能在1天之内多次出现急性心绞痛症状[4]。在急性心绞痛发作时,患者的血压也暂时升高,心跳加快,也有可能出现心律失常的表现。对于症状不够典型的患者,需要实施专业检查,通常可以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或者是心脏负荷实验方法来准确判定。在本次的研究中加入了氯吡格雷进行治疗,一方面它会让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升高,同时阿司匹林在这些协同使用时,能够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急性心绞痛在救治时要注意在患者发病时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尽快采取平卧休息,并调整其呼吸。如果家中有备用的氧气袋,可以给患者进行吸氧。家中也要备用硝酸甘油,患者在发病时要立即舌下含服进行救治。给患者服用硝酸甘油之后要观察一段时间,看是否有明显的效果。如果效果不够强,可以加服剂量。如果采取以上的措施还不能够缓解病人的症状,就要立即拨打120与医院取得联系进行就医治疗[5]。本次的研究中选择了12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分成两个组进行不同的方式治疗。
        研究组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照组用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的之后取得了不同的效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的比率更高,达到了96.67%,而对照组为56.67%。两个组之间差异比较明显,有统计学的意义。综上所述,在心绞痛的治疗中加入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心绞痛的症状,降低发病的几率,另外,疼痛时间也会有所缩短,所以这种方法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蔡荟芝,杨杏,陈晨,杜佳,吕路萍,王珊,王晓.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观察[J].人人健康,2020(09):96.
        [2]郭燕鹏,张晓考.氯吡格雷与硝酸甘油片结合治疗急性心绞痛成效[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0,10(03):15-17.
        [3]张远梅.硝酸甘油片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急性心绞痛的效果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30):112.
        [4]卢洁.常规药物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研究[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03):5-6.
        [5]陈孟.探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4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