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评价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4期   作者:张天碧
[导读] 评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中甲磺酸伊马替尼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对不良反应。
        张天碧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  贵州  凯里  556000
        【摘 要】目的:评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中甲磺酸伊马替尼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对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间于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化疗,实验组加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比较组间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统计学软件验证比较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数据差异后发现,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中甲磺酸伊马替尼的临床应用效果较佳,有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和临床症状的缓解,且该药物的应用还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
【关键词】甲磺酸伊马替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良反应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儿童患者较少[1]。在临床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又被称为慢性髓系白血病,是发生于人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生性肿瘤。临床研究表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无明显症状,具有起病缓慢的特点,患者典型症状为消瘦、乏力、多汗、脾大和低热等,常规体检过程中仅见外周血异常增高,诊断难度较大[2]。我院为研究甲磺酸伊马替尼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我院就诊的6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并采用分组的方式对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进行了比较,现总结相关研究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已上报我院伦理委员并获得批准同意,根据入院时间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分组,每组纳入3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在排除合并精神疾病病史和认知障碍的患者后,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可随时退出研究。实验组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最高年龄68岁,最低年龄46岁,平均年龄(51.32±4.51)岁。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最低年龄45岁,最高年龄68岁,平均年龄(51.16±4.55)岁。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数据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后发现无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1.2.1常规化疗
        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化疗药物的具体选择。针对慢性期患者,选用干扰素、羟基进行治疗;针对处于加速期和急变期的患者,则选用强的松+长春新碱+6硫基嘌呤进行临床治疗,连续治疗六个月。
1.2.2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方案
        患者选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国药准字:H20143340;生产企业: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1g)进行治疗,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适当调整。针对慢性期患者,甲磺酸伊马替尼使用剂量为400mg/次,1次/d,于早餐前费用;针对加速期和急变期的患者,则初始剂量为400mg/次,若患者未出现明显不反应,则逐渐增加药物剂量至600mg/次,连续治疗六个月。
1.3 评定标准
        根据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和各项指标变化进行治疗效果的评定,分为显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血红蛋白含量> 120g/L,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6-8)*109/L)、有效(临床症状得到缓解,血红蛋白含量100g/L-119g/L,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8-10)*109/L)和无效(临床过症状未缓解,血红蛋白含量﹤100g/L,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3]。[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对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数据差异进行验证比较,软件版本为SPSS 20.0,计数指标采用n(%)进行表示,并应用X2进行检验,计量指标则应用(x±s)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后对统计量及相对应的P值进行计算,若P值小于0.05则表示组间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应用不会导致患者出现更加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本研究结果还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研究结果证明,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应用有助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对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甲磺酸伊马替尼作为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高特异性的特点,该药物能够阻断磷酸基团向酪氨酸残基的转移,有助于慢性粒细胞增殖的抑制,从而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病情[4]。
参考文献
[1]王凤杰.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评价[J]. 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7):66-67.
[2]刘春雨,栾岚.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0):8-10.
[3]韩艳霞,黄菊,王宙政. 甲磺酸伊马替尼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治疗的效果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19,(02):129-132.
[4]张雪飞. 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当代医学,2017,23(16):43-45.
作者简介:张天碧,(1985-),女,汉族,主治医师,籍贯:贵州凯里,专业:血液内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