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4期   作者:王礼云
[导读] 脊髓是连接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的通道,是把大脑的命令传递到人身体各个部分的关键环节。
        王礼云
        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  四川成都   611130
        脊髓是连接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的通道,是把大脑的命令传递到人身体各个部分的关键环节。脊髓损伤通常是脊柱受到外力打击,导致脊椎骨折,引起脊髓受损。也可以是脊髓炎、脊髓肿瘤、脊髓血管病变等疾病的后果。那么一旦出现脊髓损伤该如何康复治疗呢?
        
一、脊髓损伤主要功能障碍
        1、瘫痪:胸和腰的损伤导致下肢瘫痪,颈的损伤可导致四肢瘫痪。
        2、感觉障碍:瘫痪肢体通常伴有相应的感觉障碍,甚至丧失。
        3、大小便失禁:小便失禁十分常见,也常有排尿困难。大便通常便秘,也可失禁。
        4、疼痛:不少患者出现损伤部位以下的疼痛。
        5、肌肉痉挛:腰以上的脊髓损伤常常出现肌肉痉挛,影响肢体活动、护理,有时还可以引起疼痛。
        6、压疮(褥疮)是最常见的脊髓损伤并发证,可以导致感染和活动障碍。
        7、心理障碍。大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由此加重病情。
        8、其它:感染、自主神经调节障碍、异位骨化、呼吸困难等。
二、脊髓损伤分类
        按损伤程度分类,脊髓损伤可分为脊髓休克、完全性脊髓损伤、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1)脊髓休克时期的长短与脊髓损伤本身的各种因素有关外,与患者的年龄、是否感染(如褥疮、尿路感染)、是否有严重贫血、营养不良等也有关,特别是褥疮引起的蛋白质丧失,以及膀胱与直肠功能不全等,均可延长休克期限。通常为3~4天至6~8周,平均2~4周。
        2)完全性脊髓损害,脊髓休克过后,损伤平面以下的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但各种感觉无恢复,并可早期出现总体反射,即当损伤以下的皮肤或黏膜受到刺激时,髋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跖屈、两下肢内收、腹肌收缩、反射性排尿和阴茎勃起等,但运动和各种感觉及括约肌功能无恢复。这种屈曲性截瘫通常是脊髓完全性横贯损害的指征。而伸直性截瘫显示为脊髓非完全性横贯损害。
        3)不完全性脊髓损害,脊髓病变呈完全性横贯损害者比较少见,更多见者是脊髓不完全性横贯损害,其发生可以是急性的,也可以是慢性的。如为急性病变,其损害虽然是不完全性的,但存早期其生理功能却处于完全抑制状态,即脊髓休克,故在早期与脊髓完全性横贯损害很难区别,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待脊髓休克逐渐消除后,真正的病灶与体征方可显示出来,其脊髓休克时间通常较完全性损害要短。如为慢性病变,则无脊髓休克表现,随着病变的发展,脊髓损害的表现逐渐出现并加重。
        ①运动障碍:运动障碍的范围与程度决定于病变的性质和部位,肢体瘫痪的程度通常比完全性横贯损伤要轻,肌张力增高的程度和病理反射的出现亦不如完全性横贯损害显著,腱反射亢进亦较轻,早期可出现回缩反射。
        ②感觉障碍:脊髓不完全性横贯损害时多数在病灶以下出现感觉障碍,感觉障碍的类别、程度则根据感觉传导束受损的情况而定,肛门周围感觉常为完好,并可出现疼痛症状。
        ③膀胱与直肠功能障碍:其出现与脊髓病变程度有关,通常与肢体瘫痪的轻重相平行。轻者可无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但常有排尿困难,重者则常有尿频、尿急甚至尿失禁,膀胱不能排空,大便常秘结,失禁者较少。
三、并发症
        绝大多数脊髓损伤患者死亡于并发症,通常发生在伤后数月或数年,包括压疮、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营养衰竭、骨质疏松、植物神经过反射、疼痛、异位骨化、深静脉血栓等。
        临床如能给以有效防治,又能给以良好的康复治疗,则患者非但可以长期存活,并能坐、立、行,甚至参加工作。
四、康复训练的必要性
        针对急性期患者,康复治疗可降低卧床并发症风险,为日后康复创造条件;针对恢复期患者,能够进一步提高其残存功能,训练姿势控制、转移能力、平衡能力等,达到改善患者独立生活活动能力的目的。
五、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1、急性期
        1)卧床时应确保肢体于功能位,避免出现肌腱、关节痉挛,四肢瘫患者以夹板保持手、腕于功能位。
        2)引导患者行腹式呼吸,增强咯痰、咳嗽能力,实施震动、叩击、辅助咳嗽技术、体位排痰等措施,降低肺部感染风险。
        3)每日进行关节被动运动,确保动作缓慢、轻柔,减少关节挛缩、畸形发生。
        4)尽早(内固定术后一周左右)行坐起训练。
        5)借助电动起立床行站立训练。
        2、恢复期
        1)通过物理治疗(如光疗、蜡疗、功能性电刺激等),改善患肢血液循环,缓解水肿、炎症、肌肉萎缩等状况,改善神经功能。
        2)加强肩和肩胛带肌肉的肌力训练,包括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上肢支撑力、内收肌、腹肌等,利于患肢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3)行翻身训练、牵伸训练、垫上支撑、垫上移动等训练,达到改善躯干、四肢灵活性及功能,增强肌力的目的。
        
        4)坐位训练,坐位静态平衡训练及躯干向前、后、左、右侧旋转时的动态平衡训练,坐位包括膝关节伸展、膝关节屈曲90°。
        5)转移训练——辅助转移、独立转移,包括床与轮椅之间、轮椅与坐便器之间、轮椅与汽车之间、轮椅与地之间等。
        6)轮椅训练,坐位训练完成后,患者可独立坐十五分钟以上,即可行轮椅训练,包括平衡训练、轮椅操作训练。
        7)步行训练,尽早行站立、步行训练,包括平行杠内步行训练、拐杖步行训练,以循序渐进为原则,逐渐达到训练目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