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后疫情时期发热门诊中医论治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1期   作者:叶甜甜 ,王辉通讯作者
[导读]
        叶甜甜  ,王辉通讯作者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重庆 北碚区 400700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笔者在本院发热门诊抗疫一线运用中医五运六气化疫理论指导辨证处方论治取得满意疗效。笔者总结认为本轮疫病属于中医“湿毒疫”,湿毒贯彻疫病始终,与风、寒、热邪杂合致病相关,治疗上重在治湿,调脾理肺,兼顾散寒清热疏风解毒诸法,重视芳香化湿开窍醒脾药物的运用,调畅气机,给湿毒以出路是退热抗疫关键。结合笔者临证实践,根据五运六气化疫相关理论,改制方药用于新冠肺炎后疫情时期发热门诊中医辨证论治,为广大中医同道抗疫提高参考。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五运六气化疫理论;湿毒疫;辨证论治

        从2019年12月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笔者在本院发热门诊抗疫一线运用中医五运六气化疫理论指导辨证处方论治取得满意疗效。现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国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基于此,笔者根据五运六气化疫理论[1-3]浅析新冠肺炎疫情演变特点及后疫情时期发热门诊防控的中医论治策略。
1.新冠肺炎疫情演变特点
自2020年1月以来武汉、重庆、上海地区抗疫一线人员反馈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临床证候特点[4-6],结合重庆地区的物候因素,参考顾值山2019-2020五运六气化疫相关理论[7],笔者认为本次疫病既非寒也非热,而属于中医“湿毒疫”[8][9]范畴。新冠肺炎发于己亥岁末(2019.12),流行于庚子岁初(2020.01-2020.03)。己为土运不及,脾虚失运,湿浊内生,己亥岁末主气终之气太阳寒水,疫病始发于农历大寒节气,故寒与湿相合而成“寒湿之疫毒”,与武汉抗疫人员前期(2019.12-2020.01)临床报道[10]相符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岁半之前,天气主之,岁半之后,地气主之”,即为司天之气通主上半年,而在泉之气通主下半年。当进入庚子岁后,上半年司天之气少阴君火代客,再合主气初之气厥阴风木合邪而成风火相煽之势,庚为金运太过,金伐木虚,木不疏土,土失运化,湿毒留恋,故热与湿合邪成“湿热之疫毒”,又与武汉抗疫人员后期(2020.02-2020.04)临床报道相符[11]。疫毒得主气初之气厥阴风木之助,欲成木疫[12]之势,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风行骤变,传变最速,故本轮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短短半年时间,已流行于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及地区,截止2020-07-04,世卫组织报道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人超1084万例。
根据五运六气化疫相关理论,笔者认为本轮新冠肺炎之所以肆虐全球,结合本地发热门诊诊疗实践及武汉、重庆、上海地区临床报道,患者多表现为身热不扬,热势不高,多为中低热,高热少见,周身困重,纳差脘闷腹胀,大便粘滞不爽,小便短黄混浊,舌红胖大边有齿痕苔白黄厚腻,脉象多弦滑或濡缓的症候特点,故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与“湿毒”疫气感染相关。2020年3-4月份武汉地区临床报道2次病毒核酸检测转阴痊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1-2周后再次出现病毒复阳[13],以及随着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的普查,也发现了不少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因湿性重浊粘滞,可致病邪缠绵,伏藏于体内,隐而不发,或发而难愈,故这些现象与湿的特性正相关。庚子岁三之气小暑之后,天暑下降,地湿上蒸,雨湿流行,长江中上游重庆、武汉地区及华中华南各省都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结合庚子岁四之气大暑之后,主客之气皆为太阴湿土,雨水仍较多,随后新冠肺炎疫气呈现出湿热相杂的特点。秋分之后,进入庚子岁五之气,主气为阳明燥金与岁气相符合,燥能胜湿,客气为少阳相火,虽然火能克金,但毕竟客不胜主,故新冠肺炎疫气呈现出湿遏热伏之势缓缠绵的特点。据媒体报道,我国本土病例报告较少,疫情呈现出以输入性病例为主的特点。寒露之后,现全国气温已经由温转凉,待小雪之后,进入庚子岁终之气,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与岁气相符,金能生水,主客气相得,燥能胜湿,寒能胜热,如果顺势而为,加强防控,新冠肺炎疫气可能进一步出现衰减甚至自然消失的特点。但由于国外疫情防控不利的重大影响,导致目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仍在不断攀升,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10-07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3534万例。2021年为辛丑年,辛为阴干,水运不及,湿气大行,丑未之年太阴湿土司天,恐岁气出现脾壅湿滞的特点,可能造成疫气再次回归“湿毒疫”。
故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属于“湿毒疫”。疫情演变呈现出“寒湿疫”向“湿热疫”转变,随后呈现热势趋缓,湿邪缠绵的特点,疫病流行中“湿毒”留恋贯彻始终,与风、寒、热邪杂合转化致病因素相关。我国目前虽然暂时疫情得以控制,但由于湿毒留恋,各地报道仍有不同程度的散发,少数地区出现聚集性发病的情况。2020-10-12山东青岛卫健委通报称,新增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5例无症状感染者。当前我国仍需提高警惕,加强防控,防止疫情反弹。
2.后疫情时期发热门诊中医论治策略
根据后疫情时期发热门诊病例的具体症候特征及新冠肺炎肺部影像学病变[14],改制方药用于发热门诊辨证论治[15],重在治湿,调脾理肺,兼顾散寒清热疏风解毒诸法。具体方证如下:
1)寒湿袭表
证候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头身困重酸楚,咽喉干痒不适,时有微咳或不咳,厌食油腻,小便正常,大便或溏,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或浮滑。肺部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阴影。
治则:芳香化湿,散寒宣肺
方选:藿香正气散加减。药用:藿香、白芷、苏叶、姜半夏、陈皮、茯苓、白术、厚朴、大腹皮、生姜、炙甘草、柴胡、黄芩、砂仁、大豆黄卷、桔梗等。
临床用方指导:本方可用于本轮新冠肺炎疫情期之临床观察病例及无肺炎影像学改变的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


2)湿热郁遏
    证候表现:发热,无恶寒,热势稍高,但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头身困乏,咽喉干红疼痛,鼻鸣干呕或流浊涕,咳嗽声重,咯痰色白不多,不易咯出,胸闷气促,食欲下降,时感脘腹胀闷,小便短黄,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厚腻,脉濡滑或浮弦数。肺部影像学检查可见散在浸润阴影或肺纹理增多紊乱或散在磨玻璃阴影。
    治则:化湿和中,宣肺疏风散热
    方选:藿朴夏苓汤加减。药用:藿香、厚朴、姜半夏、茯苓、杏仁、生薏苡仁、白豆蔻、猪苓、淡豆鼓、泽泻、砂仁、陈皮、连翘、黄芩、草果仁、薄荷等。
临床用方指导:本方可用于本轮新冠肺炎疫情期之临床观察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兼有肺炎影像学改变的轻症患者。   
3)湿热壅肺
证候表现:发热无恶寒,汗出不畅,咳嗽,咳痰色黄或咯痰不利,
喘促气粗,胸闷,口唇红赤,汗出黏衣,口干口苦,口渴而饮水不多,或伴咽痛,食欲不振,周身酸重困乏,大便干结或数日不通或粘滞不爽,小便短黄,舌红胖大苔黄厚燥裂,脉弦滑数大。肺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多发浸润斑片状阴影、条索影或肺纹理增多紊乱或多肺叶磨玻璃阴影。
治则:清热解毒化湿,泻肺平喘止咳
方选:麻杏石甘汤合达原饮加减。药用:麻黄、杏仁、生石膏、炙甘草、柴胡、黄芩、青蒿、草果、厚朴、陈皮、丹皮、桃仁、茯苓、半夏、槟榔、芍药、知母等。
临床用方指导:本方可用于本轮新冠肺炎疫情期之临床观察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兼有肺炎影像学改变的中重症患者。需要强调的是这类病例在服用中药汤剂的同时需要在隔离病区或转移至定点医院集中隔离中西医治疗。
4)气虚湿困
证候表现:无发热,或时有低热,气短,神疲乏力,周身困重,
动则汗出,口淡无味,食欲下降,纳差脘闷,轻微咳嗽或不咳,痰量减少色白,小便短少,大便稀溏或粘滞不畅。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濡滑或沉缓无力。肺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原发肺部浸润斑片状阴影、条索影或磨玻璃阴影大部分吸收好转。
治则:补气益肺,健脾利湿
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陈
皮、炒扁豆、山药、法半夏、砂仁、薏苡仁、桔梗、白豆蔻、荷叶、厚朴、藿香,晚蚕沙、枇杷叶等。
临床用方指导:本方可用于本轮新冠肺炎疫情期之临床观察病例、疑似病例热势已退解除隔离者、定点医院隔离病区收治的确诊病例达到出院标准者。兼有肺部影像学病变明显吸收好转,但需2周内门诊随访调理。
需要强调的是,在新冠肺炎后疫情时期,中医药在发热门诊的防控工作还需要加强,必须将以上4个基本证型,融汇贯通,灵活运用,方能使正遭受新冠肺炎病毒侵袭的亚健康人群提高免疫力,以复脾之运化水湿痰饮,肺之宣肃卫外御邪之功,最大限度保护易感人群,减少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率,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我国已经进入了后疫情时期,国外疫情形势十分严峻,国内面临较大压力,发热门诊就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封锁线,突出中医药在发热门诊疫情防控的运用至关重要,故予总结以飧读者。
参考文献:
[1]任应秋.运气学说[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46.
[2]顾植山.五运六气导论[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五运六气学术研讨班讲稿汇编.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3-34.
[3]杨威,王国为,冯茗渲,等.五运六气疫病预测思路与方法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 24(1): 21-23.
[4]薛艳,张炜,等.湿瘟为病,疏利透达——上海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临床证治探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54(03):16-20.
[5] 冉君,李延萍,李群堂,等.重庆地区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209例中医证型调查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05)753-755+758.
[6]陈灵,陈永刚,程志强,等.武汉市第三医院13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证候规律分析[J].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36(03):2-6.
[7] 顾植山.五运六气看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J].世界中医药,2020,15(02):144-149.
[8] 郑文科,张俊华,杨丰文,等.从湿毒疫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J].中医杂志,2020,61(12):1024-1028.
[9] 宋卓,许云,唐末,等.立足“湿疫”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各中医诊疗方案及专家建议[J].江苏中医药,2020,52(04):65-70.
[10]仝小林,李修洋,赵林华,等. 从“寒湿疫”角度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中医药防治策略[J].中医杂志,2020,61(06):  465-470 +553.
[11] 向勇,李俊,燕忠生.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候及病机特点[J].西部中医药,2020,33(04):25-27.
[12] 张维骏,刘润兰,张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五运六气解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03):10-12.
[13] 周灵,刘馗,刘辉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复发"原因分 析及治疗策略[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0(04):281-284.
[14]姚庆东,张呈兵,付军,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高分辨CT表现及演变规律[J].实用医学杂志,2020,36(12):1552-1557.
[15]张兴,王婧,蔡蔚然,等.雷神山医院44例2019冠状病毒病普通型患者中医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07):3746-3750.
基金项目及编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公布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4号)
作者简介:叶甜甜(1981.10- ),男 ,北碚区中医院肺病科主治中医师,本科学历,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阴阳五行六经圆运动理论及五运六气学说、伤寒学研究,主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及危急重症。
通讯作者:王辉(1973.08- ), 男,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本科学历,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医扶阳理论及中医运气学说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