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护理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1期   作者:张娜
[导读] 浅析共情护理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我院50例艾滋病
        张娜
        四川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内三科 四川 广元628001
        【摘要】目的:浅析共情护理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我院50例艾滋病患者是研究样本,均实施抗病毒治疗,随机分成对照组(n=25,常规护理)、观察组(n=25,共情护理),从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方面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较低(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较高(P<0.05)。结论:为艾滋病患者予以抗病毒治疗时予以共情护理,可减轻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共情护理;艾滋病;抗病毒;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DIS),是由免疫缺陷病毒所造成的全身性传染疾病,当前尚未有确切的治疗方法,对病毒高效进行反击,减少感染的概率,使患者寿命得以延长。治疗时,患者的依从性高低对治疗效果具有较大影响,因为很多患者对艾滋病不够了解,对患者存有排斥与歧视心理,导致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严重,治疗依从性低下[1]。共情是对患者理解的同时认同其动机与感情,是护患交流的纽带。有实践得出:共情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但缺乏相关文献的报道。本研究对纳入的艾滋病患者在予以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分组予以不同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现作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50例艾滋病患者是研究样本,编录时间:2019年3月-2020年9月;分组方法:随机摸球;小组:对照组(n=25,男女比值14:11),年岁20~66岁,中位值(42.2±4.9)岁;观察组(n=25,男女比值13:12),年岁20~65岁,中位值(41.9±3.1)岁;两组患者资料信息差异不明显(P>0.05),可对比。入组患者均知情,自愿在知情协议书上签字,经医学伦理审查会考察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做好心理疏导,并展开用药督导。
        观察组:共情护理。具体措施为:
(1)构建共情干预小组
        构建共情干预小组,小组成员为:治疗医师、心理咨询师、住院医师1名,责任护士5名。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入组要求:掌握艾滋病对应知识,具备对应沟通能力。
(2)培训
        构建后一周,邀请资深护理专家展开共情护理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为:认知理论、沟通技巧、护理伦理学、共情理论等,培训方式是理论讲述、操作演示,通过考核后可参与共情护理。
(3)评估
        入院1-2d,按照此次研究重点查阅患者病历资料,涉及信息有:感染路径、文化程度、婚姻情况、经济水平、年龄、性别等,剖析患者出现负性情绪原因,了解其严重状况,制定必要的共情护理方案。
(4)护理分层
        按照评估数据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划分,为其予以不同护患比和护理频率。轻度:护患比0.5:1,安排初级护士,护理频率是每周1次,每次30min;中度:护患比1:1,安排中级护士,护理频率时每周2次,每次30分钟;重度:护患比2:1,安排初级护士和护师,护理频率每周3次,每30分钟1次。
(5)共情护理方式
        ①耐心聆听:聆听期间,耐心聆听患者诉说,不轻易打断,从口头表达到肢体语言均多多观察,适当以面部表情进行示意,加强患者共情反应敏感度。②换位思考:站在患者位置,仔细感受患者的内心所想,洞察负性情绪的根源,想象自己若是患者会是怎样的心境;③信息整理和反馈:疏理患者的诉求信息,准确把握患者的内心世界,经角色置换,深度感受患者的情感状态,从言语以及肢体方面引导患者有所反应。如:“我感觉自己……”指引患者对自身感受加深体检;④共情检验:对患者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熟悉患者的感受状况,逐渐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化解。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进行评估,两表的所有项目有20个,运用1-4分4级评分法,分值越高,焦虑抑郁越严重。(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依从性分为:非常依从:患者对抗病毒治疗极度配合;依从:患者基本配合抗病毒治疗;不依从:患者不配合抗病毒治疗。治疗依从性=非常依从+依从例数与总病例百分比。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0.0软件来剖析本研究所得数据,计量资料:(±s)、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检验观察。P<0.05有差异。
2 结果
2.1 分析患者负性情绪
        对照组:SAS评分:护理前:(61.77±7.55)分;护理1年后:(53.69±6.11)分;
                        SDS评分:护理前:(60.31±7.11)分;护理1年后:(51.34±5.61)分;
        观察组:SAS评分:护理前:(62.31±7.11)分;护理1年后:(46.84±5.31)分;
                        SDS评分:护理前:(60.42±6.53)分;护理1年后:(45.41±5.20)分;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差异不明显(t=0.260、4.231,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较低(t=0.057、3.876,P<0.05)。
2.2 分析患者治疗依从性
        对照组:非常依从:10例;依从:6例;不依从:9例;治疗依从性=64.0%;
        观察组:非常依从:19例;依从:5例;不依从:1例;治疗依从性=96.0%;
        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较高(=8.000,P<0.05)。
3 讨论
        艾滋病是具有终身传染性特征,受社会歧视较大,患者因为疾病的无奈和死亡的威胁,加上治疗期间生理上出现的反应,容易陷入深深的无力感中,严重影响其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所受影响较大[2]。实际护理期间,各项护理均可获得对应效果,但容易产生同质化状况,无法准确保证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得到减轻,这也是当前治疗艾滋病期间护理受质疑较大的因素。
        共情护理是当前人文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借助倾听和换位思考,在释放患者负面情绪的同时,可加深艾滋病的认知,尊重其个人价值,挖掘其康复潜能,增强其医嘱用药,使患者保持合理的饮食,规律作息,提高其安全性,合理对其加以匹配,提高治疗效果[3]。共情护理的切入点是患者,经对患者的个性特点分析,可耐心聆听,换位思考,整理和反馈信息,了解患者真实感受,帮其释放心情,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本研究对观察组在应用共情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明显得到减轻,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好(P<0.05)。
        综上所述,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期间予以共情护理,可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效果优良。
参考文献:
[1]王小棠. 共情护理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003):480-482.
[2]杨丽, 刘青艳. 共情护理对急诊留观喘证患者负面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005(020):93-94.
[3]霍丽丽. 参与型护理联合共情护理对于老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 024(006):824-8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