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艳红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一年内收治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56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了不同的护理方式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借鉴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焦虑情绪 护理满意度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属于一种微创性检查方式,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等疾病的诊断检查,该方式安全性较高、创伤性较小且检查结果可靠等多种特点,但是该检查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点,由于该方式属于入侵式检查,所以很多患者在检测之前、检查的过程中以及检查之后会出现一定的焦虑、不安等情绪,从而影响检查过程的正常开展[1-2]。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对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常规的护理方式往往不能有效的改善患者这一类的情况,因此本文主要是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操作,其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1对象
择取我院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一年内收治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56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42.36±4.27)岁)和对照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龄(41.25±5.31)岁),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且在患者知晓同意的情况下进行。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环境护理、体征监测护理等。对于观察组患者主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主要方式如下。
1.检查前护理:在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之前,仔细翻阅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估,并且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介绍该检查方式的情况以及检查之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等,从而尽量消除患者对于该检查的紧张、不安等心理,并且让患者在检查之前保持平稳呼吸,如果出现不适的反应需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检查中护理:在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过程中,对患者的紧张情况进行了解,并让患者做一些适当的深呼吸动作,从而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并且在检查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电情况以及血氧饱和度情况,同时做好吸氧的准备,协助患者进行平卧检查,并在检查的过程中告诉患者做相应的呼吸或者吞咽等工作,并抚慰患者不适应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3.检查后护理:在患者检查完之后,护理人员需要马上给患者提供纸巾等,将患者的口鼻分泌物进行处理,并且告知患者检查后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饮水时间、如何饮食等等,告知患者在检查完之后出现少量的咳血现象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出现大量咳血或者身体十分不适的情况需要及时报告给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进行了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对其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焦虑情绪的测定指标为让患者检查后填写SAS以及SDS自评量表,按照分值50~59、60~69、70以上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护理满意度主要是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测量表,满分为100分,其中大于等于90分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满意,小于等于60分为不满意。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取t和“x±s”用于表示计量资料,采取x2和%用于计数资料的表明,P<0.05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了不同的护理之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为(35.26±2.37)分,对照组的SAS评分为(49.26±3.45)分,t=17.699,P=0.001。观察组的SDS评分为(37.21±2.68)分,对照组为(50.57±2.36)分,t=19.797,P=0.001。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其中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6%,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4%,χ2=12.907,P=0.001。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目前临床上使用频率较高的检查方式,主要是用于呼吸道等疾病的检查,该方式会让患者产生一定的应激性和入侵反应,从而使得患者产生焦虑、不适等反应,而且在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之前,由于对于该检查的片面了解容易造成患者在检查时产生紧张等不良情绪,从而对检查过程以及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影响[3]。所以本文主要是针对此现象,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进行有效护理,从而发现其临床价值和意义。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护理方式,主要是通过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在检查前、检查中以及检查后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呼吸指导以及后续病情观察等,从而缓解患者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让患者的检查过程能够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检查效率,保证了检查的质量水平[4]。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对56例支气管镜检查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方式护理之后,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罗章英,姚玉玲,欧雪珍.临床护理路径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4):303-304.
[2]邓暖枝,陈丽明.临床护理路径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23):3240-3242+3312.
[3]黄秋婷,王幼绢,宋端虹.临床护理路径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19):74-75.
[4]杨程程,李茜梅,高艳丽等.临床护理路径对重症肺炎行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患儿病情康复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23):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