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产程异常的临床处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19期   作者:李争春 杨正清 周春芳
[导读] 分析临床产妇第二产程异常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9年1月-2019年6月顺利分娩的4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妇产科2019年7月-2020年6月第二产程异常的45例产妇作为观察组
        李争春 杨正清 周春芳
        普洱市妇幼保健院 云南普洱 665000
        《健康世界》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产妇第二产程异常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9年1月-2019年6月顺利分娩的4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妇产科2019年7月-2020年6月第二产程异常的45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通过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评价观察组第二产程异常的影响因素和处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同时胎方位异常、脐带异常、产力异常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产妇第二产程异常的主要因素包括新生儿体质量、胎位因素、脐带长度、宫缩乏力,在发生此类问题后,应作出及时的诊断,根据产妇和胎儿的个体情况,选择合理的生产方式。
【关键词】第二产程异常;产妇;分娩;影响因素;临床处理
        
        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1]。其中,第二产程作为分娩的中间环节,是保证第三产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加之在第二产程中,产程变化更为复杂,因此在整个围产期中具有特殊地位。从第二产程给母体和胎儿带来的影响来看,产程异常会增加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几率,并且也可能会造成产妇分娩方式的改变,增加临床剖宫产率[2]。因此,在产妇围产期间,应加强对第二产程的重视,帮助产妇顺利度过第二产程。为了进一步分析临床产妇第二产程异常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现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现总结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9年1月-2019年6月顺利分娩的4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妇产科2019年7月-2020年6月第二产程异常的45例产妇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产道横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中,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足月、单胎、头位,无阴道分娩禁忌证;②家属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了解本次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排除标准:①具有肾脏、心脏等功能性疾病者;②妊娠合并症者。
1.2    诊断标准
        在临床分娩的过程中,第二产程主要是指宫口开全至胎儿顺利娩出的时间。而第二产程异常的诊断标准为:产妇在充分试产的前提下,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间>2h,经产妇第二产程时间>1h。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 表示,采用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即时间数值采用标准差来表示,组间比较以t检验,P<0.05,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新生儿体质量   
        对照组新生儿分娩后的平均体质量为(3413.4±33.8)g;观察组新生儿分娩后的平均体质量为(3802.5±37.2)g,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胎方位异常
        对照组胎方位以枕前位为主,共有38例(84.44%),枕后位4例(8.89%),枕横位3例(6.67%);观察组胎方位以枕后位、枕横位为主,其中枕后位12例(26.67%),枕横位11例(24.44%),枕前位22例(48.89%),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脐带异常
        对照组脐带过短1例(2.22%),脐带绕颈3例(6.67%);观察组脐带过短3例(6.67%),脐带绕颈12例(26.67%),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产力异常
        对照组在第二产程中出现宫缩乏力的产力异常者10例(22.22%),观察组在第二产程中的产力异常者21例(46.67%),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产妇分娩的第二产程中,主要是指宫口全开直至胎儿娩出的时间,根据产妇是否为初产妇,其第二产程的标准时间也会具有差异性。一般来说,初产妇第二产程的平均用时以50min左右为宜,而经产妇只需要用时20min~30min[3]。然而,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产妇在第一产程需要耗费较大的体力和能量,随着产程时间的推移,产妇的生理状态会趋于疲惫,精神状态也会随之下降。同时,在第二产程中,产妇可能会受到胎儿体位、胎儿体质量、宫缩乏力、脐带异常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第二产程时间过长。
         因此,在临床上针对第二产程异常,应从其影响因素入手,从而才能更好地做好对症处理:①胎儿体质量过大。在产妇进行第二产程的分娩时,胎儿的头部往往已进入到母体盆底附近,这也会导致胎儿承担较大的盆底阻力,进而引发胎头变形、胎儿宫内窘迫等问题。而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新生儿分娩后的平均体质量为(3413.4±33.8)g;观察组新生儿分娩后的平均体质量为(3802.5±37.2)g,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分娩前,应详细了解产妇过去的分娩情况,并以超声检查测量胎儿的体质量,以选择适合产妇的分娩方式。②胎位异常。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胎方位以枕前位为主,观察组胎方位以枕后位、枕横位为主(P<0.05),这提示胎儿异常是导致产妇第二产程异常的重要原因。在生产中,若发现产妇胎位异常时,需要通过阴道检查胎儿枕部位,同时可以采用转胎位的处理方法,将胎头适当下降,可以帮助产妇阴道顺产,但如若产妇和胎儿表现出心率异常时,应及时更换分娩方式,采用剖宫产术结束分娩。③脐带异常。在围产期间,脐带是否异常很难在产前通过检查发现。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产妇及胎儿各项体征的监测,若是发现出现明显的脐带杂音、宫缩时胎心率减慢时,则提示脐带异常,需要及时做好分娩方式的选择。④宫缩乏力。在产妇出现宫缩乏力后,应及时找出原因,同时予胎位处理,或者在产妇宫颈近开全后,应密切观察,也可考虑阴道助产。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产妇第二产程异常的主要因素包括新生儿体质量、胎位因素、脐带长度、宫缩乏力,在发生此类问题后,应作出及时的诊断,根据产妇和胎儿的个体情况,选择合理的生产方式。
参考文献
[1]    加孜拉·哈比多拉.第二产程异常的处理及其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8,5(19):140-141.
[2]    董治安.第二产程异常及其处理[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02):182-183.
[3]    沈玲英.第二产程异常206例的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9(02):211-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