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19期   作者:李艳均 蒋雪梅 陶平平
[导读] 分析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以我院自2018你那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

        李艳均  蒋雪梅  陶平平
        射洪市中医院  四川  遂宁  629200

        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以我院自2018你那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基本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干预之后的自理水平以及生活质量以及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干预后自理水平与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概率,同时还能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术后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这一护理方式在临床治疗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
关键字:骨科护理;预见性护理;应用

        骨科学又被叫做矫形外科学,其在外科领域当中是一门兴起早、发展迅速、涉及范围广泛的学科。除头部以外,机体各个部位的肌肉、骨骼损伤与疾病,都和其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周围血管、周围神经与脊髓的损伤,都是骨科诊断的范畴。综合骨科工作特点,不断加强专科护理管理与新技术和新业务的管控,以便更好地顺应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现就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此次研究以我院自2018你那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有男性16,名,女性9名,年龄平均分布在25-56岁;而对照组当中有男性15名,女性10名,平均年龄分布在25-58岁间。这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基本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其操作如下:首先是进行入院护理,在患者入院以后,工作人员及时进行会诊,然后综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前瞻性护理。比如工作人员知道患者正确卧位,即通过外科手术,同时创建详细的病理档案,这样可以很好的缩短急救时间;然后是积极排查护理安全隐患,针对老年患者而言,护理人员应当提醒其注意安全,避免从床上跌倒,并且护理人员还可以加设护栏。除此以外,还需要告知家属及时就医,未经允许严禁使用带床护栏[1]。在进行预测性护理期间,工作人员还应当提醒患者在其能力范围内进行适当的活动,还可向患者提供一些书面指导手册,以帮助其找到正确的姿势。最后为了避免便秘,护理人员在进行手术之前应当掌握正确的排便方式,灌肠可以很好地缓解患者术后便秘情况。此外,病人在结束手术以后,工作人员还需要正确引导其饮食,比如多吃水果、富含纤维的事物,并且增加饮水量,以促进胃肠蠕动,最大限度的控制便秘的可能性。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8.0软件对此次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使用N进行计数,再利用%进行表示,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明显低于观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10人,基本满意7人,总满意度为68%;而观察组满意17人,基本满意7人。总满意度为96%。
        2.2对比干预之后的自理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在干预之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自理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没有明显差异,观察组分数为57.26分、57.9分;而对照组为57.30分、58.0分,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之后,观察组的自理水平以及生活质量为98.0分、95.1分,而对照组分别为81.0分、80.5分,从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现象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当中有1例压疮、2例深静脉血栓。2例术后感染,而观察组仅有1例出现切口感染。
        
3.讨论
        由于骨科患者基本上都是长期卧床,其日常饮食、运动以及便溺等活动大都在床上进行,因此使用的病床应综合骨科患者的具体情况配置,以安全、舒适、实用为基本原则。因为骨科患者长时间卧床,创面过软会使其身体下陷,进而导致床面凹凸不平,长期下去患者就会出现屈髋畸形,并且患者身体陷入凹内无法自由移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2]。所以,骨科患者最好使用硬板床,不宜使用弹簧软垫床,在其床上铺上适当厚度的褥垫,保证患者舒适,并且还要避免其出现褥疮。骨科病床大多会使用牵引床、带洞木板床、新兴的电动控制多功能床[3]。
        在临床护理观察期间,护理人员通过会根据自己观察出患者的心理状态、表象、感觉等,同时结合其病情的发展情况,而联想出其他的变化,即由已知推出未知。这样看来护士是能够给予科学的预见性护理,其可以给出合理的预见性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这也就是预见性护理指导[4]。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概率,同时还能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术后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5],这一护理方式在临床治疗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孟桂玲,郑焕君.使用网络健康教育平台的护理模式在骨科护理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09(05):144-145.
[2]周连连.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中国乡村医药,2016,22(6):203-205.
[3]李昆.骨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规避策略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5):169-171.
[4]沈蔚俊, 周妍. 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母婴世界, 2018, 000(024):225.
[5]杜丽英, 李月娥, 卢娜, et al. 预见性护理指引应用于骨科手术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29(031):216-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