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内障手术的护理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19期   作者:张迪梅 闫继清
[导读] 探析白内障手术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与效果研究。方法:选取40例近期在本院眼科接受手术住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案例进行分析,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随机将观察患者均分为观察组n=20例

        张迪梅    闫继清
        山东省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250100
        
        【摘要】目的:探析白内障手术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与效果研究。方法:选取40例近期在本院眼科接受手术住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案例进行分析,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随机将观察患者均分为观察组n=20例,实施精细化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n=20例,实施常会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对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经不同护理管理后,实施精细化护理安全管理的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发生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在白内障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精细化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有效消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的可能性,进而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安全管理护理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将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十分必要。
        【关键词】白内障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满意度
        白内障是由多种因素导致患者的晶状体发生代谢紊乱,使其晶状体中蛋白质变性浑浊的一种疾病,在治疗方面,可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帮助患者恢复视力,而在手术过程中,由于患者多数年龄偏大,手术部位是眼睛部位,造成短暂性视力障碍,需要抢哈对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患者予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有效保障护理工作的安全实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基于此,本研究针对白内障手术的护理安全管理展开深入探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取的40例患者均为在本院近期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目的了解并同意参与研究,签署的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白内障并接受手术治疗,均符合本研究案例要求,排除了影响本研究检验结果的患者。其中,观察组2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阶段在55-80岁,平均年龄 (64.3±11.3) 岁;对照组2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阶段在54-81岁,平均年龄 (65.1±12.1) 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分析,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主要包含做好对患者以及家属的术前宣导、严格依照无菌操作流程进行手术中所用到的器械消毒、准备工作、协助患者以及主治医生进行护理需求。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安全管理,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依据白内障手术的相关流程,建立并逐渐完善护理安全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以及现行的质量安全管理相关措施,始终将护理安全工作作为护理首要自责去开展护理工作,明确护理人员自身的岗位职责,合理的进行护理人员分配,实现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
        (2)增强安全管理意识。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宣传,让护理人员了解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其自身的护理观泉管理意识,保障对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工作的安全、有效开展,降低安全风险发生概率,保障每位患者的人生安全。同时,还需要强化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安全宣传工作,让患者及时了解白内障手术术后的可能产生的并发症以及恢复阶段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配合护理工作对病情恢复的有利影响因素,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安全意识,为治疗恢复提供保障。
        (3)做好风险评估工作。护理人员对每位入院患者的疾病情况以及患者自身一般资料情况进行有效掌握与分析,了解并掌握患者的自理能力等情况,依据患者个人护理实际需求,给予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全面风险评估,将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可能产生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将评估结果以及预防方案向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告知患者有关安全防范的信息,提高患者进行手术时的安全性。
        (4)开展安全护理干预。首先,患者进入手术室前,需要手术室护理人员与病房护理人员做交接工作,核查并确认患者的个人信息,确认无误后,签字交接。其次,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做好室内的消毒工作,并调节好手术室室内温度与湿度,为患者提供舒适环境。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需要协助患者在手术台上躺好,取仰卧位并在其头下垫上软枕。多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一定的人为关怀,消除患者手术紧张情绪,为患者予以防坠床、防跌倒等护理干预,并在手术中做好与麻醉师、主治医生的护理配合工作,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做好手术记录。
        (5)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一定的预后护理指导工作,包括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心理疏导以及运动指导等。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所 有 数 据 均 采 取 SPSS20.0 软 件 处 理,利用率 (%) 表示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以及对管理工作满意程度的计数信息,通过卡方检验,利用(均数±标准差)来对管理质量的计量资料进行表示,经 t 检验。判定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两组管理质量比较
        经不同护理管理后,实施精细化护理安全管理的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护理过程中,没有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产生,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滑到、1例出现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 ,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发生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7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3、讨论
        在眼科疾病中,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以中老年患者为患病多发群体,患者患病后,会造成视物模糊等视力障碍,严重的白内障疾病可以导致患者永久性失明,将会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性。 针对于严重性白内障患者需要实施手术治疗干预,在手术临床治疗过程中,配合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分组对比的方式,探析白内障手术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与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白内障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精细化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有效消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的可能性,进而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安全管理护理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将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  刘晓瑞,刘小芳 . 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3):239-241.
[2]  赵彬彬,夏寅 . 护理安全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J]. 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6):165-167.
[3]  张晶瑶 . 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对应干预效果分析 [J]. 河北医药,2017,39(3):471-473,4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