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19期   作者:尹 义
[导读] 对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应用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6月至2020 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纳入患者一共具有86例;

        尹  义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目的: 对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应用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6月至2020 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纳入患者一共具有86例;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常规组(n=43)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n=43)采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VAS评分(4.36±1.31)分相比常规组(6.89±1.23)较低,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实验组(4.65%)<常规组(18.60%),经对比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可以整体提高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手术治疗;混合痔;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并发症;VAS评分

        手术治疗是临床中针对混合痔患者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案,其可以快速帮助患者解决瘙痒、疼痛、便血等临床症状,但是在术后会出现相关的并发症状,延长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相关医学研究专家表示[1],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可以整体提高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为此,本次研究中将针对这一结论进行探析,其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本次研究中选取的对象均为2018年6月至2020 年6月在本院所抽取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纳入患者一共具有86例;按照电脑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所有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各有患者43例;常规组,患者年龄25-70(48.0±1.5)岁;其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患者的病程时间1-20(8.5±2.3)年;实验组,患者年龄25-70(48.2±2.0)岁;其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患者的病程时间1-20(8.8±2.0)年;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于此次研究内容表示认可并进行签字确认,由本院相关伦理委员会进行监督核准,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之间并未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表示两组患者之间的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围手术期常规护理
        常规组在手术治疗前由本院医护人员为患者和家属讲解手术治疗的相关的流程及注意事项,辅助患者进行术前常规准备;手术结束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相关指标,并在指标出现异常时第一时间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处理。
        1.2.2围手术期优质护理
        实验组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由本院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实施优质护理干预,(1)术前访视: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由主治医生、麻醉师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集中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将手术治疗的相关方案以及术后注意事项采用视频播放、宣传单页、口述讲解等访视进行宣教,提高患者和家属对于医护人员的认可度;同时对于患者和家属出现的相关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和疏导,指导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手术治疗[2]。

(2)术中干预: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在手术实施前将手术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手术中需要维护好患者的隐私,帮助其选取舒适的体位,并配合主治医生在最短时间内结束手术治疗、(3)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将其送回病房,并将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告知患者家属;对患者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进行密切监测,由主治医生对患者进行访视巡查,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滴注其术后进行适当的饮水,给予半流食喂养,告知患者和家属如果术后出现排便难,可采用吹口哨、流水声、热敷等方式进行辅助。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及肛缘水肿、排便困难、尿潴留等并发症状,并作以有效的对比和分析;其中,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VAS评分较低的一组患者表示接受的护理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肛缘水肿+排便困难+尿潴留)/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对比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平方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的VAS评分(4.36±1.31)分相比常规组(6.89±1.23)较低(T=9.233,P=0.000),经对比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中并发症(肛缘水肿、排便困难、尿潴留)发生患者8例,发生率为18.60%;实验组中并发症(肛缘水肿、排便困难)发生患者2例,发生率占比4.56%;(X2=4.074,P=0.044)经对比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中混合痔的发生会为患者的日常运动及行走带来严重的不便和苦难,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质量;而由于患者的发病位置较为特殊,所以即使是实施手术治疗也需要辅以相关的优质护理进行有效干预,以整体提高手术治疗和预后效果。围手术期主要是指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中、后三个阶段,而常规的护理干预并不能满足患者和家属的护理需求[3];优质护理属于一种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优化护理,主要贯穿于患者的诊疗过程中,为患者创建良好的手术环境及护理方案,通过科学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在患者的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融入其中整体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疼痛程度,应用效果显著[4]。
        综上所述,对于手术治疗混合痔患者采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晓红. 优质护理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 2(2):237-238.
[2]刘中红. 优质护理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28(6):177-178.
[3]孙丽丹. 优质护理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7):211-211.
[4]刘萍.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效果分析[J]. 保健文汇, 2019, 000(003):119-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