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进展性胃癌的有效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19期   作者:秦亚斌
[导读] 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进展性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简单随机表法对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100例老年进展性胃癌患者分组,分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8例。

        秦亚斌
        新乐市中医医院  河北 新乐 050700

        【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进展性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简单随机表法对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100例老年进展性胃癌患者分组,分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8例。常规组给予开腹手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指标和记录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开始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均优于常规组(P<0.05),而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常规组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进展性胃癌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后效果显著。
【关键词】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进展性胃癌;有效性分析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现阶段在临床上进行进展性胃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是腹腔镜手术,和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相比,可以减少病患手术创伤,并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老年病患由于身体机能的逐渐衰退导致其出现术后并发症可能性更大,会给老年病患的手术效果带来--定程度影响川。本研究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进展性胃癌患者100例进行实验研究,现有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进展性胃癌患者100例进行实验研究,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60-72岁,平均(?65.28+5.65)岁。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5-76岁,平均(70.28+3.65)岁。两组病患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两组病患年龄均不小于60岁。②所有病患均符合进展性胃癌临床TNM分期II-II期诊断标准。③病患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肝,肾,心,肺功能严重不全者。②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者。③病患肿瘤出现远处转移,
        1.2方法
        周围淋巴结转脐下方做观察孔,并建立气腹。于病患左侧腋前线肋缘下2cm做操作孔,于左侧腋前线肋缘对侧做牵引孔,将腹腔镜置入进行查探,对病患实际病情予以明确。之后进行淋巴结清扫,清扫完成后进行部分胃部组织切除,手术结束逐层进行切口缝合。两组病患术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病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进食时间等--系列指标。
1.3.2比较两组病患胃周淋巴结清扫数目。
1.3.3比较两组病患术后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计数的资料数据用(%)率表示,同时采用1检测,计量平均数资料用土标准差(x士s)表示,其次采用x2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最后使用统计学SPSS21.0的软件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及病死率的比较,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5例(17.9%),观察组复发3例(10.7%)。数据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583,P>0.05);对照组病死6例(21.4%),观察组病死4例(14.3%),数据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487,P>0.05)
3讨论
    胃癌是一种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致死率较高,5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由于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易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2]。随着社会的日益老龄化,进展性胃癌的老年人术逐渐增多,对手术不耐受导致死亡率也逐渐增高B。同时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下降,对疾病不重视,以至于为后期治疗增加了难度。同时由于老年人经历、学历差异性,而对于传统开腹手术的恐惧也会影响手术结果。胃癌的发病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西北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发病率明显偏高。胃癌发病原因较复杂,除了慢性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外,饮食、生活习惯不佳、地区差异以及遗传因素均是导致胃癌的重要原因。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发展的过程,多数胃癌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临床症状,或症状不显著,易诊断为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确诊时已经处于进展期,此时癌细胞已侵人胃壁肌层、浆膜层,甚至会伴有转.移,临床将其称为进展性胃癌胃癌根治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是目前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主要手段,传统多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虽然临床效果显著,但开腹手术对患者创伤极大,不仅术后恢复缓慢,需要患者长期卧床休养,还会出现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影响之后的生活。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差,创伤后恢复速度较慢,且多存在慢性疾病,更易引发多种并发症,给术后康复带来极大影响,因术后并发症死亡的风险也大大增加。近些年微创技术快速发展,其在临床应用也愈发广泛,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逐渐应用于临床,且取得了一定临床效果。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手术难度较大,目前尚只有大型医院具备进行该手术的能力,且手术效果也存在一定争论,有研究人员认为手术视野、解剖结构等因素限制了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本研究对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量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手术难度和手术效果相当。但有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难度更大,操作时间较长,这可能与不同手术医生的手术操作熟练度有关。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腹腔镜手术组均优于开腹手术组,这表明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快,而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也进一步证实了该观点。
腹腔镜手术技术从开展至今已经长达数百年,被医学界广泛应用。其主要特点是效果直观、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部美容效果好、盆腔粘连少。?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传统开腹手术在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量上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术中出血量方面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帮助患者稳定内环境,避免血液流失过多引起低血压情况;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患者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腹腔镜手术能减少患者的创伤情况,缩短康复时间;在感染率的控制上,由于腹腔镜手术创口小,避免组织暴露,可以有效减少感染情况,提高患者康复速度;在术后1年内的回访中发现,观察组患者胃癌复发率以及病死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治疗老年进展性胃癌可有效降低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斌.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进展性胃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9):60-62.
[2]徐建祥.老年进展性胃癌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4):43-44.
[3]席栋宾,刘毅,徐玉珩,刘永芳,张怀霞.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进展性胃癌的效果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2):94-95.
[4]阿力木江·阿布都热衣木,木合塔尔·吾布力卡斯木.腹腔镜手术对老年进展性胃癌治疗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7):59-60.
[5]纪飞虹,董新华,常伟龙,蒲鸣龙,杨振.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进展性胃癌的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8):3305-33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