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检测促进及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19期   作者:刘卫军
[导读] 研究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检测促进,并分析血清学检测结果。方法:研究开展年限区间设定为2018年9月-2020年9月,本地区疾控中心为调查研究主导机构,男男性行为人群志愿者参与具体实施,采用驱动招募模式完成调查与血清学检测。结果:调查共划分为基线、中期、期终等阶段,期终知道艾滋病咨询检测、愿意参与艾滋病检测、半年内做过艾滋病检测人群比例显著提高(P<0.05)。

        刘卫军
        监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北省荆州市 433300
        摘  要:目的:研究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检测促进,并分析血清学检测结果。方法:研究开展年限区间设定为2018年9月-2020年9月,本地区疾控中心为调查研究主导机构,男男性行为人群志愿者参与具体实施,采用驱动招募模式完成调查与血清学检测。结果:调查共划分为基线、中期、期终等阶段,期终知道艾滋病咨询检测、愿意参与艾滋病检测、半年内做过艾滋病检测人群比例显著提高(P<0.05)。2019年9月、2020年9月艾滋病阳性率、干预前后梅毒现感染率、累计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疾控中心主导,男男性行为志愿者参与宣传的艾滋病检测促进应用效果显著,可全面推广。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艾滋病检测促进;血清学检测

        相关资料统计显示,我国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数量约为70万,其中半数以上人群对自身感染情况不知晓。开展艾滋病防控期间需定期组织有效的HIV检测,以确保更多感染者能够及时发现,并实施告知、管理及追踪,以控制艾滋病传播范围[1]。现阶段,我国男男性行为人群中艾滋病患者数量显著增加,受多因素影响,此类人员参与艾滋病检测主动性与积极性较低,严重影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为此需分析其实际特点,并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2]。本次研究分析研究本地区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检测促进的有效方案,并分析不同时间段血清学检测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开展年限区间设定为2018年9月-2020年9月,调查研究基础性样本为本地区男男性行为人群,调查内容涉及基本信息及艾滋病预防服务等,配合行梅毒及HIV等血清学检测。调查时间点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2020年9月,调查共划分为基线、中期、期终等阶段,基线调查188人,年龄(28.85±4.77)岁,中期调查194人,年龄(28.69±4.57)岁,期终调查196人,年龄(28.54±4.33)岁,常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血清学检测方法
        调查方案为驱动招募法,现场对被调查人员实施采血送检。疾控中心HIV抗体初步筛查及最终确认,利用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完成梅毒检查,并测定感染现状,检测方案为一次性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
1.2.2艾滋病检测促进方法
        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检测促进以疾控中心为主导,男男性行为志愿者为具体实施人群,并引入同伴核心宣传员辅助,利用播放宣传片、信息发布、线上咨询等模式实施综合性促进方案,并定期组织开展户外宣传展示、专题健康讲座等个教育类活动,配合实施上门检测及定点检测模式,以提高艾滋病检测促进效果。部分男男性行为人群对艾滋病检测存在疑虑,为此疾控中心组织关爱同志小组,调查过程中严格保密,调查问卷完全封闭。
1.3评价标准
        统计分析被调查男男性行为人群咨询检测情况及血清学检测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为(%),检验方法为χ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结果
2.1统计分析被调查男男性行为人群咨询检测情况
        期终知道艾滋病咨询检测、愿意参与艾滋病检测、半年内做过艾滋病检测人群比例显著提高(P<0.05)。
2.2统计分析不同时间点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8年9月80人行血清学检测,无HIV阳性,RPR+TPPA阳性率为(3/80)3.7%,TPPA阳性率为(7/80)8.7%。2019年9月109人行血清学检测,HIV阳性率为(2/109)1.8%,RPR+TPPA阳性率为(9/109)8.2%,TPPA阳性率为(15/109)13.7%。2[HIV的检测率和梅毒单阳、双阳的阳性率高了]020年9月168人行血清学检测,[时间是不是应该是2020年9月]HIV阳性率为(5/168)2.97%,[HIV阳性检测率高了,建议4/168]RPR+TPPA阳性率为(12/168)7.14%,TPPA阳性率为(18/168)10.71%,[梅毒单阳和双阳的阳性率是不是太高了]2019年9月、2020年9月艾滋病阳性率、干预前后梅毒现感染率、累计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伴随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逐步加深,防治艾滋病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部分男男性行为人群对泌尿系统健康及身体状态关注程度不足,未能完成艾滋病相关检测,严重影响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为此需强化此类人员的干预[3]。
        分析研究数据,采用艾滋病检测促进措施干预后,知道艾滋病咨询检测、愿意参与艾滋病检测、半年内做过艾滋病检测人群比例显著提高,不同时间点艾滋病阳性率、干预前后梅毒现感染率、累计感染率无显著差异。本次研究中采用疾控中心、男男性行为志愿者联合干预模式,通过线上及线下的宣传教育获得可提高男男性行为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的认知水平,并能够知晓艾滋病检测的地点,了解检测结果,可显著提高血清学检测参与人数,有助于提高艾滋病防控整体水平[4]。
        由此可知,通过疾控中心主导,男男性行为志愿者参与宣传的艾滋病检测促进应用效果显著,可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潇潇,李玲玲,汪剡灵, 等.男男性行为者个体HIV感染风险评估工具预测能力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8):1324-1327.
[2]彭斌,龚宇,易红, 等.老年男性性供需失衡与高危性行为关系研究[J].重庆医学,2020,49(12):1923-1929,1933.
[3]戴洁,孙鹏艳,陈会超, 等.昆明市2018年男男性行为者HIV-1基因型及耐药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8):1335-1340.
[4]袁愫,韩丽娟,郑立谦, 等.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暴力犯罪行为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J].安徽医药,2020,24(6):1184-1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