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林
鄂托克前旗长城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6200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劳动者提供了众多工作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意味着资源的大量需求与开采,以及在此过程中日益严重的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问题。职业安全卫生通常指影响作业场所内工作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目前而言,在职业卫生防护方面,职业病的情况尤为严峻,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关键词:职业卫生;煤矿;基层矿工;安全教育
引言
煤矿企业实现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是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开展工作的第一要务,也是建设和谐煤矿企业的重要保证。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广大煤矿企业职工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也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经济效益。由于煤矿生产环境的特殊性,煤矿工作环境成为诸多职业病的高发环境,所以,做好煤矿企业的职业卫生检测及职业病防治工作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针对此话题展开详细讨论。
1构建煤矿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意义
煤炭行业的工作环境恶劣,是集各种危害因素于一体的行业,在患有职业病的病人中大多数都是煤矿工人。据统计,煤矿工人患有尘肺病的人数占全国尘肺病病人总数的一半以上,并且这个病的治疗费用很高,煤矿工人的薪水根本支付不了治疗费用,给工人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煤矿工人是值得尊敬的,我们决不能用工人的生命健康来换取国家经济的发展。虽然近几年我国政府和煤矿企业越来越重视煤矿工人的职业卫生管理,控制了职业病发生的频率,但是总体形势仍然比较严峻。所以,我国政府和煤矿企业应该加快建立煤矿职业卫生管理体系,有效地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为煤矿工人的生命健康提供稳固的保障。
2煤矿职业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2.1煤矿安全教育、卫生防护工作缺失
随着矿井生产工作面的延伸,地质条件愈发复杂;加之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中小煤矿往往资金有限,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很难对职业卫生防治设施进行大量投入。在问卷的开放型问答部分,大多数矿工都提到“所发劳保(卫生防护用具)不够用、质量差”等问题。作为矿工安全的第一道防护线,卫生防护用具的缺失会为生产工作埋下巨大隐患。此外,体检工作也被不少员工评价为“走过场”“没有太多用处”。
2.2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是煤矿企业中最为广泛存在的一种职业危害因素,生产性粉尘几乎存在于煤矿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在井下煤矿的凿岩、钻煤眼、放炮、割煤、装煤、运输等环节中均会产生大量的生产性粉尘,对生产一线的员工身体健康具有巨大的危害。生产性粉尘主要由煤尘和岩尘构成,这两种粉尘弥漫在煤矿生产流程的空气中,长期在粉尘弥漫的环境中工作,很可能会得煤肺病和矽肺病,这两种疾病都是常见的煤矿企业职业病。
2.3不良劳动体位
因为矿井下环境复杂,有一些煤层比较薄,进行采煤工作的空间相对狭小,采煤工作者无法在狭小的空间里站立完成工作,只能蹲着或者跪着进行采煤作业,很容易造成腰部及膝盖部位的损伤,最为常见的是膝关节处由于长期跪在底板上工作,造成滑束炎和滑膜炎。其中滑束炎在煤矿企业井下工作者中的发病比例较多,已经被国家列为重点职业病范围内。而在狭小空间内长期工作,长期无法站立,需要弯腰进行作业,易发腰椎和颈椎疾病。
3煤矿职业病防治措施
3.1按工作岗位配备劳动防护用品,重视职工卫生防护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与每一位煤矿职工息息相关,要想真正得到最明显的效果,需要引起每一位煤矿企业职工的重视,重视职业病的防治就是保护自己。《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在职业病防治领域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每一个煤矿企业都需要按照其中的条款履行自己企业的义务,包括制定《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办法》,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为每一位员工配置相对应的防护用具,用于职工个人的作业防护。同时,定期为职工发放洗衣粉、肥皂、手套、浴液和毛巾等用品。在夏季给职工发放防暑降温费和白糖、茶叶、清凉油等用品。
3.2预防控制有毒气体的危害。
首先,煤矿开采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瓦斯和煤层自燃的管理监控制度,改善矿井的通风条件,每个区域都要配备独立的通风设备,合理分配每个区域的通风工作,保障矿井的通风系统稳定工作,控制有毒气体的聚集;其次,引进先进的安全监控系统和设备,定期对矿井的开采工作进行实时监控,严格把控瓦斯的排放、矿道疏通以及向下挖掘等工作,安排专业的煤矿专业人员检测矿井的有毒气体,提高预警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最后,还需要大力开展矿井深处密闭空间的处理活动,装备液态二氧化碳灭火装置,细致排查煤炭开采区的安全隐患,采取液态喷固、预防性灌浆以及红外线探测工作,有效杜绝瓦斯等其他有毒气体超过上限。
3.3认真做好职业卫生技术指导工作
在开展职业危害现状评价过程中,还应将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理念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从专业角度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治改进意见,并督促煤矿定员、定岗持续改进,帮助煤矿企业规范和强化职业病危害管理;力争通过更专业的职业卫生技术指导,使煤矿企业了解国家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相关政策,结合该企业工作实际,看到不足、发现问题,并从切实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的目的出发,从制度建设、防护设施建设、知识培训、个体防护、检测方法、危害告知、健康体检等方面实实在在的做一些工作,真正实现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防治达到国家规范的要求,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3.4注重总结现场工作经验和成果转化
通过对煤矿作业场所的实际调查与检测,总结煤矿存在的突出问题加以整改。(1)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欠缺,防护设备的维护不完善。(2)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公告栏、告知卡的设置数量不够,种类不全。(3)劳动者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配置数量及参数不能完全参照《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的要求》。(4)劳动者个人保护意识弱,对防护用品的使用佩戴不规范。(5)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告知制度不完善。(6)煤矿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对矿工职业卫生培训力度小,责权意识差。 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目前国家及相关职业卫生工作监管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经验,但煤矿职业卫生现状还有诸多问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求实进取的工作作风,为职业卫生监督监管执法机构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广大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保驾护航。
3.5卫生管理与地面规范化管理结合
矿井中的各种建设必须要符合国家标准,地面采掘的工作现场也要规范化管理,防止矿井塌陷、地面塌空等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在矿业区周边应该加强绿化工作,绿色植被有助于吸收有害粉尘,防止煤尘扩散到周围居民区,危害到居民的健康。另外,还应该引进先进的技术,铺设无尘路面,减少交通运输带来的粉尘扩散,每日对采掘和运输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悉心培养绿色植被,在矿区周围建立起天然的粉尘屏障,努力打造矿山的“青山绿水”。
结语
总之,煤矿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不仅关系到煤矿职工个人身体健康,还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广大煤矿企业应当切实对职业病的防治工作重视起来,把保障职工安全健康工作真正落实好,才能将促进企业未来发展提升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杨家嘉.煤矿职业卫生检测及职业病防治探讨[J].化工管理,2017(17):84.
[2]徐松.强化职业健康意识防范“新型职业病”危害[J]. 2018(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