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鹏 黄晓伟
河南沐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农村的耕地灌溉、人畜饮水来说,都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实现其工程管理,保证其安全运行,对于其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绝大部分存在着疏于管理的问题,阻碍了工程区域内的农业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及策略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型农田;建设;问题;策略
引言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农业发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对于农村的耕地灌溉、人畜饮水等方面的用水资源供给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涵盖的内容包括,灌排工程、抗旱工程、小型水库、蓄水池、引水工程、中小型泵站等。这些基础工程和设施,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满足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对其实现有效的管理,保障工程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1存在的问题
1.1工程质量较低
在一些县域内,大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由农民自建或者是由县域内的农民合作社建设。这种水利工程在建设质量方面缺乏保障,造成水利工程建成后的使用周期较短且经常出现质量问题,影响水利工程正常运行,不利于提升县域的农田生产水平。尽管我国已经提出了一些针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养护、验收、监督与管理标准,但是在实际过中仍存在缺乏严格的验收流程、难以保障工程质量、养护不到位等情况[1]。
1.2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对于小型水利工程来说,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能够以统一的目标,规划农业小型水利项目,规定具体节水、保水、灌溉等技术的实施。然而由于小型农田水利技术的规模小、投资少、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监管,因此缺乏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工程的重新建设、维修管理、系统规划都严重的不足。尤其是和大型水利工程相比,无法获得有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利润和效益较小,因此,难以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建立。
1.3缺乏先进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设备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大量机械设备与施工设施。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工程资金投入的影响,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应用一些较为老旧的设备,甚至一些机械设备处于“带病作业”状态,严重影响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降低了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与蓄水性能,不利于改善地区农田生产环境,难以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基于此种情况,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难以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效用,不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甚至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和降低农民的生产收入[2]。
2应对策略
2.1积极转变思想,全面强化工程质量管理
建议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积极转变管理思想,认识到农田水利工程改革之后高效管理的重要性,明确自身职能与责任,积极投身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实现对工程建设的监督,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政府有关部门要转变思想,地区农民群众、企业单位、合作社等也要转变思想,认识到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地区农业发展、提升农民经济收益的重要作用,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地区重要的工作内容[3]。
2.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奠定高质量农田水利基础
建议建立健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机制,有序进行工程建设管理,以此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供有力保障。要关注地区水管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明确各方的责任、义务与职能,促使各部门工作人员能够有目的、有方向地开展工作,避免出现“管理空白区域”“重复管理”等情况。
要建立责任机制,明确提出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管理责任,将责任与工作目标具体化,保证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与工作中。要建立工程进度管理机制,以此强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效果,提高工程管理效益。建议强化管理力度,结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情况,科学合理规划工程建设方案,公开工程的建设过程,促使工程建设管理贯穿于各个环节,保证各方人员严格遵循规章制度,以此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4]。此外,还要全面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地勘察管理。在工程设计与建设之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查,了解地区气候情况、土壤情况、水文条件等,为进一步开展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提供重要依据。还要开展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工作,明确提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管理培训,保证各方人员在建设现场的人身安全,维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3积极引进先进设备,保障工程验收质量
建议积极引进先进设备与技术,革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技术,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在实际中,工作人员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加大对各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制定系统的节水灌溉管理制度、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度,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效果,促使农田水利工程能够被充分运用于农业生产中,提升地区农业生产水平。建议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验收管理工作。一些施工单位为了提升经济效益会有偷工减料的情况。工作人员要结合施工合同,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质量验收,保证工序质量符合建设要求之后才开展下一工序。若发现质量问题,则勒令整改,整改合格之后才能够正常开展下一步工作。通过验收管理督促施工单位,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5]。
2.4加强管理创新力度,保障农田生产环境良好
建议加大管理创新力度,主动转变管理方式,促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由粗放型逐渐转向集约型发展。在实际中,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引进信息技术,构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安装相应设备与设施,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实现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管理,实时监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度与建设情况。构建农田水利工程建模,预判分析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此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此外,还可以创新灌溉技术,将新型灌溉技术,比如滴管、喷灌等,引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将灌溉系统连接到信息系统,实现定时、定量灌溉、定期储水、时刻更新储水量,以此提高地区水资源利用率,提升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平。
2.5加大农田水利工程资金投入,保障农村水利基础建设
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调整专项资金配置比例,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充足,从而高效开展工程的勘查、设计、规划与施工工作。要适当发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调动地区农民的建设积极性,鼓励农民群众参与建设,鼓励合作社参与工程建设资金筹措,鼓励地区农民在政府的统一监督与管理下自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结束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农业发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设施,能够帮助农业的建设,满足其发展需要。因此要通过多种的管理措施应对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合理的规划、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应用效果,为农业用水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欧阳虹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9):293-294.
[2]王迎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与对策简析[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23):45.
[3]田红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及措施[J].新农业,2019(13):98-99.
[4]杨晓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陕西水利,2019(06):202-203.
[5]田祥自.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