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创新经验及突破重点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月22期   作者:周秀东
[导读] 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进中,
        周秀东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北城街道办事处    云南玉溪653100
        摘要: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进中,改革试点地区也需要将理论与当地实际情况有效结合并进行大胆创新,以此提升集体资产配置效率优化乡村治理制度体系,积极引导农民主动参与破解改革中存在的难点,在制度上进行创新以此平衡改革利益关系,激活农村资源释放改革潜能。但目前存在的难点就在于政策支持不足、改革协同性不强导致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与村两委关系在协调性上有待提升,此外在集体资产股份权利有待实质性拓展等等,因此就需要在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突破。
        关键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创新经验、突破重点
        引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是有明确的任务书和时间表,截止到2019年,在我国58.6万个行政村当中已经有81.6%完成了清产核资报表填报。同时在全国农村集体账面资产总额已经高达3.44万亿人民币,其中年收入超过5万元的行政村接近30%,完成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村有15万个确认成员3亿多人,年人均分红达到315元。总体上来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由点到面、从试点然后进行推广,也为全国的改革提供了样本。
        1.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创新经验
        1.1提升集体资产配置效率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导致集体资产产权不清,以及成员界限不明晰问题,从而导致集体资产不仅以农民的实际利益出现了脱节,同时由于管理不善,导致大量的资源出现闲置并且利用效率十分低下,从而导致资源和资产的巨大浪费,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张,导致相关工作难以开展。而产权制度的改革正是通过开展清算和清资产、股权管理,收益分配、界定集体成员等举措。不仅可以让农民所持有的集体股权具备了进行流转的制度条件,同时也有效降低了产权流转过程中所产生的交易费用,有利于提升集体资产配置效率。也为接下来部分地区开展集体资产股权交易、抵押、退出等打下了制度基础,进一步拓宽了集体资产权能。不仅有利于稳定农民的经济预期,同时也有利于集体经济组织能够更加有序的充分利用集体资产,实现更快的发展。
        1.2优化乡村治理制度体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新时期的条件下也出现了新的情况与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在相对发达的集体经济组织当中,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就在于利益分配不均、村干部之间出现了权利寻租现象,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实际利益,导致关系快速恶化,也为乡村治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集体组织,由于客观上的原因导致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因此就出现了大量集体资源和资产出现闲置或者是流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空壳村”,严重削弱乡村治理能力。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首先就需要重建集体经济组织完善其内部治理结构,从制度上阻断行政性权力对于集体经济发展以及利益分配出现干预的可能性,此外也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政经不分家”传统管理模式。在另一方面,通过界定集体成员以及清算资产的过程中,也必须要切实保障农民基本权益,要提升农民对集体经济的认同度和参与度,不仅要关心收益和分配,同时也需要高度关注集体资产的安全。只有农民提高了对集体经济的认同度,那么在接下来的改善社区公共服务以及居住环境上,也能够表现出更高的主动性和热情,这对于全面推动乡村治理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1.3坚持农民主动参与,破解改革难题
        由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农民,因此就必须要充分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不仅要让他们明确改革的意义和实质影响,同时也需要参与和关心,这样才能够极大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假如在这个过程当中所有的事情都是由政府全部主导,将农民排除在外或者是边缘化,那么改革的进程必然会受到重重阻拦。相关的政策也没有考虑到农民的实际需求,不仅会大幅度增加改革成本,同时还会出现更多的复杂矛盾,从而降低改革效率。对此就需要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的基本方式,要让农民朋友充分的参与到改革当中。此外也需要坚持农民问题,农民解决充分授权柔和推进。凡是在改革中遇到较为棘手的问题,比如成员界定以及历史债务等较为复杂矛盾时,都应当将基本选择权交于农民,在经过集体成员充分讨论之后以民主的方式解决,不仅有效化解了改革中所出现的利益矛盾,同时也提升了改革效率。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农民主动参与不仅维护了其合法权益,同时也强化了主体地位与责任意识让农民由旁观者变为实际参与人,加强对改革的关切增强参与性。以政府为导向搭建农民全程参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各项改革的平台,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改革氛围破解改革中所出现的难题以及各种棘手问题,也是确保改革过程能够顺利启动以及稳步推进的重要经验之一。
        1.4激活农村资源为重点,释放改革潜能
        虽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大多数集体组织所拥有的荒地山林也仍然是处于闲置或者是低利用状态,因此如何才能够实现产快速发展和突破,也是当前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根据现有实践经验表明,受制于集体经济组织的实际情况以及客观因素,在进行改革之后大多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困境就在于如何激活集体资源,对此就需要逐步推进低风险的发展方式,注重集体内部资源的激活,同时也需要适当合理引入外部资源,以此强化集体的集体资源和存量资产,实现经济稳步发展。在手段上不是通过政府的直接投资经营风险较大的产业,而是通过流转入股合作经营的方式盘活荒地三明以及宅基地等集体资源,释放出改革潜能。虽然这种方式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经济收入以及快速分红,但从长远来看,可以有效化解集体资源闲置以及利用率低矛盾,也为集体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实现重点突破
        2.1提升纵深性改革、强化协同性改革
        首先需要完成清产核资、成员界定以及农村集体组织重构的条件下,还需要不断加大力度对集体股权继承退出流转等权能的实质性赋权,以此充分释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红利。当前还需要重点推进土地流转以及宅基地退出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联动。
        2.2创新政策支持体系
        首先根据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就应当大力支持新型农村经济发展纳入到农村政策支持体系的框架,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设立专项基金精准支持。此外,在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政策引导,通过企业的进入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乡村振兴与生态治理稳步发展,要在“三农”政策支持体系中实现创新,并且在资金扶持以及项目申报和用地保障上,也需要给集体经济提供专项政策。
         结束语:综上所述,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创新经验和突破重点表明,改革是沿着试点然后逐步推广,也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有效路径。此外衡量改革成效的重点并不是在于清理了多少集体资产、农民收到了多少集体分红,而是在于改革的过程,这是实际期间的棘手问题,探索新的创新机制能否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推广等,均是经验之谈。因此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提升集体资产配置效率、创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还可以优化乡村治理体系等多方面,取得的成果极为重要,也富含经济与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存梅.大通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创新经验及做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3):219-220.
[2]郭晓鸣,王蔷.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创新经验及突破重点[J].经济纵横,2020(07):52-58.
[3]李宇江,吴先辉.抓好改革创新  促进“三农”发展——湖北省襄阳市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J].农村工作通讯,2016(17):48-49.
[4]石宇飞.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金湖县农村“三资”管理阳光行动的实践与探索[J].上海农村经济,2020(09):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