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 栗磊
河南扬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变得越来越千篇一律,为了迎合潮流而失去了个性,导致现代建筑设计在创新不足,不利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为此,广大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努力探讨创新理念,在建筑设计上融入自己的思考,彰显独特的设计风格。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做到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创新与突破,进而使建筑设计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与审美需求,推动建筑行业向着更好方向发展。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创新思维
引言
现代建筑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需求,通过创新设计不断提升建筑的功能性、稳定性、审美性以经济适用性等,这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考验。建筑具有一定独特性,不能随便规模性复制,建筑设计能够将创造性体现出来,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注重创新思维的运用。
1建筑设计的特征
建筑设计的核心是从建筑的功能和外观出发,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使建筑物在具备使用功能的同时兼具美观。建筑设计要能从技术的方面对建筑物的功能展开创新,还要从美学的方面对建筑物的外形展开创新设计,符合现代建筑设计的流行趋势,又能在此基础上加入个人的风格和见解。建筑设计需要均衡建筑物各方面的因素,以取得最佳的效果[1]。
2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的差异
(1)传统建筑没有工业化的批量生产,因此建筑上积淀下来的技艺非常重要,建筑往往是建筑工作人员个人的能力展示,而现代化的建筑结合了多方面的因素,能通过流水生产的方式对建筑进行设计和建造,在建筑设计中更加强调对建筑工程的管理。(2)传统建筑设计没有统一的标准,建筑师个人风格较为明显,在设计过程中较为随意。而现代建筑设计拥有统一的标准,按照模式化的设计思路进行批量的建筑设计,有流水线建筑生产的形式。(3)传统建筑设计采用的是人工设计的方式,而现代建筑设计大都借助于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来提高建筑设计的精准性和合理性,但是建筑设计更加趋于模式化,缺少了建筑师个人的风格。传统建筑设计考验建筑设计师的绘图能力,现代建筑设计考验建筑设计者的计算机使用能力以及分工合作的能力,现代建筑设计是在多人合作的情况下进行的。(4)传统建筑设计更加重视建筑师的个人经验,对个人能力要求较高,现代建筑设计更加注重对数据、信号的运用,以及在此之上创造性才能的发挥。
3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
3.1标准性
任何建筑都需要符合设计标准,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这是所有建筑行业都必须严格遵守的。只有确保了建筑结构的标准性,才能保证所设计建筑的安全稳定性,才能进行更进一步的优化和创新。现代建筑提倡创新设计,但这并不意味着设计可以随意创新,创新的基础是建筑设计的防火、防水、隔音、抗震及环保等满足标准要求,而后才能进行更进一步的设计,提升建筑的艺术性和功能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设计的建筑结构经济适用且安全可靠[2]。
3.2多样性
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要求设计人员打破固定思维,设计出多样性的建筑结构。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需求发生改变,建筑结构的设计也在不断变化着。设计结构如果长久保持不变就无法适应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多样化的建筑设计并非是完全改变原有的设计模式,而是在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变。
3.3功能性
建筑设计的另一个基础是其功能性,任何创新性的设计都是在满足建筑功能性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的。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要求设计师在功能性方面可以做出更大的突破,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建设出实用性更高且更加符合用户功能需求的建筑结构[3]。
3.4抗害性
建筑结构的创新设计需要设计人员在满足功能性和设计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这就要求所设计建筑物的抗害性能更强。建筑设计人员在实现建筑结构更加创新实用的同时,需要提升地震来临时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火灾来临时建筑结构的防火性,洪水来临时建筑结构的抗水性。这需要建筑设计师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设计经验对基础的建筑结构设计进行创新改造,不断提升建筑结构的抗害性能。
4现代建筑设计当中的创新思维
4.1系统性
建筑设计属于系统性工程,具有一定复杂性,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详细考量其中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如环境、地理位置、天气、采光、排水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讲,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基础上,才能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能够体现出综合、整体特点,创新思维当中的系统性体现,能够对建筑中的装修维护、施工建设、维修改造等因素进行综合性考虑,增强在设计过程中的预见性,进而使设计出的建筑符合现代人的宜居需求[4]。
4.2可持续性
当前人们对于现代建筑设计有了更高要求,建筑和人们生活紧密相关,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可持续的体现。现代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会将舒适性的体现作为基本原则,并且注重自我调节和自然原则的运用,设计中只有充分遵循这几种原则,才能推动建筑行业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舒适化主要是指为人们构建品质高的居住环境,其中包括室内温度、室内湿度、空气质量、安静环境、视线环境等等。自然原则主要是指建筑设计中应将自然和建筑之间的和谐性体现出来,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合理运用,促进节能环保的实现。自我调节主要是指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合理设计建筑实际生命周期,保证建筑具备自我调节方面的能力。建筑设计当中,可持续思维运用,将会成为今后设计发展的重要趋势,也能使人们的实际需求得到比较充分的满足。
4.3非逻辑
对于建筑设计来讲,应注重创新、发展的实现,建筑设计属于艺术创作,在进行创作时,往往需具备较强的主观意图,如表现手法、创作动机、象征意义等等,在此过程中,不仅会运用艺术理论,也会运用相关研究方法。同时设计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较多学科,在综合运用方法和理论基础上,才能促进设计和其它学科之间对话交流体系的形成,进而将更好作品呈现出来。具体实施时,逻辑思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逻辑思维严谨基础上,才能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而设计不仅需要逻辑思维,也需要非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的体现,能够使建筑设计更具创新性。在非逻辑思维的影响下,设计者能够将固有设计模式打破,形成更广阔思维空间。因此进行现代建筑设计时,要想将创新思维体现出来,就需将逻辑思维适当放轻,加强对非逻辑思维的重视程度。整个设计过程实际上属于多种思维结合的过程,其中有发散思维、求同思维、收敛思维等等。发散思维具有一定分歧性与开放性,能够使设计者在设计时保持思维的流畅性与灵活性。求同思维主要是运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加强创新性的体现。收敛思维主要是指对思维进行集中,保证方案在设计时科学性的体现。体现出创新思维,应注重对想象力的运用[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能用更加个性化的方式完成建筑设计,打破常规,打破千篇一律的建筑设计,从而创造出新的建筑设计风格,使建筑行业能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
[1]吴亚东.环保节能理念下的现代建筑工程创新设计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24):91-92.
[2]赵甜.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1):48-49.
[3]高晓.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探索[J].黑龙江科学,2018,9(22):92-93.
[4]周志民.基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理念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32):36-37.
[5]张淼.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有效创新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