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西一号智能井丛场建设配套技术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8月22期   作者:王强
[导读] 受能源用地短缺、环保形势严峻和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等因素影响,
        王强
        大港油田公司第五采油厂 天津   300283
        摘要:受能源用地短缺、环保形势严峻和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等因素影响,油田生产逐步开始绿色环保的井丛场模式。港西一号井丛场建设,秉承绿色环保工作理念,创新应用立式双面光伏发电技术、网电钻井技术、电潜直驱螺杆泵技术、IPAC数字技术和泥浆无害固化再利用技术等,建立了基于质量、技术、绿色、效益的井丛场建设模式。
        关键词: 井丛场  绿色  智能   效益
        近几年来,国内环保形势越来越严峻,可供油气生产用地越来越少,国际油价起伏不定,油田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同时,随着产能建设实施规模的不断加大,油水井生产井数激增,生产管理用工矛盾异常突出。面对异常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需通过管理创新、工艺技术革新,探索新的产能建设生产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优化生产运行方式,充分发挥自动化技术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城市与企业发展、油田转型升级、企业效益提升和绿色共享发展,推动老油田的开发管理上水平。
        港西一号井丛场在建产过程中,从工艺设计到现场应用,坚持绿色、效益和质量原则,优选先进工艺技术,在钻井、采油和集输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是大井丛建设成功的典范。
        1、钻井工艺
        结合井丛场井位集中的特点,采用轨道移动批钻技术、多动力联合试油技术和连续油管技术等,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时间。在钻井、试油投产方面配套应用轨道移动批钻技术、多动力联合试油技术、顶驱技术等,实现多钻同步、钻试同步、钻试修同步、钻试采同步、多试同步和试修同步的“六同步”运行模式。实现安全快速建产建井周期7.25天,比港西常规方式节约46%建井周期,235天完成54口油水井建设。
        2、采油工艺
        面对井丛场集约化布井实施的大斜度井,常规有杆泵举升工艺不适合开采需求,创新采用电潜直驱螺杆泵技术。其工作原理是采用井下电机直接驱动螺杆泵,将井液举升至地面,适应的最大井斜达到84.4°。平均单井日耗电48.7度,单井耗电量降低60%,展现了较好的工艺适应性;同时针对出砂井,创新应用同心双管水力携排砂举升工艺,利用大流速液体携带地层砂生产,该项技术适用井斜≤90°,全角变化率≤10°/30m油井,实现了无杆携砂举升,节约油井防砂成本,解决了井丛场大斜度出砂井的举升难题。
        3、集输工艺
        依托井丛场集约化布局优势,根据油井分布集中、单井集输距离短的特点,最大程度发挥地面简洁流程的效能。创新性地将单管常温集输工艺的应用范围扩大至稠油油田,采用高产液井携低产液井”的方式,取消全部掺水,形成了适用于井丛场的“多井集中常温集输”工艺模式,大幅度减少不必要中转工艺和加热工艺,节约大量生产能耗。
        4、智能化配套
        1)动液面在线监控技术。该系统由地面数据处理装置和地下智能监测装置组成,井底数据通过有线方式上传至地面,通过计算准确测量油井动液面情况。在电潜螺杆泵井上规模应用动液面在线监控技术,实现井底动液面、温度和井底压力等数据实时在线监控,并远程自动调节单井生产运行参数,控制油井启停。
        2)井口原油含水在线检测技术和微压差在线计量技术。井口原油含水在线检测技术,利用电磁波在不同含水率的油水混合物中传输,介电常数不同,其相位及幅值也不同的原理,通过检测相位变化实现含水率的检测。微压差在线计量技术,利用“里德-哈利斯/加拉赫”方法进行计算,并通过温度补偿、压力补偿等方式,结合含水、原油密度及生产气油比等参数补偿修正,最终计算出油井产液量。
        3)数控多通阀技术。该装置由电动机构、阀体、阀座组成及控制箱组成。

阀体上有单井入口(11 路)、单井出口(1 路),通过电动机构转动实现单井出口与不同单井入口的自动对接。具备远程和本地控制功能,与井口含水仪、微压差计量等设备共同使用,实现单井产液自动计量分析。地面工艺简化,部署便捷,占地空间小。港西一号井场应用2套数控多通阀实现22口油井液量自动计量,地面工艺流程集约化、智能化,节约井口自动化计量设备数量88%,减少占地面积80%。
        4)立式双面光伏
        创新应用立式双面光伏发电系统。利用井场围栏基础垂直安装双玻双面PERC高效稳定光伏组件,即不占土地资源,又可发电挡围两用。光伏发电就近并网,系统效率75%,年发电量4万度,有效减少网电消耗,降低生产运行成本。
        5)创建数据分析系统,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在井丛场全数字化采集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进一步提升井丛场智能化管理水平,通过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建立故障预警模型等手段,在生产、开发等环节实现实时预警分析,实现了从人工化管井到智能化管井的转变,改变了“亡羊补牢”式的应急管理,把各类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管理方式由被动变成了主动管理,各项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5、应用效果
        港西一号井丛场通过实施绿色行动,实现了“集中建、少占地、少修路、减管线、易管理、人员减、用网电、批量钻、降噪音、少排碳”,其中土地利用率提高65%,共计节约占地300亩。地面工艺管道建设长度降低80%,减少管道建设2.4公里。生产用电节约42.1万度/年。油井取样化验降低3228次,单井液量标定减少191次,人均管井数据提升4口。累计减少碳排放700吨、减少氮化物排放1546吨,减少柴油使用1006吨,实现了本质安全环保,共建绿色油田、共享绿色生活。
        
        参考文献
        
        [1] 周福双. 陆地井从场一体化建设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24):170
        [2] 常颖.地质工程一体化效益评价与创新[J].化工管理,2019(06):2-3.
        [3]韩涛.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泵在井丛场优化配套与应用[J].新疆石油天然气,2018,14(04):75-78
        [4]王佳佳,陈鹏,李兴维等.新型绿色智能采油系统的开发.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
        [5]赵聪,罗俊,张军永.基于共直流母线的PMSM对拖系统仿真研究[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20,58(07):32-37
        [6]龙云,刘建福,赵晓青.大港油田共用直流母线技术研究与应用[J].价值工程,2018,37(25):117-119.
        [7]夏宏克,田雨,罗锐,单代伟,杨琼华.石油钻机平移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机械,2017,44(07):37-39
        [8]]田炯,刘虎.一种石油钻机整体移位装置的研制与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1(13):177-178.
        [9]郑学成,师国臣,彭永刚,杨春波,史春华.电潜直驱专用螺杆泵的开发与实践[J].采油工程文集,2018(04):44-47
        [10]刘颖鹏,卢珊,张汇.一种12路稠油计量多通阀的研究与改进[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03):155-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