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8月22期   作者:赵平刚
[导读]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引领下,我国建筑行业也获得了显著地提高,
        赵平刚
        山东省滕州市房地产服务中心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  277599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引领下,我国建筑行业也获得了显著地提高,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建筑行业也表现出了规模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的发展趋势,而建筑行业的发展进步也促进了我国竞争的快速发展。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建筑行业也需要紧跟市场发展的脚步,通过现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相关工作,能有效提高我国建筑的质量,从而使建筑行业在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人口处于逐年增长的趋势中,为了满足城市人口增加而引发的住房需求,城市房屋建筑逐渐由低层建筑向和超建筑发展。为了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得到了更高的重视与更广泛的运用。多种先进施工技术、施工设备的运用极大地解决了建筑施工难题,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施工具有周期长、专业性高等特征,在施工过程中须保障施工技术运用的科学合理性,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影响施工进程与施工质量的问题,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是保障施工质量与施工进程的有效措施。但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管理效果及施工效果,结合实际探索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是进一步保障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必要方式。
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1提高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相关施工工艺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选择恰当的施工方法并对各个工艺过程进行衔接协调,确保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开展技术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并逐步提高施工的整体管理水平。
        1.2现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必须坚持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采取的各类管理措施以及控制工作都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经济收益。因此,开展现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就必须坚持有效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采取各种方法和管理措施,从提高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各个施工流程进行成本控制,从而将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实现长足发展进步。
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注意事项
        2.1做好工程设计质量的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站在施工管理者的角度进行分析,为让建筑施工技术作用和优势更好地展现出来,工程的设计质量控制便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工作人员在实际构件生产前和制造前,须将其设计的标准和施工图纸能够相互结合到一起,能保证构件的设计方案得到全面的优化以及完善,同时为后续的工程质量设计进行严格把控,这也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的重要基础。此外,每个设计人员还要做好连接结构和构造结构方面的质量控制工作,从而保证施工管理的最终目标得到更好的实现。
        2.2完善管理体制
        大部分建筑企业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管理体制不健全,存在漏洞,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技术管理方案,现场设备材料使用等各方面的管理要协调,现场施工管理效率要不断提高;相关管理人员要依据管理制度开展高效的管理工作,避免技术管理流于形式,从而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2.3合理应用BIM技术
        现如今在整个建筑工程进行建设的时候,管理的信息化以及智能化水平在逐渐提升,和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管理效率和质量已经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取得的成效也比较显著。

通过实际的工作进行分析发现,随着BIM技术的合理应用,施工的整体效果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展示,这种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如下。(1)质量管理。由于的建筑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在建筑精度方面的要求也十分明显,但是在BIM的技术帮助下,能更好地进行碰撞分析,将其管线的分布情况展示出来,这也是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所在。(2)进度管理。在实际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进度作为管控的重点,为能保证建筑施工得到合理的应用,需将其BIM技术辅助进度管理特点展现,对每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把控,这样对工程进度目标控制具有重要意义[5]。
        2.4管理意识薄弱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建筑施工方面引进了一些先进技术,但是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不能充分利用现代化和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高效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对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视,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施工工艺选择不恰当。加之管理人员数量较少,难以深入全面地开展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限制了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4]。
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与方法探究
        3.1施工准备阶段
        根据案例工程的具体情况,在施工准备阶段,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承包方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开展对工程承包方相关资料的有效审核,另外将审查合格后的资源内容按照承包方相关名录进行落实和实施,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滨海新城安置房一期项目的具体内容合理开展对工程项目劳务承包条款的修订和变更,同时对劳务承包协议等需要磋商的内容开展对应的讨论和研究。在工程中要明确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内容,同时对工程承包方的技术交底与质量交底等相关工作有效实施,确保对工程的发展情况清晰掌握,详细的了解,进一步将相关工作落实和执行,并且监督承包方各项施工作业的具体成效,严格按照《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的要求和标准,开展对施工人员的奖惩措施,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施工进度等相关内容符合工程的既定预期。另外,对于承包方考评工作,需要建立对应的施工档案,一方面,确保评估工作的有效和科学,保持对于相关工作的正确评定价值,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借助准确的评价档案,建立项目长期建筑工程的合作名录,减少与评价价差的施工承包企业的合作机会。最终,在管理人员进场之前,需要对工程项目承包方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有效的沟通,其中包括相关材料的检测报告以及检验证明等重要资料,需要经由或者监理进行验收之后,才能保障相关验收工作有效性和准确性[3]。
        3.2加强监督与管理力度
        加强对建筑施工各个环节中管理工作的监督与管理,是有效保障技术管理效果的方式。为强化监督与管理力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需要申请专业的监督人员参与监督工作。在建筑正式施工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向当地的质量监督单位提交质量监督申请是前期准备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是建筑施工开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施工技术管理效果保障的重要方式。其次,在质量监督单位派遣出专业的监督人员之后,还应对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的资质加以检查,同时对施工所用的器械、设备等进行质量检查,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资质等情况进行全面审查,确定所有检查内容符合施工要求及标准之后才能继续开展施工工作[2]。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是一项贯穿于施工建设整体的系统性工作,为了有效提高施工建筑的整体质量,建筑企业、从业人员必须要加强对于现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通过严格的制度、先进的技术来强化督导检查力度,必将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1]。
参考文献:
[1]李高锋,赵炜,陈红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41):71-72.
[2]刘建苗.试论建筑工程如何做好施工现场技术管理[J].江西建材,2020(09):158-159.
[3]龙云,路义晨,李长江,周里炀,王辉.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8):42-43.
[4]张莉莉,郎松军.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措施与方法探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8):46-47.
[5]任利忠.现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要点[J].居舍,2020(27):147-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