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镱潼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辽宁辽阳 111000
摘要:高校辅导员制度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项伟大创新成果,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的背景下,大学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集教育、管理和服务于一身,大学辅导员工作早己不再是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这么简单,而是承担着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职责。发展建设辅导员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保持职业的稳定性、有效性,通过职责分解、任务分流、功能分化,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合各高校发展及学生教育的措施,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真正落实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等工作。这不仅是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求,也是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我国高校整体素质水平,都有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伴随多年来的不断实践与探索,社会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国家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对有关课题的讨论与分析中,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命题已被多次提出,并且进行了大量的实践。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力量,然而当前辅导员的工作不尽如人意,制约了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工作职能的发挥。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发30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高校辅导员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高校的特色之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增大,学生思想政治内容的不断丰富,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和呼声也日渐高涨,职业化、专业化是高校辅导员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既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内容。这对于增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加快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方法和作用机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辅导员主要是从事学生工作,是高校中的德育教师,是进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一线指导教师,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引领者,是大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桥梁。
辅导员日常事务繁忙,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中,辅导员处于多重领导之下,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培养不足、多重的领导管理体制、工作职能不清晰、角色定位不明确、选拔聘任环节对专业要求不高,没有形成辅导员的专业规范和建设要求,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尚处于一个滞后的局面。并且长期以来没有准确的定位和相关的专业化理论支撑。然而,在学生工作领域,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生事务、心理辅导和学生发展理论来说,我国从事学生工作的主要力量——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程度还相对较低。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还是个相当薄弱的环节,我国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尚缺乏相应的理论作为指导。因此,重视和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研究,找出一条适合我国高校特点的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队伍的发展道路,对于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尽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队伍结构,对于彻底改善我国辅导员传统的“经验型发展”、“应急型发展”的“非专业化发展”现状,对于提高队伍整体的素质水平和工作实效,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长远发展意义。
二、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改善辅导员队伍的业务素养与学历结构
要培养和造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家、学者,就必须改善队伍的业务素养与学历结构。主管部门应制定计划、创造条件,分期、分批选送辅导员参加学习与培训。学历层次是辅导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实行“高学历、专家化”,同时鼓励与支持高校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攻读本专业的本科、硕士、博士学位,使他们也能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行和专家;确定指导教师,开展传帮带活动,充分发挥老专家、经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积极作用,培养大批年轻的优秀辅导员。辅导员要加强自我修养,做到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明确现实起点和努力方向,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素质和增强工作能力。
(二)加强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论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理论上的指导作用。开展应用研究要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发挥辅导员联系学生密切、了解实际情况的优势。就目前而言,辅导员队伍自身建设的理论研究应纳入重要议程,如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建设问题,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和外延;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关系;只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才能从高层次和根本上解决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问题,也是造就高水平的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队伍的出路和途径。真正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要具备过硬的科研水平和研究能力,才能为实现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创造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是当前辅导员岗位特性与制度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辅导员制度的持续完善所带来的学术气息为辅导员职业化提供了现实可行性,当前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必将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童静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回顾与展望[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06(8):24.
[2]王涛.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7(7):26.
[3]王树荫.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J].思想教育研究,20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