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物联网实践平台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0期   作者:周 蕾
[导读] 近年来,引入了一种网络信息和行业联网的新模式,在所有行业都得到应用。
        周 蕾                    
        (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近年来,引入了一种网络信息和行业联网的新模式,在所有行业都得到应用。2009年以来,许多外国制定了发展实物网络的长期计划,同时制定了发展相关技术和行业的详细计划。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增加了物质网络的重要性。总体而言,当今各国对物理网络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由于专业领域较多,范围较广,物理网络的研究也各不相同。关于材料关联标准的不一致,重点是构建材料关联领域应用的实用平台,可以参考材料关联领域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基于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物联网实践
引言
        网络对象在未来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是,在信息开发的背景下,至关重要的是要为互联网开发一个健全的软件体系结构,并加强相应的监管努力,以促进互联网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和发展。新时期结合了各国在不断扩大的经济形势下的技术优势,扩大了联网应用平台,有助于开发联网软件体系结构。此外,各国通过有效利用对象网络改善人与人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使物质网络成为有效构建富有成果的软件平台,促进技术研究与开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1背景
        协同合作者主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资源或个人团结起来,共同合作,最后制定协调一致的步骤,共同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通常称为协同合作。还有的是学校深入融入企业、机关、研究所等,进行多种多样的合作。2016年,教育部启动了一项生产科学合作方案,帮助大学生开展生产教育合作。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表了一系列意见(国家巩固研究所,START [2017]95),这对深化生产设施一体化和教育机构间合作至关重要。2017年,中央办公室和国务院办公厅发表意见,认为教育体制改革需要改进,指出健全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促进协同增效、促进认知人才制度化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是有效的。高校的共同参与是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网络领域的高等教育也处于研究阶段,存在课程设计不完善、实验条件不足、制定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不同岗位空缺等问题,以及如何确保教育机构间合作的有效性。对于这些问题,应建立一个物质网络平台,更好地满足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需要,并以学校教育合作机制为基础。
2物联网技术
        物理连接是终端设备和设施的组成,通过连接两个组成部分来促进社会发展,将一切连接起来,同时对事物进行全面了解和准确处理。物理网络结构繁琐,内容多种多样,包括智能嵌入、有线传感器、互连、长虹证券股票等,这些公司正在开发通用互联网应用平台,以开发万维网、互联网发布服务、电子标识、阅读器、放射学、文章信息等。物理网络系统分为感知级别、应用程序级别和网络级别三个级别。在物理网络的感知层面,主要原因是慢、中、近数据传输、传感器技术、企业网络处理技术以及对整个物理网络至关重要的协作信息、RFID和多媒体频谱技术、2D代码和协作计算技术。
3研判物联网专业核心能力内涵特征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需要考虑物联网专业的岗位需求与能力定位,解析物联网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重新审视培养规格。明确产业对所需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的要求,比如要掌握哪些具体的实践技能等;需要融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学生就业、成长,分析制定出物联网工程专业能力素质培养目标;了解行业信息化方案解决能力,大数据分析处理及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及团队协作能力,职业修养、科学素养能力,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外语沟通能力,软件系统设计及产品集成能力,软件系统部署调试运行维护能力。学校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专职教师对就业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通过对行业物联网企业的了解,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及办学优势,紧贴行业人才需求,专业的设置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
4物联网应用软件实践平台构建
        中间部分可以利用自身的屏蔽特性构建自由互联系统,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高效地管理物理网络,以确保物理网络的高效发展和平稳运行。物理网络中的中间件不仅针对底层硬件,而且针对网络异常,因为它具有此特殊功能。这确保了物理网络可以独立于硬件设备运行和部署到未来的应用程序中,以提供技术支持。在信息检索和联网的背景下,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有助于实现网络化的中间环节的正常化,以确保高效地构建网络应用。当您控制数据交换时,对象中心的默认设置为“激光棒声音”。当在材料网络运行期间读取RFID数据时,必须确保EPCI接口标准得到遵守。此外,需要使用OSGI标准,以通过二级JAVA编程确保中间组件的平稳运行。WSN规范是传感器网络开发、操作和维护过程中参考的规范。
5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物联网实践平台架构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物联网实践平台在培养模式、核心课程标准的制定方面与企业需求对接。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主要过程分为7个步骤(研判物联网专业核心能力,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共建协同育人实践基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企业实训体系,构建区域协同学习共同体),3个协同育人机制(校外实习基地管理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协同机制、学生实习实训管理机制)。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实践课程改革等研究,设计区域学习共同体,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改革实验教学手段,加强教学内容和企业工程应用的融合,加强校内外实训实验室等实践基地建设,通过实验课、实训课、到企业参观学习和实习等多种形式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图1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物联网实践平台架构

结束语
        校企协同育人是现阶段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围绕提升物联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物联网实践平台为目标,校企协同育人要求对接物联网产业需求,挖掘本专业核心能力,校企共同制订物联网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利用3+1人才培养模式,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完善企业实习实训体系,构建区域协同学习共同体,设计基地协同育人机制。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物联网实践平台有利于学生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有助于促进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对位接轨。
参考文献
[1]刘洪丹,于立君,张兰勇,肖模昕.物联网课程教学体系的实践研究和科研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9(47):143-144.
[2]陈荣军,徐献圣,李绮桥,聂琼,赵慧民,何力.新工科背景下中职物联网创客教学问题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26):120-122.
[3]赵东,杨潇,耿庆田,张天.基于分层结构的物联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38(08):127-129.
[4]余旭力,覃元理,陈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三自主”育人模式探究——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28(03):1-4.
[5]谢昱,赵国栋,向李巍.基于物联网工程的新工科实践平台建设探讨[J].计算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