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背景下关于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0期   作者:张竹
[导读] 党领导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实践是一部生动的、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材,是一堂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大课。
        张竹
        北大附小肖家河分校100091
        摘要:党领导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实践是一部生动的、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材,是一堂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大课。中小学应以此为契机,从利用疫情防控突出成效厚植学生爱国之情、利用疫情防控浓厚氛围砥砺学生爱国之志,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疫情;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

        引言: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后,全国人民上下一心,攻坚克难。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及时把握、利用这战果,对推进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聚焦爱国主义本质教育,増强民族自豪感
        爱党和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历史的、具体的。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三者的统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实践要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对学生爱国主义本质的教育,旨在使其认识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挥的重要保障,坚定“四个自信”,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第一,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党的领导是疫情防控优势形成的政治保障。政党是现代政治生活的核心。要把握任何形式的现代政治生活,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坚决维护和实现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并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全国各地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级响应,从快从速从制定防控措施,以最高级别的战时状态加以应对。第二,帮助学生准确认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主要表现为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全国一盘棋,资源的集中使用等等。疫情发生后,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我们明确了发展的重点、次序、路径,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同时,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有限资源首先满足关键领域、行业的发展,各地精锐医疗部队驰援武汉,各种紧缺物资优先满足一线医务人员和救治病人需要。同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10天时间,一座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传染病医院正式落成。火神山、雷神山以及各种方舱医院的火速修建及启用,都是中国制度优势的显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速度、规模、效率方面的优势不断呈现,爱国主义教育中,要加大对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的教育,以此使学生认识爱党和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二、加大榜样宣传,提升学生共情感
        榜样教育法是通过典型(先进)人物思想道德实践的示范效应,促使受教育者产生情感共鸣,继而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疫情防控阻击战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股强大合力。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选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事迹,通过议程设置的方式,増加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在利用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开展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内容。第一,要注重榜样选取的层次性、内生性。榜样宣传教育的层次性是指要选取符合学生发展阶段、特点的榜样。因此,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要选取在疫情防控中学生更易于感同身受的对象比如,疫情防控中各条战线涌现出的“90后”的典型人物。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教育和实践,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讲好抗疫故事,推动学生的共情心理的生成。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抗击疫情防控的教师本身作为榜样,对学生会形成更强的示范效应,更易于其产生共情感。第二,要提升宣传报道的有效性。在宣传报道时要巧妙地将宣传的立意更好地融入推文、活动等载体之中,提升宣传的高度和分量。其次,要注重宣传报道的规划设计性。只有建立在共情基础上的教育话语,才能被教育对象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比如,聚焦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新闻工作者等都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让人物在具体的场景中生动、鲜活,引发学生的关注,厚植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注重涵养学生包容理性平和的心态
        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干预,消除其个人心理的应激和恐惧状态。加强学生大局意识教育,包容理性平和的心态源自对疫情防控形势的正确把握。要加强学生对疫情防控全局与局部的认识。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疫情防控并不仅仅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要加强学生对疫情防控当前与长远的认识。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举措,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坚定防控不放松、发展不耽误的信心;要加强学生对疫情防控规律与目标的认识。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与不断现固成果、扩大战果,全面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之间的关系。应凝聚学生主体共识,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与共、休戚相关。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对各国政府治理能力提出新考验,重大疫情防控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増加了世界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新冠肺炎疫情是国际公卫生紧急事件,中小学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要教育学生从纵横比较的视野,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激励自己做先进文化的实践者和引领者。不难发现,学生爱国之志的确立必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结论: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的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有其特定的指向性,其实质是借助疫情防控这一载体,使学生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共患难,为夺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葛明星.“互联网+”时代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及对策[J].高教学刊,2020(20):42-44+48.
[2]李春梅. 爱国主义是中国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力量[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7-02(006).
[3]胡军方.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国际视野[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7-0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