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鹰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137408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普及下,新媒体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各行各业转型的主要趋势,高校也不例外。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在新媒体时代下面临着诸多挑战,虽然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便利,但学生在多元化的信息下极易迷失思想。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在新媒体下的有效实施,就必须积极探索创新路径,从而为我国思政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政;创新路径
前言:新媒体就是和传统媒体相比具有一定差异的媒体模式,例如自媒体端、数字网络、移动通信、互联网等。由于新媒体的个性化较强,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互动,也使信息更加快捷的传输。在新媒体视域下,其对学生获取知识、价值观形成、思想观念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面对这种现状,高校思政方面的教职人员,采用科学合理的路径对思政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增加思政工作的有效性和其正面效能,增加思政工作的实际效果。
1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政工作中的窘迫境况
1.1具体思政建设工作的传播路径较受限
相较而言,以往的高校思政建设工作面临问题较为繁杂,而其中的实践工作人员对新媒体价值性的认知较缺失,使既定的思政工作依然滞留于传统性的固守化课堂施教形式,致使具体高校思政工作进度难于高效达成。由于过往的思政施教思想已难于较好契合于当前社会的发展实际需要,因此其并不利于实际思政工作的直观化开展。又由于当前对思政工作的宣传方式较为受限与单调,一般仅限于固定化的上传下达方式,并且借助校内固定设有的宣传窗口进行传播。整体上呈现出思政建设工作的传播路径较窄,难以推进实践工作顺利施进,因而为在专项思政工作方面收获良好的示效,急需把控好当前的新媒体发展机遇。
1.2网络的复杂阻滞思政工作的常规开展
对以往的高校思政工作而言其相对乏味、枯燥,为有机缓和该局面新媒体应势出现,其在很大程度上为受众学生供应了坚实的思政网络资源储备,但同期也产生一定的消极状况。比如,相应错综复杂的网络讯息难以被学生高效辨别,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学生网络信息选择的压力。因此,高校思政工作应辩证的看待新媒体环境,但该种网络的复杂性也进一步阻滞了高校思政工作的常规化开展,也较难于凸显出新媒体的正向效用。
2新媒体为高校带来的机遇
新媒体增加思政工作的时效性,由于新媒体的特殊性较强,使人类的沟通交流更具便捷性,学生也会将心理想法和自身价值在新媒体上进行体现,这就需要高校的教职人员通过对学生的实时状态进行掌握把控,以此规范学生在互联网新媒体上的言行。新媒体环境下,为高校教职人员提供更便利的条件,帮助把控学生的思想状况,对学生的实时动态进行深层次掌控,对学生的状况也可以预测和分析,增加了思政工作的实效性,方便思政人员实时监控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发生的问题进行思政教育,提升教育的精准度,防止高校学生出现思想偏激行为,这是新媒体为高校思政带来的便利,也是教学改革迈上新台阶的重大突破。
3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有效路径
3.1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对思政课程的内容进行大的整改,对许多的陈旧知识进行删减与替换,用新鲜的实例进行引导,添加近些年来国家提出的新政策、新主张、新规划等。要将课程的内容进行根本上的创新,打破原有的形式加入新时代的思想与观念,为了适应时代要求在授课时要多多使用互联网技术。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对教学工作进行减负,与此同时多在课上加入新鲜的互联网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提高课程内容的生动性与丰富性。
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多引用实例,并且在课程中添加新鲜的新闻实例,调整教学的形式让课程更加的生动形象,让学生更加的积极接受思政课程,并且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改进与发展。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反馈,并且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改变。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督促,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不断地改进。
3.2引进新媒体技术
引进新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形式的改变,引进新媒体技术有利于改变原有的枯燥形式,是的课程内容更加的生动形象,在核心内容不变的情形下改变固有的思维,打开新的教学方式。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新时代的了解,也可以让学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广阔思维方式更加的发散,真正的让思政课改变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在今后的发展当中能够更加顺应时代的变化,增强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不断地了解国家的新动态,让学生养成敏锐的观察能力。在学生的未来生活与发展中提供帮助,让学生积极的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改变,让他们成为未来国家的新力量。
3.3教学方法不断改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更多元的教育形式,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利用线上的有意义的知识引发思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学生自发地去学习。开辟更多的创新教育途径,思政课要跟上新媒体的发展步伐,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改变,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断地丰富活动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创新授课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接受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与学生共同思考共同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还应该成立专门的思政课教育部门,对课程形式进行创新并且不断的梳理与改进授课内容,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挖掘新媒体的功能与作用,整合各类资源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加以应用。
3.4改变原有的考核形式
为了确保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对学生的考核机制进行相应的整改,利用好新媒体技术打破传统的考核机制,营造全面的立体的多元的考核机制。对学生线上线下的教学情况有正确全面的考核,进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对学生的考核形式做到全面化,从传统的笔试改为新型的线上考试与线下考试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的成绩更加真实。各大高校也要提高对于思政课的重视程度,让学生能够在考核的压力下认真学习,可以在考核中加入平时的表现成绩,让学生不能通过传统的临时抱佛脚的形式来达到通过考核的目的,让学生真正的领会知识,能够有真才实学。也要通过新媒体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思政课上更加积极,能够在新的课程形式下学到更多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在新媒体时代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各大高校要对思政课存在的问题予以重视,并且抓住新时代的机遇,完成全面改革真正的实现信息化教学,并且还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模式,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出真正能够报效国家的高素质人才。并且让学生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快乐的学习健康成长,不断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积极迎接新的挑战,引导学生正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翠.基于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化工专业学生思政教育研究[J].粘接,2019,40(11):155-157.
[2]徐琳.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评《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J].新闻爱好者,2019,(7):后插14.
[3]张冠华,孟恒芳.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应对[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0):159-160.
[4]宋学山,韩卓育.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风,2020(11):81+89.
[5]黄珊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创新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02):93-96.
[6]张晓明.新媒体背景下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国际公关,2020(0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