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高
彭州市葛仙山楠杨学校
摘 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行,小学体育逐渐受到公众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跳绳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基础项目,其可以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激励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相关教育同仁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体育;跳绳教学;激励教学;应用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身体以及心理素养的重要学科,其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跳绳是小学体育的基础教学项目,其难度系数较低。参与性较高,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互动能力进行锻炼,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以及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价值,受到小学生的普遍欢迎。因此,在跳绳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升其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通过激励教学法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力,为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一、激励教学的作用
首先,激励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在进行小学体育跳绳教学的过程当中,根据每一名小学生自身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让一些不喜欢或者排斥跳绳运动的小学生也能够参与到小学体育跳绳的活动当中,更好的调动小学生对于体育跳绳运动的积极性,增强小学生身体素质。
其次,激励教学能够提升小学生综合能力。教师在进行小学体育跳绳教学的过程当中,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学生的鼓励教学,小学生对于体育活动开始重视,通过小游戏的运用使得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增强,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最后,激励教学可以营造快乐的教学氛围。在进行小学体育跳绳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只是在旁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上课的氛围变得轻松,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教师准备的游戏当中,从而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激励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通过语言进行激励
传统的体育跳绳课堂,教师负责发号施令,学生负责执行,使得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降低[1]。将同样的话语换一种说话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进取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体育跳绳课堂上教师布置一分钟跳绳六十次的练习任务,可以用“大家对于此次任务有没有信心?”或“我觉得咱们班学生一定可以完成任务的对不对?”等类似话语来询问学生,给予学生能够完成任务的心理暗示,增强学生自信心。在学生进行课堂练习的时候,能够保持着充足的干劲,从而更高效的完成课堂训练。
小学生的心理素质相对薄弱,在完成分配的任务之后,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夸奖,在未完成分配任务时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鼓励。在教师进行体育跳绳教学过程当中,适时的对小学生进行口头表扬或者鼓励,使小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课堂练习当中,不断取得进步。
例如在进行完一分钟跳绳测试之后,教师针对一些表现优异的小学生用“这次表现不错,下次继续保持”此类话语来激励学生继续进步。而对于一些勉强及格或者没有及格的学生可以用“跳的不错,如果起跳高度低一些,手腕摆动频率大一些下次肯定能够更好”此类话语来鼓励学生不要丧失信心。通过合理运用语言进行小学生的激励,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能力,而且学生积极的参与,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制定目标激励
小学生对于自身能力的判定没有固定标准,很多时候只是效仿被人,教师在进行体育跳绳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针对学生特点进行目标的制定,适当提升目标难度,以此培养学生的目标感和敢于挑战的勇气[2]。例如在体育跳绳课堂中,跳绳长度和跳绳难度是呈正比,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跳绳长度的选择当中,应当进行学生的引导,对于学习能力、身体素质较强的小学生应当鼓励他们选择更短的跳绳来挑战自己。而对于一些身体素质、学习能力较差的小学生,教师应当阻止学生跟随他人选择较短跳绳,引导学生选择较长的跳绳,在小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巧之后,在进行难度的增加,学生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跳绳技巧,而且难度挑战成功后的满足感使得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不断提升自身的跳绳水平和心理素质。
根据小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适合的目标进行激励,学生在增强自信心的同时,逐步加强自身的跳绳技巧,而且学生在完成挑战目标后的满足感和教师的奖励,使得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加强,充分享受着体育跳绳带来的快乐。
(三)制定比赛激励
在进行体育跳绳教学的活动当中,小学生可能会因为持续的体育训练逐渐丧失了学习欲望,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使得小学生不愿意再参加体育跳绳活动,身体素质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制定比赛,让学生形成竞争意识,活跃体育跳绳活动气氛。例如在进行完本节课堂的体育跳绳教学任务后,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实力相对均衡的小组进行一分跳绳接力比赛,每组抽派出两人进行跳绳计数,穿插进行,防止本队队伍人员作弊,然后教师负责计时,可以准备小黑板,记录每组每次的跳绳次数,对于最后总数最多的队伍给予一定的奖励。
学生在进行比赛之前,小组会进行指派顺序的商讨,因为黑板上的计数会对后面比赛的学生造成一定心理负担,所以学生在分配人员会根据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强弱进行人员排序,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跳绳长短进行加分项设立,让学生不断的挑战自己。通过制定比赛让小学生养成竞争意识,即使这次没有取胜,但是好胜心的驱使会使学生更认真的投入到下节课堂的学习当中,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当中进行奖励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上文分析可得,语言激励可以给予学生完成目标的动力,制定目标激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制定比赛激励能够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奖励教学能够应用到小学体育跳绳的教学当中。
参考文献:
[1] 金丽丽. 探析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运动.2017(24):129-130.
[2] 周芯,吴伟.浅谈激励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体育.2013(06):7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