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椿彪
福建省龙岩市师范附属第二小学 福建省新罗区 364000
摘要:所谓读写结合是指将阅读和写作的价值统一起来,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互融合,相互促进,通过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的形式,使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显著的提升。本文基于读写结合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展开论述。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引言
古人曾经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我国古人就把读书看得很重要,读的书多了,才会下笔如有神。这说明了读与写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的教学中,要努力去探索和创新,把语文的读写更好地进行结合,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读写结合教学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读写结合这一教学理念,能够把阅读以及写作的价值和意义实现真正的统一。在这一教学理念之下,学生可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积累写作素材,使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而写作与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直接性的连接,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一些词语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够使自身的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充分体会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用心。阅读教学主要是对一些词语的意思进行解释,对一些修辞手法的使用进行认知,对作者的主旨思想进行体会,对作者刻画人物时的描写方式进行体会等。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可以获得更多的写作技巧,教师在对他们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把从阅读教学中得到的写作技巧以及一系列情感表达的感悟运用到写作当中,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提升写作能力的同时,对阅读所发挥的作用得到更为深刻的体验,从而使阅读教学的意义得到真正的实现。写作教学主要是对一些词语的使用能力进行练习,对学生的构思能力进行锻炼,对学生的描写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进行塑造。学生的词语使用能力、构思能力、描写能力并不是凭空拥有的,主要是依托阅读教学所得到的,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章作者的构思、词语的使用等方面的经验进行充分的吸收。学生的阅读量以及鉴赏文章的水平得到提升,可以为学生写作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学生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充分体会阅读的重要性,使写作教学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阅读能力非常突出的人才能够拥有较高的写作能力,而写作能力比较突出的人,无论是在阅读的数量、阅读的深度以及阅读的范围都比别人更优秀。所以,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把读写结合这一教学理念贯穿始终,这是语文教学发展的现实需要,并且这也遵循了客观规律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
读写分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写分离是目前教学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许多语文老师只注重学生成绩的高低,将阅读和写作看做教学中的两个不同模块,对两者间的联系认识不足,将阅读和写作分开教学的同时分开来进行练习,这就导致小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不尽如人意。而有的老师虽然认识到读写结合的必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是形式大于内容,使读写结合教学流与表面,比如学习写景的记叙文就单纯让学生进行写景练习,无法真正达到读写结合的教学效果。只读不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语文老师对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部分老师认为在阅读教学时贯穿写作教学是一种比较费时的事情,会影响阅读教学知识,因而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比较排斥讲解写作技巧等内容,使阅读教学只停留在基础的理解能力和总结能力的培养上,忽略了阅读促进写作的重要作用,导致学生对阅读文章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刻,阅读效果不理想的同时写作效果也不佳。
三、读写结合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利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读写结合习惯
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阅读数量的多少以及写作水平的高低。如果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应该利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当学生养成了自主进行读写结合学习的习惯以后,学生的语文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提升上来。学生在习作训练中,必须要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进行长期的积累、反复的历练,从而把握写作的规律,打造习作方舟。因此,语文教师要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例如,语文教师要求学生每个月从图书馆中借一本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书籍,然后在每周的作文课上,让学生认真地阅读,要求学生控制阅读的速度,并在一个月内把这本书阅读完。如果作文课上看不完,学生就在空余时间来阅读。在下个月的作文课上,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看的书籍,写一篇八百字的观后感,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写的观后感进行点评。这样做,学生每个月都会阅读一本书籍,阅读之后还会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二)增加学生在阅读中的积累
阅读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生可以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情感体验。小学生因为兴趣不浓、体验不足、素材匮乏,很容易陷入写作困境。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中深入地理解一些词句,探究不同文章的不同写法,然后化为己用。例如,在叙事的写作训练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注意在阅读中重点探究文本如何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写人的写作训练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注意在阅读中着重抓住文本如何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外貌、性格等。
(三)训练续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些课文学生学了以后往往觉得意犹未尽,这时就要用续写点燃学生的创作欲望。如:在教学《草虫的村落》一课时,指导学生进行续写。首先,在理解了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拿出具体的句子进行品读:“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再启发学生试着想象:在草虫的村落作者还会遇到哪些小虫子?如果你去草虫的村落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这样,发挥学生的想象,把想到的续写下去。从反馈情况来看,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站在写作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努力让学生结合日常积累将阅读中获得的感受体会外化为语言文字,实现理解向表达的迁移。同时,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仍以感性思维为主,因此写作练习要灵活多变,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其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落实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从现实的角度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有着较强的联系性,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有效地将两种教学进行融合,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同时还可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许改先.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520-521.
[2]孙静.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408-409.
[3]高霞.小学语文中段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40.
[4]王艳春.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9):240.
[5]刘莉.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研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上).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