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新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朝阳小学137000
摘要: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与未来的希望,而安全则是保障学生成长的必要条件。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管理者与各个教师,都应抓好校园安全管理,杜绝学生的学校安全隐患,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平安校园的建设,进而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中,能够健康成长与长远发展。
关键词:校园安全;教育;安全管理
学生眼中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们,心中的世界与校园都是非常安全的,自身缺乏安全意识。但是实际校园中仍旧存在安全隐患,因学校缺乏完善的安全教育管理,无法确保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甚至教师的校园教学工作会受到严重的教学阻碍,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改善这一不良教学现象,从校园中的各个安全层面,抓好校园安全管理对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从根源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使每名学生都能平安地学习与成长。接下来,本文对如何抓好校园安全管理,促进平安校园建设的策略作如下探究
一、强化安全意识是学校安全管理的前提
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是学生安全管理的前提,同样是学校的教学职责所在,以此才能为学生建设平安的校园环境,使学生能够平安地学习自身所需的文化知识。由于教师或者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薄弱,无法形成保护学生的安全意识,致使学生在校园中经常会出现安全事件,不仅使家长会产生对校园管理的质疑,不敢将学生送到学校中学习知识,还会使学生产生身体或者心理问题,打击学生的幼小心灵,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对此,学校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安全管理:
一方面,组织学校中的全体教师进行安全管理培训,使教师意识到保障学生安全的重要性。学习校园中的安全管理防范措施。让教师能真正从学生的安全角度出发,进行对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从自身的实际教学管理工作中,避免学生在校园学习中的安全隐患,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学习榜样,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另一方面,让教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教授学生明辨事物的道理,树立正确的道德素质与思想观念。使学生不会在教师不注意的情况下,在校园中进行危险的学习与玩耍行为。使学生能够时刻保持良好的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身安全的基本方法,促使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今后的良好发展。
二、 增强责任意识是学校安全管理的保证
增强责任意识是学生安全管理的保证,各科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之前,应该提前将教学内容与教学安全防范措施,整合到一起进行对学生的教学,将学生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全部考虑到,使学生能够安全地学习教师教授的知识,为学生构建出一个平安校园。如若教师自身存在侥幸与厌烦心理,自认为不会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往往就会出现安全事故,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受到危害,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任课教师必须要增强安全责任意识,从安全问题的源头上,制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发现学生出现身体不适的任何情况,第一时间送学生到医务室或者医院进行检查,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教学目标。
举例来说,美术课程中需要的各种色彩丰富的颜料,在教授学生绘画的过程中,教师认为整合安全问题进行备课过于麻烦,之前的教学中并未出现安全问题,就会形式化地书写安全防范教案。后来,由于老师这一点安全责任意识的缺失,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出现将颜料揉入眼中、吃到口中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对此,教师应提前考虑到这种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安全责任意识,为学生准备绘画手套,监督学生必须在绘画之后进行洗手,就可以成功避免这种安全问题,为学生构建安全的学习课堂环境。
三 、加强安全制度的落实是学 校安全管理的关键
加强安全制度的落实是学生安全管理的关键,将学校制定的各种安全制度,真正落实到对学生的安全管理监督中,才能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促进平安校园的良好建设。现今校园安全管理中,尽管安全制度条款明确,标明了每位教师应尽的工作职责与安全监督时间,但是学校高层管理者缺乏对管理实施的检查,监督教师自身的监督责任意识低下,都导致安全制度的无法有效落实下去,使学生无法在平安的校园中健康成长。
其一,学校中的管理者应加强对安全监督者的管理检查,定期进行对教师的监督检查,不定时进行对教师安全监督效果的抽查。让监督教师自身增强对学生安全的监管意识,并积极地落实相关的安全制度到实际教学管理中,为学生提供平安的校园学习环境,愉快的校园学习氛围。其二,结合各个学校中出现的因监督安全出现的安全事故,对学校中的全体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教师从安全案例中吸取安全管理监督教训,丰富教师的安全管理经验,提高教师的安全制度落实意识。让教师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安全制度进行管理,全体教师同心协力地建设符合学生健康发展需求的平安校园。
四 、及时有效处理是学校安全管理的核心
俗话说“安全关系你我他,校园安全靠大家”,保证每名学生的人身安全,是学校的基本责任,关乎着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家庭的和谐,但是就怕学生在校园中因自身的危险行为,产生的安全事故。对此,当安全事故发生之时,教师应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这是学生安全管理的核心所在。教师应时时刻刻对学生强调安全教育,让学生学习安全教育知识,并对于无法预测的安全事故问题,进行积极的及时处理,使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接受到治疗,促进平安校园的建设,以及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举例来说,学生正处于贪玩的时期,在校园中的大课间活动中,原本在教师的监管下学生都在良好地进行课间活动,这时其中一名学生与另一名学生竟然大打出手,是教师始料未及出现的安全问题。与此同时,教师立马进行呵斥分开两名同学,并将学生送到医务室进行安全检查,安排助教老师对周围的同学进行调查,查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原来是对一个篮球的争抢不和而打架,还要让两位家长到校解决这个问题。运用这种及时有效的处理方式,最大程度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并能处理好学生之间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单独的心理指导,使学生能够化解矛盾,警示其他学生不可出现这种不良行为。
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是一切教学的基础,抓好校园管理工作是保障学生发展的必要举措。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动管理,运用有效的校园安全管理方式,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落实校园中的安全责任制度,进而高效促进平安校园的建设,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邬玉花.用责任擎起校园安全的风帆[J].知音励志. 2017(02):65.
[2]张立.抓实校园安全管理之“三化”举措[J].儿童与健康. 2017(1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