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0期   作者:韩照新
[导读]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既是师生沟通、活跃课堂的手段,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创造力、掌握知识的过程。
        韩照新
        山东省齐河县第一中学  251100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既是师生沟通、活跃课堂的手段,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创造力、掌握知识的过程。但尽管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实现有效性却需要精心处理,科学设计。一方面要确保与知识有很好的关联度,在学生回答中传递较广的信息和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灵活掌握提问的节奏,与学生形成有效的沟通,相互促进,从而借助提问的桥梁来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引言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课堂教学中很好的实现与学生互动和对话,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对话以及有效培养学的探究能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设计合理有效的问题,通过教师针对性的提问,引导学生积极的去思考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多彩的化学知识,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课堂提问教学效果。
一、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现状
        (一)问题缺乏灵魂,毫无意义
        有效问题应当是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大多为有一定难度的特殊疑问句。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没有回答的动力,这样的问题就没有意义。很多老师喜欢用“对吧”“是吗”“是不是”这种口头禅向学生提问,很难引起学生的思考。这种一般疑问句的答案只有“是”或“不是”两种,即使学生没有认真听,蒙对的几率也有一半。所以就算学生口头上回答“对”“是”,也很可能只是机械应答,根本没有经过思考。教师很难通过此类问题来掌握学生的听课状态和知识掌握度,甚至会误以为学生接受得很好,导致课程进度过快。
        (二)教师的评价不够恰当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意识到答案的正确与否不是最重要的,更应该重视提问所反映的学生的学习状态。过于纠结答案的正误,不仅会让教师错误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还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危害。学生答错了问题,老师不应该第一时间批评,而是要与学生共同思考答错的原因。在不同情况下,学生答错问题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教师应随机应变、灵活评价。比如,对于难度较大或新学的问题,学生答错是可以被接受的,过于严厉的批评会让学生觉得老师不讲理,引起叛逆心理;如果是难度较小或已经学过的问题,学生答错了,就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找出答错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学生没有认真复习,导致对知识点掌握得不牢固,或者上课走神、心不在焉,那么老师就应该及时提醒学生;也有可能是因为教师在讲新课时没有着重强调这个知识点,在之后的授课中也忽略了这个知识点。总而言之,导致学生答错的原因是五花八门的,教师要善于分析原因,并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有了教师的帮助,学生才能意识到自己错因,及时纠正错误,避免再次犯错。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听到错误答案后就眉头紧皱,令学生望而生畏,就算又想到了答案也不敢再说,很可能失去回答问题的自信和动力。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性提问
        (一)深挖教材,凝练课堂提出的问题
        问题相当于思维的呈现方式,将其应用在课堂中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形成明确的思维内容和思维方向。由于课堂中的时间有限,如若设计大量、琐碎的问题,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更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需要深刻解读教材,与学生的化学水平、教学目标等要素结合,精心设计课堂各环节所要提出的问题。一方面使问题具备凝练性和层次性,让学生能够凭借关键性问题的思考来把握知识,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

其中可以增加推理、开放且具有深度理解力的问题类型比例;另一方面,在构建新知识的整体背景下提出关于回忆、经验等层次性的问题,以为学生回答更高水平的问题奠定基础。
        (二)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化学课堂教学提问时机把握的恰当,提问就会良好的效果。教师应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从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一是学习枯燥而难度大的内容时设问。学生在学习枯燥而难度大内容时,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很容易分神,教师在此时提出有效问题让学生回答,就会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认真学习;二是在教学内容重难点处提问。重难点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核心,学生学习起来往往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的重难点处科学的提问,一方面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的深入的努力思考同老师一起突破重难点;三是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提问。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已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新旧知识连接点提问,使学生从已学知识上借力去思考、分析和解决新学知识,轻松的学习掌握新知识。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教学时,提出“你能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分析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吗?”的问题,学生回答:“H2→HzO的过程中得到氧,称为氧化反应。H2被氧化生成HzO,Hz具有还原性,是作为还原剂。而CuO→Cu的过程中失去氧,称为还原反应。CuO被还原生成Cu,CuO具有氧化性,是作为氧化剂。”接着,再让学生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标出来,这样就非常容易地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迁移到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学生轻松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三)控制提问质量和提问频率
        质量过低且频率过大的提问,对学生来说太简单,会造成学生对课堂的轻视,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所有知识点,不必再听课;质量过高且频率过大的提问,对学生来说太困难,会让学生有太大的压力,上课担惊受怕;质量过低且频率过小的提问,容易造成学生走神,降低教学效果;质量过高且频率过小的提问,会导致学生难以了解自己的课堂掌握程度,造成不必要的迷惘。只有控制好提问的质量和频率,才能既帮助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调整授课速度,帮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程度。
        (四)及时反馈,升华课堂提问的效果
        反馈是实现课堂提问有效性必不可少的环节,科学的反馈能够让学生从回答问题中获得认可和自信心,并相应对问题中所获得的知识内容建立深刻的印象,以完善个人的化学知识体系。但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反馈并不是任意运用语言进行点评,而需要有针对性和智慧性,能够让学生从教师的反馈中受到启发,对个人思维有所强化。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回答结果和思路进行引导,运用恰当、真诚的语言帮助学生理清思考逻辑,并鼓励学生以正确的方式继续前进,从问题中收获良多。
结束语
        课堂提问是一种具有艺术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但很多时候,课堂提问并没有真正发挥效力。停留在“你问我答”的浅层形式上,缺乏思维的引导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因而教师必须深刻探究提问的有效方式。在化学教学中除了对问题进行凝练,传递关键性知识,还需要灵活使用追问策略,捕捉有益于学生深层次思考的机会,并借助科学的评价反馈,全面刺激学生对问题的感触和理解,以提升化学思考力和创造力,强化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海平.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46.
[2]吴梅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4(02):169-171.
[3]张亮.论高中化学有效提问之必要性与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4):136-137+154.
[4]王春霞.高中化学课堂教师提问艺术探析[C]..教师教育论坛(第四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94-396.
[5]何增毅,李孟冬,廖志刚.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探究[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八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57-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