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薛艳
(沂南县第五实验小学 山东 临沂 276300)
摘 要:根据当今现行的课程教育大纲规定,教师被要求创新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在课堂除了是个教学工作者以外,还是学生的指明灯,发挥着主导作用,以求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本文据此对小学数学“让学引思”的教学进行分析概述,并适当的提出几点实施措施,以供借鉴。
关键词: “让学引思”;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基于“让学引思”的小学数学教学,就是对现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课堂进行改革,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教师的多方面引导,最大程度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吸收消化。“让学引思”还能让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培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做到学进去、学到家了,能够建立起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思维,有助于后续的学习。
1在教学三阶段实现“让学引思”
1.1课前预习,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根据现代教育学的观点可以看出 ,“让学引思”中的“让学”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并且根据学生之间个体差异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引导教学计划,使每位学生的学习潜力都能发挥到最大,学习能力提升到最优。而最能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就是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授课前对下一堂课所要教学的内容进行通读理解一遍,并将看不懂的知识进行勾画标注,等待教师的课堂讲解。在这一过程,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师进行授课后体会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后,学习也会变得更加主动。
此外,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玩心比较重,刚开始就期望他们自主预习是几乎不可能办到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时要求学生回家预习下一堂需要学习的内容,并针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设置一些比较合理的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预习。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还可以提醒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者其他合理途径解决预习中遇到的知识问题。
最后,在进行预习内容课堂教授时,教师应该先了解所设置问题的回答情况,以此充分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预习虽然是以完成作业的方式进行的,但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耐性,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提高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1.2课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思考能力
数学知识枯燥且无味,笼统的概念对小学生来说太难理解,思维也会受到知识框架的限制。思维得不到放开,学生就会束缚在原始框架里,因而对数学提不起兴趣,感受不到数学的乐趣,也就无法提高思维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在课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方法来增加课堂的活跃度,使教学多样化,引导学生思考,引起他们的兴趣,能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使他们能轻松吸收数学知识,提高教学课堂的效率。
例如人教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周长问题,教师在讲解完这一单元的目标知识以后,拿出相关习题,以让学生自主动手的方式引导学生找答案。教师在讲解完相关基础知识以后要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通过动手对准备好的纸张进行拼接,探索该题的正确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给学生太多指导,而是应该给他们充分的思考时间。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就会有许多新的想法,这些都是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表现。这样有充分自主思考时间的课堂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
1.3课后延伸,鼓励学生多思维思考
所谓课后延伸,就是对课中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思维拓展,让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后有更多的相关知识的积累,虽然比起课堂知识来说,延伸知识在应试教育中的占比要远远小很多。但其作用却很大,延伸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这种思维对学好数学知识来说,在一定程度上要比课堂知识的作用还要大。
要想做到课后延伸,光靠耐性不足的小学生们是不行的,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作业时,设置一些不夸张脱离于课堂内容,但又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让他们自主思考,学会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形成多向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2开展有趣小活动,实现“让学引思”
小学生的年纪正是最容易培养兴趣的时候,他们的思维非常活泛,甚至跳脱,产生兴趣的时间不能保持很长时间,也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烦情绪,有了兴趣,他们才会主动的接收知识,并且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引思”就是要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从而主动思考,而让小学生能产生学习兴趣的就是开展各种有趣的数学小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和各种小游戏结合在一起,通过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地配合教师教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全班学生学习,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的?最小公倍数?一课,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报数游戏,让学生依次报数,第一次报2的同学站起来,第二次报3的同学站起来,以此类推进行报数游戏。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在玩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思考站起来同学的报数有什么特别之处,并引导学生找到最大的和最小的。这样的游戏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最大程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了他们的思考,实现了“让学引思”。
3设置针对性的课堂小提问,实现“让学引思”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多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堂小提问,并和学生有一定的互动。我们可以认为这样的课堂是活跃的,同时学生个体之间的思想也是不同的。教师帮助学生思考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根据回答的问题来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全班同学思考。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例题:“树上有16只小鸟,先飞走了6只,又飞走了8只,还剩多少只小鸟?一共飞走了多少只小鸟”,这道题考察的是学生对加减法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按照题设的问题结合本班学生情况进行问题的改良,让学生自己代入该题中,进行思考解答。一旦学生回答了问题,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这样一个双重提问可以让学生理解知识,并且通过课堂提问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促进更深更有效的教学。
4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实现“让学引思”
所谓“让学引思”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和学生互动,互动才有交流,交流才会思考。而且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能更直观地了解每位学生地学习情况,掌握他们真实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针对性的进行差异教学,真正做到“让学引思”模式中教师所想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适当的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机会,共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互动环节,教师应该对学生多加引导,对于那些回答问题积极并且答案优秀的同学给予赞赏,同时,对于那些不太活跃的同学,教师应该着重引导,根据他的思维情况进行适当的提问,并给予他鼓励,让他慢慢得跟上大家的思考步伐,融入到课堂中来。这样的互动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思维,实现了“让学引思”。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是人的一生中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小学数学更是能让学生为以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学科,因此,针对高效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让学引思”的教学模式,计划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黄益萍. “让学引思”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 黑河教育. 2020(01)
[2] 刘晓梅.小学数学“让学引思”教学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05)
[3] 杨丽芳. “让学引思”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 甘肃教育. 2019(09)
[4] 章盼男.让学引思打造精彩小学数学课堂[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