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问题导学法为初中数学课堂增添活力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0期   作者: 田玉印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
        田玉印
        陕西省镇安县初级中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问题导学法在结合现代建构主义、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杜威的教学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引入、问题提出、问题引导、问题交流和问题解决五个环节进行实施。探讨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巧用问题导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并进一步推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地位的实现。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引言
        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总体目标要求:中小学生可以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从数学的角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用数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数学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趣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将复杂的知识点转变为许多简单的问题,从而逐步引导和启发学生获得正确的结果。巧用问题导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学会多角度思考,保持求知欲,从数学的角度看世界,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将不断促进教师提高并完善自身的数学素养,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引导者,使师生关系得到良好发展。
一、提升初中教师对于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意识
        (一)学校应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加强问题导学法的相关培训
        问题导向学习法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然而,一些教师对问题导向学习法的应用意识薄弱,学校应重视问题导向学习法的实施。关于问题导向学习法的研究,学校应该给予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或者组织教师参加其他优秀教师的观摩课,以提高教师对问题导向学习法的再认识,丰富教师的知识体系。学校也可以定期邀请其他名校的一线教师,为本校教师开展实施问题导向学习法的相关培训,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对问题导向学习法的应用水平。
        (二)加强教师间交流合作意识,保证问题导学法有效实施
古语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在教学中加强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师在这一领域的教学水平。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前一起确定问题导向学习法的实施方案,互相倾听,记录对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对方的经验、技巧和宝贵的教学经验。课后,教师们互相交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交流中进行反思和总结。通过这种相互启发的方式,双方可以达到双赢的教学水平,从而更恰当的运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授课。
二、重视对学生思维独立性的培养
        (一)教师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长期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时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教师不应该只告诉学生自己的方法,完全正确的答案,因为教师和初中生解决问题的角度显然有很大的差距,初中生也没有认真思考过教师给出的答案。长期以来,教师的主导地位导致初中生往往只等教师回答,不动脑思考的坏习惯。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思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科学合理的设计问题,灵活处理学生的问题,及时调整思维,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为学生展示交流学习心得搭建平台,既能及时解决学生的困难,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应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认真思考问题。面对所有的学生,一个问题有很多答案。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些时间思考,让学生理清思路,与人交流。因为当学生有独立的时间思考问题时,不仅对知识点的理解会有所提升,还会促进学生和小组中的其他成员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产生新的问题,并通过组织自己的语言,把答案和心得展示给大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
        (三)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由于初中学生的数学知识逐渐复杂,学生无法只通过课堂学习来掌握相关知识,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课前,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记录自己不清楚的知识点,并带着这些问题去上课,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课堂上,教师应允许学生提问,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过程,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将所传授的知识相结合,以实践活动的方式分配,使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重视思维过程的重现   
        (一)教师要注重概念的内涵和使用边界
        概念是学习的基础。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学生在数学课堂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更为复杂和抽象,也会接触更多的概念。此时,学生运用相关概念更准确地分析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处理: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严格的定义与各种例题,使学生准确理解概念的内在含义;其次,教师通过结合各种情景的应用分析可以使学生准确把握概念的使用边界。通过以上两种方式,使学生最终准确掌握数学概念。
        (二)教师要注重学生解题过程的回顾
        问题解决是验证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由于试题千变万化,学生不可能完全做到通过解决很多问题来提高学习效果。此时,通过学习例题和变式训练,回顾并探索解题过程,可以更好地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事半功倍,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回顾解题过程,学会总结、反思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结束语
数学是一门有趣而又实用的学科,而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会使学生们真正爱上数学。然而,许多初中数学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向学习时对细节把握不足,因此通过分析初中数学教师对问题导向学习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学者和教师对问题导向学习法的再认识,丰富教师在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设计,明确问题导向学习法在课堂中的实施步骤,从而更好地将问题导向学习法贯彻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这不仅丰富了问题导向学习法的战略研究,而且对问题导向学习法在初中数学课堂的进一步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随着教育者对问题导向学习方法研究的深入,问题导向学习方法在课堂上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焕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运用[J].百家讲坛,2018,31.
        [2] 沈新生.基于问题导学的“对话式教学”初中数学教学应用研究[J].同行,2017,(6):269.
        [3] 曾继耘.差异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