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春武
(沂南县第五实验小学 山东 临沂 276300)
摘 要:在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中,教学关键点应该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而不是“模板式”的写作,写作的教学方向是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带有自己思想温度的作文,脱离套话、空话、假话,写出的内容要真实,贴近生活,同时,教师的教学也要联系实际生活,从实际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高年级生活化写作教学进行分析研究,并基于此提出措施,以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生活化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新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高年级的作文写作也有了新要求,要求写作内容有思想、充满真情实感。这其实也是语文教师所面临的写作教学挑战,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善用生活的日常点滴作为思路,顺着生活的痕迹,写出贴近生活的作文,以此改变学生往常作文东拼西凑、生搬硬套的写作现状。本文对小学语文高年级生活化写作教学进行探析研究,为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提供一份参考。
1小学语文高年级生活化写作培养的教学优势
1.1利于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思维活泼、充满好奇心的阶段,传统的靠模板写作限制了他们写作思维的发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对学到的语文知识的运用,写出来的作文也缺乏灵性,到处都充满了条条框框和生搬硬套的痕迹。这对学生的作文写作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还降低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而生活化的写作培养恰好满足了学生无话可说、无兴趣写作的写作现状,小学生正是日常生活的小小观察员,他们对什么都感兴趣,看到了就想分享出来,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将这些生活以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生活化的写作教学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缺,教师通过各种贴近生活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表达所看、所思、所想,学生有了分享欲,就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因此,小学语文高年级生活化写作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1.2利于提高学生写作真实性
在当今的小学语文写作大环境下,在教师的传统教学下,学生们以各类优秀作文为模板,以其框架为框架,再往里填充死板的内容,最终形成千篇一律的“优秀”作文。但在这样写作思想环境下写出来的作文只是在表面上符合了优秀作文的模板,而内里的内容却是经不起推敲的,一字一句都缺乏真实性,看不到一星半点学生的真情实感。对于小学生来说,注入了自己思想、自己生活的作文才是他们这个受教育阶段该有的作文。小学语文高年级生活化写作教学正是要求教师们要从学生的思想出发,以他们的日常生活作为切入点进行写作教学。学生的思维发散开了,日常的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了,他们才能有话可说,有了表达欲,并且将这些所想表达的通过作文表现出来,这样的作文才真正拥有了灵魂,有着学生们思想的温度,作文的内容才能充满他们自己的思想,才有温度,而不是冰冷的模板式内容。因此,小学语文高年级生活化写作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真实性。
2小学语文高年级生活化写作教学实施的主要措施
2.1鼓励学生养成写读后感、日记的习惯
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用文字描绘生活,更多的是表达情感,那种当时才有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在生活化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多鼓励学生写读后感、写日记等,这些都是能记录当时感情,提高作文写作技巧的微写作方式。
读后感的写作不仅能让学生多读多看、积累好词好句,还能让他们将阅读到这篇文章的所思所想和对文章的理解写下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锻炼了阅读能力,还能积累更多的语文写作素材、学到更多的写作技巧。日记也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将生活转化为文字,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表达情感。
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他们每天的情绪思想很复杂,也容易被外界所影响,他们需要找到一个契机,将自己每天所积攒的情绪和想法吐露出来。因此,日记就成了他们的树洞,在这里,他们可以表达自己一切的感情。这两种方式都能培养学生表达感情,并且拥有共情能力。
对于鼓励学生养成写读后感、日记习惯的生活化写作教学方式,一开始可以在课堂上以布置作业的方式作为开头。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作文?难忘的第一次?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们在学习周内每天回家都做一件从来没有做过的事,并将做这件事的经过、结果、感受等写成日记。一个周后要求学生们从这些第一次做的事中选择出最难忘的那件事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要求学生要真实表达自己当时做这件事时的感受并且突出难忘在哪里。这就能引导学生写出一篇具有真情实感并且有他们思想的真正的优秀作文。
2.2课堂情景化,利用生活日常写作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有趣新鲜永远是催动他们学习主动性、开放思维的最佳动力点。而传统写作课堂的教学是经典有效的,但也是一成不变的。这对于正处于好动且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的小学生来讲是行不通的,再加上现在语文写作的模板性越来越强,传统的写作教学更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是,如果教师在写作教学的内容上下功夫,将写作主题的表达形式设计地丰富多样,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并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教师的写作教学工作也能进行的更加顺利,课堂教学效率也会越高。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去理解事物的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将课堂情景化,把生活搬到课堂地方式,同时利用多媒体在教学内容里添加图片、视频、音乐、动画等能让学生直观感受生活的素材,协助学生进行写作。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二?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课下搜集有关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的故事及其形成由来。在课堂上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一写作主题引出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将事先搜集好的习俗节日以故事方式演绎出来,再让其他小组进行总结点评,在全部演绎结束后,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主题,要求他们结合自己所经历过的节日回忆,进行作文写作。
2.3引导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
在生活化写作教学的背景下,实践是生活化写作的重要素材来源。生活化写作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实际魅力。在多彩生活的感染下,学生的写作才更加具有生活气息,内容才能充满更多的真情实感。通过生活中的实践,学生才能切身地体验到生活地魅力,并愿意将这一份魅力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应该从生活实践入手,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积累写作素材。
例如,在进行植物观察类写作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亲手种植周期不算长并且自己喜欢的植物,在结束种植期限的时候,让学生把自己这段时间所种植的植物带到学校,并在同学间进行展示,并讲解自己的种植培育过程。不管种植成功与否,都让学生把自己种植的经过结果及这一过程的感悟都用写作表达出来。通过这一实践,学生们不仅动手体验了,还丰富了自己的情感,为以后的写作积淀了经验。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高年级生活化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多从生活角度出发,以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写作,将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融入到作文写作中,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灵活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以生活引导学生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徐丹英.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J]. 中华少年. 2019(36)
[2] 陆奈滨.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对策[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9(09)
[3] 朱克梅.关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分析[J]. 智力. 2020(10)
[4] 张恒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 学周刊. 2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