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秋
(辽宁省凌海市育才学校,121200)
摘要:思乡诗是古诗词中的一大重要内容,对思乡这一主题的诗歌的鉴赏也尤为重要,最基础的就是要把握诗歌中思乡意象的内涵,由此进而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及情感。本文将以八年级上册的几首诗歌为例,简要分析初中语文学习中思乡意象及诗句的评析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乡诗;意象;
根据对于众多诗歌的意象及主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总结出当诗歌中出现某些意象时,往往代表着这首诗的大致主题及所要表现的情感意蕴。例如月亮,孤雁,夕阳、浮云,扁舟,风霜、落日等等,当诗句中出现类似意象,我们很容易就联想到故乡、游子、亲友等,因为在古诗文长期发展中,这些意象的内涵已趋于稳定,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写景所抒之“情”,借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结合即为 “意象”。以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对之进行多维解读,是鉴赏诗歌的关键之一。
对意象及诗句的鉴赏评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对古诗词中的句子进行赏析,首先要了解和说明该句的出处,文体,然后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这样才能保证解读的方向是否正确,如果大方向错了,后面的解释便全是无用功。例如《渡荆门送别》,就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加上诗中的“送别”、“故乡”等字词,就可以基本判断这首诗的主旨。
望云怀友、见月思乡,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月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同样,舟这个意象表达的是离情别绪、思乡、愁苦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
具体赏析中还要考虑研究作者创作时的境遇、心情等等,不能就诗论诗,任何诗句都包涵作者的主观思想和文化修养,以及诗人的性格和学识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有血有肉,才更贴近真实。
二、接下来就要根据古诗词的特点进行具体解析,古诗词一般由意境、语言、形式三个内容组成。
夕阳落日也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也是整首诗的名句,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一句中四个意象,简单随性,但又无不透露着苍凉阔大,拥有极强的画面感。蓬草,把自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出了内心的漂泊无定之感。归雁,北归的雁,雁往北归是归家,自己也往北去,与雁同行,却是离家表达内心的寂寞伤感。
三、诗词具有凝练、抒情、篇幅短小而又丰富的特点,因此既要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又要靠自己去领悟和想象,甚而体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奥妙。
风、霜、烟等意象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在天地之间,人是如此的渺小孤独,正是因为孤独,所以才思乡,思乡就是寻找个人与他人的联结。但是故乡在哪里呢? “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的就是诗人置身地浩渺天地、广袤宇宙中无所凭依、无所触碰的孤独感。
结语:一首诗词的骨干是意象,它的灵魂是意境。诗词中的一个个意象是固定的,可是由这些意象经过排列组合之后,所呈现出来的意境却是创作者内心情感和现实世界的和谐统一。当我们能够触摸到这种意境时,才开始对这首诗词有了一些体悟。诗词真正能够带给我们并留下的东西,正是经过诗词鉴赏并体悟到一种意境,由这种意境带来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带来一种心灵上的升华,进而产生一种推动你自己创作的力量。意境的感悟是解析一首诗的灵魂,而意象的分析就是触摸意境的途径,二者都是古诗词鉴赏中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