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堂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蔡河学校 741616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行和新课改教学政策的逐渐深入落实,初中数学作为初中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已经逐渐认识到了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积极响应国家的新课改教学号召,构建基于生活化教学的初中数学新型教学模式,以激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进而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不断向前发展。本文将阐述,初中数学课程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学科,初中数学主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学习与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其数学思维,对于学生的日后发展至关重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落实下,随着新课改教学政策的实施,以往教学手法与教育理念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亟需构建以生本理念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模式,进而提升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及效率,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生本理念的实践予以更深层次地探讨,以期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裨益。
关键词:初中教学;生本理念;实践应用
前言:在我国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传统教育理念下“师尊生卑”“唯成绩论”的错误教学观念和“满堂灌”“填鸭式”的落后教学手法,无疑影响了当代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导致初中数学教育停滞不前,许多新的教学观点和新颖的教学方式都没有得到数学教师的采纳,沉闷枯燥的课堂教学氛围打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不断下降也是因此而起。所以,在新课改教学大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1什么是生本教学理念?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对生本教育最核心实质的理解:
1.1生本教育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教育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特点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
1.2生本课堂是探究与交流的课堂
生本课堂要求教师不要轻易将问题和任务的结果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经过讨论、实践、探索等方式与伙伴一起归纳、推理和总结得出。
1.3生本教育是使学生事先有准备的教育
无论是“前置性作业”还是“前置性思考”,如果没有教师对学生事前的要求和准备,没有学生事前的“准备性学习”,在课堂上以生为本就成了一句空话。
1.4生本教学是教师为学生而设计和服务的教学
如果我们不尊重学生的心理能力和情感需要,就会造成学生主体性的丧失。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活动对象兴趣和、初始认识水平等。
2“以学生为本”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首先第一个原因,是人类作为主体人的地位,正在不断上升,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人的因素。同时从人的发展历史能够看出,远古时代人的社会地下,仍然处于野蛮时代。而到了农耕社会,人们开始学会使用火,并且打磨石器来捕猎动物,进一步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最后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越发明显。因此以人为本理念的诞生以及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关注,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其次第二个原因,则是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人们对学生培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们更需要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体制下,人们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分数来进行,从而造成大量的高分低能现象。而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却是全面的,因此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摒弃应试教育的弊端,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核心素养。
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人的全面培养,初中学生在世界观方面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要求数学教师加强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应用,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提升。
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以生为本”理念的实践
初中数学作为我国义务阶段中的主要课程之一,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等,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人们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笔者将所需要注意的要点,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3.1结合实际生活,创设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不只有理论知识还有一些晦涩难懂的抽象知识,对于一些数学学习基础并不扎实的学生而言,面对这些抽象知识时的学习难度较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减缓学习难度,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我在承教《轴对称》这一课时,请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想一想在我们实际生活中都出现了哪些符合轴对称图形定义的事物,谁想到的轴对称图形数量最多,谁就可以拿下今天的“课堂智慧星”称号。教师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多与实际生活结合,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这些看似十分难懂的定义和概念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很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其实早就已经有过接触了。
3.2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也同样适用。初中数学教师应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搜集更多的教学素材,同时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法,给学生带来数学学习的新颖感和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我在承教《勾股定理》这一课时,可以从实际生活中为学生寻找一个教学素材。比如,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我们班的某一名学生站在队伍的第一位,国旗杆的正前方。已知国旗杆高度为14米,假设这名学生为一个圆点,那么请问这名学生距离国旗杆顶部的距离是多少?
3.3借助实际生活,适当拓展课堂的教学范围
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范围有限,教师想要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就要借助实际生活的帮助拓展教学范围,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动手学习机会。
例如:我在承教《圆》这一课时,为学生布置了这样的课后作业,请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能够进行测量的一件圆柱体物品,可以是水杯,也可以是纸筒。对这件物品进行数据测量后计算它的表面积。这份课后作业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的机会,还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促进了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构建生活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既是顺应时代发展与新课改教学政策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初中数学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最佳途径。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必然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但只要初中数学教师能够坚定“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专业水平,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优质的学习资源,就能最终达到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教学目的,提升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龚志红.关于以学生为本,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6):128-129.
[2]魏巍.尊重个性、分层施教、共同发展——初中数学走班制分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
[3]岳晓华.初中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分析[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1).
[4]张桃芳.如何构建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课堂[J].新课程·下旬,2017,(12).
[5]何小玲.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微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20).
[6]朱强.以生为本设计导学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学生物学,2014,30(06):13-14.
[7]邵素琴.以“生”为本,学教合一——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