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0期   作者:张晓婷
[导读]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是初中化学教学教育改革阶段的首要任务,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学生们科学素养的提升,还有利于学生们对于化学这门学科的深刻认识。
        张晓婷
        河北省邯郸市邱县第三中学    057450
        摘要: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是初中化学教学教育改革阶段的首要任务,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学生们科学素养的提升,还有利于学生们对于化学这门学科的深刻认识。初中化学的教学面临的困难较多,课时少,任务重,学科理论知识特色较为突出学生不好理解,因此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研究极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寓教于乐;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引言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今所追求的教育形势也要求初中化学教学方式必须要改革。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初中生的相关教学工作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化学作为在初中才能接触到的新课程,如何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起来也成了特别重要的问题。化学的知识比较抽象,只通过理论讲解学生可能感觉枯燥泛味而且很难理解,而通过趣味实验进行教学,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因为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老师的引导工作就会变得尤其重要。
一、寓教于乐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意义
        在如今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虽然说素质教育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化,但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非常深重,仍然有很多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带着功利性,太过于看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并且,老师和学生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传统的教学思想还阻碍着初中化学的发展。因此,寓教于乐的有效实施,就能够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化学知识的魅力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突显出来,有利于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顺利完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寓教于乐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出现在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比如微课、情景课堂等教学方式,都能够有效地增强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在目前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充分地激发初中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利用微课的教学方法进行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教师在课前制作好微课课件,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观看,通过视频和声音形象地表现化学实验的变化,让学生们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并且也记住了实验的方法和具体的步骤,提升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二)创设化学情境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如今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做好寓教于乐,老师就需要把握好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此引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从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化学情境。这有利于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的魅力,直至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就可以提前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然后在课堂导入环节播放“不法分子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的视频,同时展示金戒指和黄铜的图片,让学生思考“人们为何会上当?”这个问题,以此顺利地引入关键内容,学生也会随着课件逐渐理解相关化学知识。
        (三)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探究实验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其不仅具备一定的实践性,还具备较强的创新性。因此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效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实验,在有效增强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知识体系体验感和参与度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而全面发展的科学实验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气体的收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中常见气体的密度选择集气瓶装置是“长进短出”还是“短进长出”设计相关探究实验。学生在通过自主开展探究实验,对于集气瓶装置进行选择并实践的过程中得出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在收集时会在瓶子下方聚集结论,从而使得初中学生对于化学学科气体的收集这一部分内容知识点的掌握较为牢固。在切实培养初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初中化学学科教学效率。
        (四)转变教学观念
        化学教师想要在课堂上应用趣味化学实验,就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将趣味实验有效融入教学。首先,化学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符合其认知和兴趣的实验教学方案,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让学生能在实验中自然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体会到化学的原理和性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化学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实验兴趣,使学生的内心获得成就感。因此,化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验前预测实验结果,产生积极的用实验验证猜测的动力。这有助于化学教师合理地导入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例如,在人教版“探究燃烧的条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化学教师要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动手实验,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方法,体会控制化学变化的思路,就可以用“为什么枯柴会燃烧,而下面的泥土不会燃烧?”“为什么直接用火柴不容易点燃枯柴?”等问题直接引入教学内容,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化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设计实验,用化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木块和煤球的燃烧实验,直接观察到实验现象,就能掌握燃烧的条件,提升实验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五)改变自身教学思维
        想要将趣味实验很好的引入课堂,教师就要对自己传统的教学思维进行改变,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应用趣味实验,将抽象的化学知识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表达出来,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会知识,并且达到提升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以及课堂参与感的效果。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在进行实验之前,老师可以让学生猜测实验结果,再让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利用实验自然的将教学内容引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比如,热水壶里会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叫做氧化钙,在进行实验之前让学生猜一猜什么物质可以有效的除掉水垢,经过实验会发现食醋可以有除掉水垢,让学生学会氧化钙的化学反应。这样就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对知识点印象深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真正意识到寓教于乐的重要性,并且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快乐。通过这个过程,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能够得到有效提高,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增强,直至顺利地完成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从而实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学贵.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465-1466.
[2]张弛.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C]..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78-79.
[3]陆艳敏.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文集(四).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
[4]孟卓娅.初中化学趣味化实验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4):240.
[5]王涛.初中化学趣味实验的设计及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8(09):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