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方式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黄淑娜
[导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日益广泛。
        黄淑娜
        湖南省宜章县思源学校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日益广泛。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全面发展。信息化教学具有生动直观、资源丰富的优势,能够为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本文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出发,对其实施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探究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引言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优化阅读活动,完善指导工作,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学习。运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今后的全面发展之路便能一帆风顺。
        1选择好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育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通过兴趣引导学生有效学习,鼓励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突破自我、完善自我、挑战自我,远比直接灌输指导的效果好得多。我们教师需要注意多样化阅读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尊重学生以及理解学生,激发了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后,再组织最有特色的课堂活动,使阅读教学质量越来越高,极有利于各项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比如,讲授《草船借箭》一课时,要先明确教学目标:一是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生词,带着丰富情感初读文章后,帮助学生理解主要的课文内容;二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使其充分地了解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三是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习他的创新精神,要求学生表达他的阅读感受,并将不同的阅读感受转化为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爱玩、好动、活潑的特点,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启发他们深入的思考;可以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加深学生对不同人物的了解;还可以多媒体创新阅读教学的形式,播放动画视频,提供合作机会,方便学生自主分析、独立思考、探究感悟后更好的发展核心素养。
        2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2.1全新的教学理念,素质教育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把课堂真正归还于学生,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后,进行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宽松的自主学习空间,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比如,在《妈妈的账单》一文的阅读教学中,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身边的小事,想一想自己的母亲每天都会干些什么。通过比较母爱的无私和母爱的伟大,在小组讨论中深入理解作者写“妈妈的账单”的真正意图。学生情感的融合解决了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则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潜移默化中锻炼语言的学习能力,更符合小孩子们个性化的发展需求,自主学习活动中他们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将来才有机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2.2启动信息引擎,丰富语文教学资源
        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既开拓了眼界,又完成了知识的积累。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收集更加丰富的学习素材,并培养学生掌握网络搜索的技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学习习惯。

同时,信息化教学还能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知识积累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比如,在学习《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为学生收集大自然中各种不同的声音,让学生沉醉在大自然的美妙声音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信息的搜索方法,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将多元化的网络教学资源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借助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涉及到大量语言文字的理解,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生动、直观、立体的优势,将枯燥的文字描述转化为直观的动态影像,化抽象为立体,让学生结合视频进行学习。这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展开深层次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比如,在学习《田忌赛马》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生动、直观的优势,为学生重现田忌赛马的场景,并采用对比演示的方法使学生从田忌赛马转败为胜中感知到孙膑的足智多谋。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了细致观察、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和做人要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
        4运用微课视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逐渐从传统的知识教学转向能力培养上来。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让学生结合微课视频开展自主学习。这既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又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阅读和探究。比如,在《田忌赛马》这一课,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结合赛马的微课视频来进行观察并分析,然后对比田忌赛马的微视频来体会孙膑的性格特点。这样,学生就能在微课视频的辅助下完成课文的自主阅读,并理清文章的脉络,实现寓教于乐的自主学习。
        5创设情境有效互动,深化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组织的阅读教学活动不应该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要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意识,充分活跃他们的语文思维,保证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有序推进下去。笔者认为,深化阅读教学的效果,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同时坚持着“有的放矢”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整体教学格局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不论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是创新潜能的挖掘,小学生都无法脱离教师,那不妨构建起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创设出有效的问题情境。比如,学习《穷人》这篇课文的时候,笔者提出“你们还记得哪些有关穷人的故事”“文章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穷”等问题,使学生在情境中积极的思考。选择了合适时机,全班交流及反馈,让孩子们更好的感受“桑娜”“渔夫”的勤劳善良,主动学习他们乐于助人的美德。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语文教育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信息化教学中高效地完成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生语文诵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N].李晓环,刘阿丽.发展导报.2019-12-12(031)
        [2]小学语文语用能力的培养策略[N].王德艳.发展导报.2019-06-11(017)
        [3]小学口语交际的目标及能力培养策略[N].王先锋.山西青年报.2018-06-23(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